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如果汽車可以在天上飛

2019年01月30日 汽車與運輸

三年前日本一家廣告公司對2000名20~50歲的男性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題目是「請排列出最希望實施的科幻電影裏所描述的未來技術」,問卷結果如下表所示:

No

最希望實施的科幻電影裏的未來技術

比例

1

空中飛行的車輛(汽車,腳踏車)

56.2%

2

能翻譯多種語言的機器人

40.6%

3

空中投影技術

39.5%

4

非觸控式螢幕可操作設備的技術

34.0%

5

帶警告功能的機器人

22.5%

6

自動調節尺碼的服裝

20.9%

7

神經聯動的分身機器人

16.8%

8

可完全再現人臉的臉罩製作3D掃描技術

16.4%

在不足三年的時間裏,除了排第一位的空中飛行車輛,其它技術有的已經實施,有的即將實施。譬如,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等就可實施第4項願望;第二項的多種語言翻譯功能已經有很多產品上市;第8項也可以由3D列印與掃描技術實施。只有第一項,目前看來還有一定的難度與制約。

但是,以生產機器人著稱的日本已有所行動。2018年8月由日本經濟產業省與國土交通省牽線,成立了一個「面向空間行程革命的官民協議會」。2018年12月的第4次會議上,該協會策劃了一個實施空中飛行汽車的計劃。爲了落實這項計劃,經濟產業省將與國土交通省合作,在2019年完成試驗飛行與實證實驗,2023年投入運行。

這項計劃很翔實。它設置了詳細的3要素,即「事業者的利用目標」、「制度與體制的整備」以及「引擎體和技術的開發」。其中,「事業者的利用目標」裏規畫了飛行試驗結束後,從2020年到2030年,依次開展「物品的行程」 、「地方上的人員行程」 、「城市裏的人員行程」。還列舉了其它的用途,諸如「救災」 、「應急」 、「娛樂」等等;「制度與體制的整備」方面,列舉了對空中飛行汽車的車型證明,耐空證明等引擎體的安全基準以及技能證明的整備;「引擎體和技術的開發」對自律飛行、運航管理以及電動推進系統的技術開發作了規畫,要保證達到現有航空科技的安全與靜音性。

在日本承擔航空機電動化技術推進的是由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牽線成立的「航空機電動化聯盟」。該聯盟以JAXA的「航空科技部門新一代航空創新中心」爲核心,召集了SUBARU這樣的汽車廠家以及三菱電機與日立這樣的電機廠家。這些與航空產業無緣的企業加盟,加深了技術的厚度。

爲什麼日本突然出臺這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對空中飛行汽車的研究開發呢?

如果汽車可以在天上飛

其實,在這個領域,日本已經落後於世界先驅。在空中飛行車領域,領先的「御三家」是美國的Uber,法國的空中巴士,以及德國的Volocopter。

Uber在2016年就推出一個叫做「優步電梯(Uber Elevate)」的專案,着手研究可垂直度起落的機器(eVTOL),透過與美國航太局、航太廠家以及地方城市合作,計劃在2023年開始共用出行的空中版「uberAIR」。

空中巴士利用其已有的飛機製造技術,同時起動了三個eVTOL專案,並且目標在2023年實施商用化。

德國的Volocopter雖然是一家2012年才創立的新企業,但是有德國戴姆勒與美國因特爾的出資,在引擎體的安全與靜音性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2017年9月在迪拜的自律飛行試驗圓滿成功,現在着手開發有18個旋轉體的兩座垂直度起落機「Volocopter」。Volocopter並且計劃2019年下半年在新加坡舉行飛行試驗。在新加坡這樣城市建築密度非常高的大都會進行空中飛行,是對其技術實力的很好的驗證。

如果汽車可以在天上飛

如果汽車可以在新加坡的空中飛行,那麼當然也可以在東京上空飛。或許正是歐美廠家的攻勢使得日本急起直追,集結舉國之力,實施空中飛行車。屆時,東京的上空該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

供稿 戴維
編輯修改 客觀日本編輯部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