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寄動物化石博物館與岡山理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確定,從距今約2400萬年前的地層出土的一種體型最小的企鵝化石屬於一個全新的物種。這種企鵝的翅膀骨骼具有介於古代企鵝與現代企鵝之間的中間型特徵。這一發現爲闡明企鵝翅膀如何演化爲適應水中生活的形態提供了線索。
在化石中發現的企鵝新物種「Pakudyptes」的復原圖(供圖:新村龍也、足寄動物化石博物館)
Pakudyptes(左)的肘關節彎曲角度小於小藍企鵝(右)(供圖:足寄動物化石博物館)
研究團隊仔細研究了1987年在紐西蘭南島奧塔哥地區出土的企鵝翅膀及股骨化石,發現其翅膀的肩盂肱骨關節結構雖然與現代企鵝接近,但肘關節與古代企鵝非常相似。具備這種組合的企鵝化石尚屬首次發現,該企鵝被認定爲分類學上的一個新「屬」物種。
研究人員推測,Pakudyptes的身高約30~35釐米,體重約1公斤,體型大小與現存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小藍企鵝相當。其屬名取自毛利語和希臘語中意爲「小潛水人員」的詞語「Pakudyptes」。Pakudyptes被認爲是迄今爲止發現的體型最小的企鵝中生活年代最久遠的一種。
企鵝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6000多萬年,現代企鵝與古代企鵝在翅膀骨骼形態上能觀察到顯著差異。此前人們並不十分了解企鵝翅膀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形狀和功能的。
研究團隊對Pakudyptes的骨骼内部結構進行分析後發現,其骨密度與小藍企鵝相當。企鵝的骨骼往往是游泳能力越強、下潛深度越深的物種骨密度越高。因此研究人員推測,Pakudyptes適合在淺海中游泳。
研究還發現,Pakudyptes的肘關節彎曲角度小於現代企鵝。企鵝透過伸展肘關節來游泳。研究人員認爲,企鵝的翅膀在演化程序中從彎曲狀態變爲了筆直狀態,使之能夠高效地游泳。
足寄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安藤達郎館長表示:「Pakudyptes在系統上處於連接現代企鵝和古代企鵝的重要位置。」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的特刊電子版上。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 2024/8/6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特集:Fossil vertebrates from Zealandia
題目:A new tiny fossil penguin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of New Zealand and the morpho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penguin wing
URL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3036758.2024.2362283#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