客觀日本

明確裸鼴鼠抗老化能力的部分原因,或為人類延長健康壽命提供線索

2023年10月25日 生物醫藥

生活在非洲大貧草原地下的裸鼴鼠(Heterocephalus glaber),與同等體型的小鼠相比,壽命長約10倍,是最長壽的齧齒類動物。由於它們具有顯著的抗老化和抗癌能力,因此作為醫學和生物學領域的新模式動物而備受關注,但其抗老化的機制一直未被明確。

title

日本熊本大學研究生院生命科學研究部的三浦恭子教授、河村佳見助教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壽命2~3年的小鼠和長壽的裸鼴鼠的細胞進行細胞誘導老化,結果發現細胞死亡隻發生在裸鼴鼠中。未老化的裸鼴鼠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對過氧化氫(H₂O₂)具有顯著的易感性運動,並且確認到小鼠中未見的血清素積累。另外在裸鼴鼠中還發現,當細胞老化時,血清素代謝經由單胺氧化酶(MAO)的增加而被激活,進而產生H₂O₂從而導致細胞死亡。並且在裸鼴鼠的體內也有類似的機制在起作用。

title

當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之一的INK4a和抑瘤基因Rb被老化壓力激活時,裸鼴鼠 的MAO表達會增加,血清素被代謝為5-HIAA。代謝時產生的H₂O₂和對H₂O₂的先天易感性運動的互利共生誘導細胞死亡。

近年來,改善老化狀態的「老化細胞清除藥物」的開發正在推進,但也有報導稱老化細胞有助於維持生物體的穩定狀態,因此需要進一步調查清除老化細胞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裸鼴鼠似乎在演化過程中獲得了高度安全的老化細胞清除系統,今後的研究有望促進老化細胞清除藥物的改進。(TEXT:橫井Manami)

原文:JSTnews 2023年10月號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