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闡明「殺雄」毒素作用機制,開發害蟲控制技術

2023年12月13日 生物醫藥

在偶發的情況下,雌性昆蟲會只產下雌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之一是共生細菌的繁殖操縱。例如,共生細菌「螺原體」傳染雌性果蠅,會引發下一代雄性在卵階段死亡的「殺雄」現象。對於僅透過母本傳遞給下一代的共生細菌來說,這是一種有利於傳染擴大的策略。

title

共生細菌螺原體的「殺雄毒素」穩定化機制

2018年,京都大學白眉中心生命科學研究科的春本敏之特定助教等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了殺雄毒素,並將其命名爲Spaid(Spiroplasma androcidin)。但當時其詳細功能和作用機制未能明確。

此次,研究團隊重點研究了Spaid中的類真核生物結構域之一的「OTU結構域」。發現由76個殘基組成的小蛋白質泛素的添加與靶蛋白降解等多種生命現象有關,而OTU結構域具有去除這種添加的活性。研究發現,當從Spaid中刪除該結構域時,Spaid在果蠅細胞内被降解,且殺雄作用明顯減弱。此外,當正常Spaid和去除相同結構域的Spaid在培養細胞中一起表達時,後者在細胞内穩定表達,且泛素化訊號消失。這表明該結構域在Spaid分子之間起到了相互穩定的作用。

透過本次的發現,從昆蟲的繁殖操縱中學到很多東西,有望創造出低成本且環保的新型害蟲防控技術。(TEXT:橫井Manami)

原文:JSTnews 2023年12月號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