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富士膠片闡明被紫外線和熱量氧化的皮脂是導致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2023年12月26日 生物醫藥

日本富士膠片公司發現,被紫外線和熱量氧化的皮脂——過氧化脂質,是導致防止皮膚水分蒸發以及細菌、過敏物質、花粉、空氣污染物質等外部因素侵入、降低皮膚屏障功能的原因之一。富士膠片表示,會將這一研究成果應用於預防皮膚屏障功能下降成分的配方設計,推進化妝品的開發。此外,該公司已在12月5日於大宮索尼克城(埼玉市)舉辦的「第1屆日本化妝品技術人員學術大會」上發布了上述成果。

title

圖1 皮膚表面的皮脂氧化後產生過氧化脂質和「丙烯醛」示意圖(供圖:富士膠片)

皮脂通過形成覆蓋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起到維持皮膚屏障功能的作用。但是,它也具有受到紫外線和熱量的影響後容易氧化的性質。氧化後的皮脂被稱為過氧化脂質,如果進一步受到紫外線和熱量的影響,就會產生以「丙烯醛」為首的分解物。

雖然已有報導指出這種過氧化脂質及其分解物會引剝離膚屏障功能下降和發炎等皮膚問題,但迄今為止其詳細機制尚未被揭示。富士膠片此次證實,皮脂的氧化物即過氧化脂質「過氧化亞麻油酸」和該脂質的分解物「丙烯醛」,會使皮膚的屏障功能下降。

為了明確過氧化脂質,及其分解物「丙烯醛」對皮膚的影響,研究人員著眼於皮脂中含有較多且具有易氧化性質的亞麻油酸。將亞麻油酸加熱製成的過氧化脂質「過氧化亞麻油酸」添加到皮膚模型中培養48小時,然後在添加了「過氧化亞麻油酸」的該皮膚模型中,測量作為皮膚屏障功能指標的跨上皮電阻值(TER值)。結果顯示,TER值低於與未添加「過氧化亞麻油酸」的皮膚模型。

此外,研究還發現,添加了被認為是「過氧化亞麻油酸」分解物之一的「丙烯醛」,在培養了24小時的皮膚模型中同樣觀察到了與「過氧化亞麻油酸」相似的低TER值。

研究人員進一步將「丙烯醛」添加到皮膚模型中,並添加作為異物的螢光試劑之後,確認到異物更容易穿透到皮膚模型内部的情況。由此,證實了皮脂的氧化物會導致皮膚的屏障功能下降。

富士膠片還驗證了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的機制。首先,使用人表皮細胞驗證「過氧化亞麻油酸」和「丙烯醛」對於維持皮膚屏障功能起重要作用的腦醯胺(ceramide)以及醯基腦醯胺(acylceramide)的影響。研究人員將「過氧化亞麻油酸」和「丙烯醛」添加到人表皮細胞中,結果顯示腦醯胺合成酶SPTLC3以及醯基腦醯胺合成酶CERS3的基因表現量均減少。

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人表皮細胞分析了「丙烯醛」對皮膚屏障功能相關因子基因表現量的影響。結果發現,丙烯醛減少了形成皮膚最外層角質層細胞的結構,並且阻止外部因素侵入的重要因子内披蛋白(INV)和兜甲蛋白(LOR)的基因表現量。同時還發現,通過表皮細胞之間的緊密粘附,來抑制皮膚內含水分蒸發的重要因子閉合蛋白(OCLN)的基因表現量減少。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