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金澤大學使用小鼠確認未成熟番茄具有抗抑鬱效果

2023年11月09日 生物醫藥

日本金澤大學醫藥保健研究領域藥學系的出山諭司副教授、金田勝幸教授、醫藥保健學領域藥學類的杉江莉奈子(研究生)、研究生院醫藥保健學綜合研究科創藥科學專業的田畑仁紀(研究生)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發布研究成果稱,番茄莖葉和未成熟果實中富含的甾體生物鹼——番茄鹼(Tomatidine)和甾體糖苷生物鹼——α-番茄鹼(α-tomatine)對預防和治療抑鬱症有效。相關成果刊登於國際學術雜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線上版9月14日號上。

title

儘管目前已知,對於全身感覺缺失藥氯胺酮的抗抑鬱效果而言,在内側前額葉皮層 (mPFC:位於大腦前額葉内側的大腦區域) 中mTORC1(與細胞增殖、存活和突觸可塑性等多種功能相關的磷酸酶化合物)信號的激活非常重要,但氯胺酮具有嚴重的依賴性、幻覺和妄想等副作用,在日本被列為管製藥物。

此次,研究人員嘗試在含有mTORC1激活作用的食品來源中尋找具有抗抑鬱效果的化合物。在尋找過程中,注意到了未成熟番茄果實和莖葉中大量含有的番茄鹼(Tomatidine)具有激活mTORC1信號的作用。

針對番茄鹼(Tomatidine和Tomatine)的抑鬱症預防效果在mPFC内激活mTORC1的作用,研究人員通過抑鬱症模型小鼠進行了行為實驗,結果顯番茄鹼(Tomatidine和Tomatine)都具有預防和治療抑鬱症的效果。

番茄鹼(Tomatidine和Tomatine)的抑鬱症預防效果,在mPFC内局部投放抑制mTORC1的藥物(雷帕黴素)後而消失。同樣,番茄鹼(Tomatidine和Tomatine)的抑鬱症治療效果也受在mPFC内投放的雷帕黴素而被抑制。

由此表明,番茄鹼(Tomatidine和Tomatine)是通過激活mPFC中的mTORC1,發揮預防和治療抑鬱症効果的。

未成熟的番茄果實以及莖葉中含有豐富的α-番茄鹼(α-tomatine)。番茄鹼(Tomatine)具有毒性,但去除了4個糖結構的番茄鹼(Tomatidine)毒性較低。

以番茄鹼(Tomatidine)為主要成分的功能食品有望應用於抑鬱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此外,通過從番茄生產過程中廢棄的疏果果實和莖葉中提取番茄鹼(Tomatidine),還有望推動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利用,從而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出貢獻。

title

圖1 未成熟的番茄果實及莖葉中含有豐富的α-番茄鹼(α-Tomatine)。α-番茄鹼具有毒性,但去除了4個糖結構的番茄鹼(Tomatidine)毒性較低。(供圖:金澤大學)

具有毒性的α-番茄鹼
對人類的效果尚不明確

出山副教授表示:「目前尚不清楚α-番茄鹼(Tomatine)和番茄鹼(Tomatidine)是否對人類也具有同樣的抗抑鬱效果。因此,不建議為了獲得抗抑鬱效果而食用大量含有毒的α-番茄鹼(Tomatine)的未成熟的番茄。未來,將通過從番茄的疏果果實和莖葉中提取比α-番茄鹼(Tomatine)更安全的番茄鹼(Tomatidine)來減少農業廢棄物,並期待開發出可用於緩解壓力和情緒低落,以及抑鬱症預防和輔助治療的功能性食品。」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論文: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of tomatidine and tomatine,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unripe tomatoes, via activation of mTORC1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depression model mice
DOI:10.1080/1028415X.2023.225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