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CSU)是指身體表面出現數毫米至數釐米的各種形狀的風團(風疹塊),並伴有劇烈瘙癢的病症。據研究,許多病例都是在傍晚至夜間出現,次日早上乃至上午左右消失,然後從傍晚時再次開始出現,但其終極因數目前尚未明確。這是因爲沒有動物模式。
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人類生物學高等研究基地(ASHBi)的李聖林教授
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人類生物學高等研究基地(ASHBi)的李聖林教授、廣島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科學研究科的秀道廣(原教授)、高萩俊輔副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稱,透過活用數理模式,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從CSU的發疹形狀診斷病況的模式,並使用實際患者的資料證實了該模式的有效性。相關成果已刊登在《Communications Medicine》上。
蕁麻疹病理照片
對於人類特有的皮膚病,由於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式,在許多情況下只能依據有限的臨牀資料來推斷病況。儘管CSU可以在皮膚表面清晰地看到形狀各異的風團,但引起CSU的活體內機制仍然是個謎。近年來,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細胞浸潤等,研究人員對蕁麻疹的各種病況生理學特徵進行了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生物體外的實驗數據構建了一個融合了包括血管内和血管外動態的分層數理模式,以分析風團的形狀,並將這些形態學特徵與生物活體內的CSU病理性動態聯繫起來。之後,將風團分爲了5種類型。
蕁麻疹數理模式示意圖(供圖:Kanon Tanaka)
此外,還制定了可用於臨牀的「風團形狀分類標準」。並實際針對105名患者,按照該標準對風團進行了分類,其結果表明,高達87.6%的實際的慢性蕁麻疹中風團的形狀可以分類爲數理模式發現的5種類型。
李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將這一模式與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結合起來,使患者能夠輕鬆地進行自我診斷。進行這項研究的契機是我在廣島大學時與秀老師在討論的程序中,認爲形狀可能具有意義,於是開始嘗試算式化」。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Communications Medicine
論文:Mathematical-structure based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kin Eruptions and Linking to the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 of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DOI:10.1038/s43856-023-00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