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科學大學闡明瞭人類等細胞清除內部廢物的部分機制,並確定了細胞識別待清除物質的關鍵因數。該機制發生異常的話,可能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此次研究取得的成果將有助於分析疾病發病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已發表在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東京科學大學闡明瞭高爾基體參與的物質清除機制(供圖:東京科學大學)
細胞具備多種清除廢棄蛋白質等物質的機制。本次研究闡明的是細胞內名為「高爾基體」的胞器參與的其中一種機制。此前,高爾基體識別並清除何種分子等具體機制一直不明確。
東京科學大學的清水重臣特別教授與仁部洋一項目助教等人,確定了高爾基體分解蛋白質等物質時發揮作用的分子。同時,還明確了用於識別清除對象的標記分子。
紅血球是已知的血液成分之一,具備清除內部胞器「粒線體」的機制。研究發現,該機制還參與了紅血球的粒線體清除過程。
高爾基體介導的廢物清除機制一旦發生異常,可能引發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團隊旨在將該成果應用於病理機制的解析及治療藥物的開發。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11/11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論文:Optineurin is an adaptor protein for ubiquitinated substrates in Golgi membrane-associated degradation
DOI:10.1038/s41467-025-644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