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京都大學發現抑制甜食愛好者體重增加的腸道細菌,有望應用於開發肥胖及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2025年05月14日 生物醫藥

蛋糕等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美味,但同時也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主要原因是攝入蔗糖(砂糖)過量,因此積蓄開發肥胖和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療方法。京都大學研究生院生命科學研究科木村郁夫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此前通過研究發現,製作朝鮮泡菜的乳酸菌產生的「胞外多醣(EPS)」對健康有積極的影響。

此次,研究團隊為了尋找來自人類腸道細菌的EPS產生菌,對約500名健康人和肥胖症患者的糞便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了能夠抑制蔗糖誘發肥胖的腸道細菌「口水鏈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簡稱S.salivarius)」。研究發現,這種腸道細菌通過蔗糖產生的EPS是一種類似無法消化的膳食纖維物質,利用這種EPS,腸道細菌會獨特性增殖,進而使短鏈脂肪酸增加。而短鏈脂肪酸具有改善腸道環境、抑制血糖驟升等作用。

title

預防蔗糖誘發肥胖的機制
研究團隊發現的S.salivarius通過蔗糖產生EPS,可有效預防蔗糖誘發的肥胖。

接下來,研究團隊又通過肥胖小鼠實驗發現,攝入EPS能夠抑制體重增加,改善血糖值。然而,在無法識別短鏈脂肪酸的小鼠身上,這種效果就會消失。這說明腸道細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參與了代謝功能的改善。此外,在無菌小鼠體內導入S.salivarius等腸道細菌的實驗結果也顯示,與無法產生EPS的小鼠相比,體重的增加得到了抑制,而且增加短鏈脂肪酸,血糖值也得到了改善。

本次研究通過發現能夠抑制甜食愛好者肥胖的腸道細菌,闡明瞭預防蔗糖誘發肥胖的一連串完整機制。本次研究成果有望推動開發基於腸道菌群代謝物的肥胖和糖尿病的新型預防及治療方法。(TEXT:JST廣報課 中川実結)

原文:JSTnews 2025年4月號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