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醫科大學藥理學教室的岡本安雄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稱,發現孤兒G蛋白偶聯接受者(GPCR)「GPR176」的表達在肺、腎臟、肝臟和心臟的纖維化模型中普遍增加。在纖維母細胞中,「GPR176」與Gz蛋白偶聯,被認為通過增強TGFβ1通路促進纖維化。該成果有望對纖維化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開發提供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ecular Cell Research》7月22日號上。

圖:本研究成果的概要(供圖:川崎醫科大學)
纖維化(纖維症)是由於間質細胞增加和膠原蛋白等細胞外基質過度積累而導致器官變得僵硬的現象。纖維化的器官會出現功能障礙,並與疾病進展和治療抗藥性有關,因此治療藥物的開發備受期待。
迄今為止,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闡明肺纖維化發病機製的研究。
此次,在肺、腎臟、肝臟和心臟纖維化模型小鼠中表達普遍增加的GPCR中,研究人員鑑定出了GPR176。在纖維化肺組織中分離出的纖維母細胞中,「GPR176」的表達水平也高於其他肺組織細胞。
此外,敲除纖維母細胞株中的「GPR176」或Gz會減弱TGFβ1刺激誘導的Smad2的磷酸化,並抑制肌纖維母細胞的分化標記物αSMA以及細胞外基質膠原蛋白和纖維連接蛋白的表達增加。
上述結果表明,「GPR176」在纖維母細胞向肌纖維母細胞的分化(活化)中起正向調控作用。並且解明降低「GPR176」的接受者活性有可能成為治療纖維症的新途徑。
岡本教授表示:「我們在此次研究中發現了GPR176促進纖維化的作用,為了在未來開發出以GPR176為靶點的器官纖維化的新診斷、預防和治療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GPR176介導的纖維母細胞活化機制,並探索GPR176的配體篩選及泛函分析。」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 Molecular Cell Research
論文::GPR176 promotes fibroblast-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 in organ fibrosis progression
DOI: 10.1016/j.bbamcr.2024.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