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廣島大學將人腦類器官研究及應用的法律問題系統化

2024年09月19日 生物醫藥

近年來,隨着研究的進步,各種各樣的類器官(利用富潛能幹細胞等在體外製作的立體器官)的誕生進一步加速了生命科學研究的隊形變換。在此背景下,人的類腦器官的研究,在理解大腦發育、揭示腦部相關疾病終極因數等方面備受期待。各國以及國際組織一直在致力於解決人腦類器官相關的倫理問題,但對於相關法律問題的探討還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title

本研究示意圖(Credit:Kyoto University/ASHBi)

廣島大學研究生院人間社會科學研究科的捐贈講座副教授片岡雅知及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人類生物學研究中心的特定教授澤井努,與法律學者合作,首次對與人腦類器官研究及其應用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了整理和系統化分類,並明確了應優先討論的課題。研究還表明,透過對需要探討的問題設定恰當的優先,能夠有效因應緊迫的挑戰,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未來,推動人腦類器官研究及其應用的法律制度建設,也需要同時考慮與相鄰領域的恆定性和與國際性法規的協調性。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期刊《Journal of Bioethical Inquiry》上。

論文首先將人腦類器官研究及其應用所引發的問題,劃分爲緊迫性和未來可能出現問題的兩類,還指出了有可能發生的各類問題。

人腦類器官擁有意識的可能性一直是倫理學家討論最多的議題之一。該論文將意識分爲了三個層次,並對人腦類器官在獲得各個層次意識時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進行了整理。

此外,人腦類器官在法律上被視爲「物品」,但近年來研究的進展要求人們重新審視這一認識。

例如,未來人腦類器官可能被嵌入到電腦的某個部分裏。具備資訊處理能力的人腦類器官若能夠輸出本文、影像或音樂作品,可能會像人工智慧領域的討論一樣,涉及到是否應賦予其人格以保存其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製作人腦類器官需要民衆提供細胞。如何獲得民衆對提供細胞的同意是當前亟待解決一項的重要法律問題。對此,論文提出了一種按專案個別獲取同意的方式,確保細胞提供者能夠充分理解從其細胞中製造出人腦類器官及其用途,並基於此作出同意。

人腦類器官的所有權可能會引起各種法律問題。目前,雖然人腦類器官的所有權屬於研究人員和研究機構,但細胞提供者也傾向於認爲人腦類器官是「自己的東西,自己的一部分」。爲了預防潛在的法律糾紛,有必要重新審視和明確所有權的歸屬問題。與此相關的,還有從人腦類器官研究及其應用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分配問題。

目前,細胞提供者並不具有享受這些利益的權利,但這種情況也被指出是不公平的。而經濟利益的分配也涉及人體商品化的問題,因此需要儘快解決這一兩難困境。另外,針對人腦類器官是否可以商業利用的問題,在法律法規上,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也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法規寬鬆地區和法規嚴格地區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因此國際法規的協調性是一項有待研究的課題。

論文指出,透過整理這些雜異化的法律問題,並對需要探討和處理的問題設定恰當的優先,將能夠對緊迫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因應方案。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Journal of Bioethical Inquiry
論文:Human Brain Organoi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Where and How to Meet Legal Challenges?
DOI:doi.org/10.1007/s11673-024-10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