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州六鄉船渡》,大田區立鄉土博物館。明治天皇從京都遷都至東京時,列隊渡過多摩川的景象
黑船事件和不平等條約
進入19世紀,各國列強成功完成產業革命後,爲了尋求海外市場而將勢力擴展至亞洲。日本近海也開始出現外國船隻,登陸後提出通商要求。江戶幕府一直拒絕這種要求,但到了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裏以強硬態勢要求日本開啟國門。幕府上層斷定,開啟國門已是大勢所趨。第二年,即1854年,日美兩國締結《日美和親條約》,開放下田和箱館(函館)的港口。之後,日本又分別與英國、俄羅斯及荷蘭簽署了同等條約。
1858年,日美兩國又締結了《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其中納入了許多不平等條款,包括給美國單方面提供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以及協定關稅制度等。領事裁判權指的是由駐日領事來裁決在日本犯下罪行的外國人,日本人無權對外國人定罪。此外,日方沒有關稅自主權,美方設定了極低的稅率。這導致日本國内的生絲和茶葉大量流向海外,國内市場供貨不足,從而帶動物價上漲。另一方面,便宜的棉織物流入日本,使產棉農戶和棉織物行業蒙受經濟有效能損失。
佩裏等人進入橫濱招待所(橫濱開港資料館)
幕府威信失落和日本的混亂
開啟國門帶來的混亂局面使日本人對外國人心懷憎惡,孝明天皇本就對洋人嫌惡至極,於是一些人聚集在天皇身邊,發動了驅逐洋人的「尊王攘夷運動」。大老(江戶幕府時期,最高級別的政務總管——譯註)井伊直弼徹底壓平了該運動(安政大獄),1860年,他在前往江戶城的途中,遭到攘夷派流浪武士的暗殺(櫻田門外之變)。幕府最高權力者被殺導致幕府權威失落,轉由尊攘派(主要是長州藩士)來執掌朝政。
之後,會津藩、薩摩藩等借天皇之威重振幕府的公武合體派將尊攘派趕出了朝廷(八一八政變)。被激怒的長州軍準備大舉進攻京都御所,但被會津、薩摩的軍隊擊退。他們成了朝廷的敵人,遭到幕府征伐。
櫻田門外之變(茨城縣立圖書館)
外國的威脅和祕密軍事同盟
在薩摩藩經歷薩英戰爭、長州藩經歷英美法荷四國艦隊炮轟下關事件之後,他們都重新認識到了外國實力的強大。他們領悟到攘夷是不現實的,痛感日本必須儘快建立近代國家,以免淪爲外國殖民地。於是,薩長兩藩在1866年結成了祕密軍事同盟(薩長同盟)。
在同年的第二次長州征討中,薩摩藩拒絕參戰,並向長州藩祕密運送了大量武器進行支援。最終,幕府征討軍敗給了長州藩。倒幕勢力藉此迅速壯大。
四境戰爭圖 大島郡畫冊 山口縣立山口博物館。描繪了在第二次征討長州之戰中與幕府軍作戰的長州軍。這場戰爭因爲發生在如今的山口縣大島口、藝州口、石州口和小倉口四個藩内,所以被稱爲「四境戰爭」。以瀨戶內海的周防大島爲戰場的大島口之戰是首場戰役
江戶幕府歸還政權後,戰爭仍在繼續操作
1867年10月,德川慶喜將軍以和平手段歸還了政權(大政奉還),計劃參與新建立的朝廷政權。但是,薩長兩藩卻籌劃着用武力推翻幕府,於同年12月強制頒佈王政復古的敕令(宣佈成立新政府)。在當晚的會議(小御所會議)上,倒幕派主張應褫奪慶喜内大臣的職位,將德川家的領地歸還給朝廷(辭官納地)。土佐藩和越前藩等公議政體派(穩健派)的反對意見被倒幕派強行壓下。
薩長兩藩原本期待舊幕府一方會因此擦槍走火,卻沒想到慶喜順從地從二條城搬到了大阪城靜觀事變。之後,新政府内部的公議政體派重振勢力,倒幕派失勢,慶喜參加了内閣。倒幕派的西鄉隆盛等人派流浪武士擾亂江戶的治安,被激怒的舊幕府一方燒燬了薩摩藩邸。大阪城的舊幕臣們得知消息後義憤填膺,慶喜無法平息他們的怒火,只好同意進攻京都。於是,發生了舊幕府軍和新政府軍(主要是薩長兩藩)的戰鬥(鳥羽伏見之戰)。舊幕府軍敗北,慶喜逃亡至江戶。
江戶幕府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的肖像照(福井市立鄉土歷史博物館)
明治政府的建立
新政府軍以5萬大軍包圍了江戶,舊幕臣勝海舟和新政府軍的西鄉隆盛舉行會談,決定無條件歸還江戶城,於是新政府軍停止總攻,慶喜也保住了一命。另一方面,東北諸藩爲了救助成爲朝敵的會津藩,締結奧羽越列藩同盟,明確表現出對新政府的敵意姿態,新政府軍和同盟軍在各地戰火四起。
在此期間,新政府頒佈了《五條御誓文》,明確了「開國和親,尊重公議世論」的方針,制定了政體書,並參考美國憲法建立三權分立的新政府政治組織結構。此外,天皇搬入江戶城,以此地爲皇居,江戶改名爲東京,年號改爲明治。
刊登在《太政官日誌》慶應4年(1868年)第2捲上的《五條御誓文》。《太政官日誌》是明治政府發行的新聞類刊物,旨在廣泛宣傳政府的政策。(國立國會圖書館)
舊幕府軍最後的抵抗
1869年5月,以蝦夷地(1869年,改名爲北海道——譯註)箱館五稜郭爲據點的榎本武揚等人率領舊幕府軍向新政府投降(戊辰戰爭結束)。自此,新政府統一了日本全國。同年,新政府命令大名(江戶時期的諸侯——譯註)歸還各藩的土地和人民(版籍奉還)。但是,這不過是走過場而已,藩主改名爲知藩事,繼續操作掌控領地内的政局。
在戊辰戰爭中作戰的是各大名的家臣「藩士」,他們中的許多人返回故鄉,新政府幾乎失落了軍事力量。各藩預測將會發生第二次戊辰戰爭,因此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軍事改革。紀州藩等地創立了徵兵制度,模仿普魯士組建了2萬人的近代軍隊。
函館大戰圖(市立函館博物館)
明治新政府的政治變革:「廢藩置縣」
長州的木戶孝允和薩摩的大久保利通擔心政府會就此瓦解,因此決定武裝起義,廢除所有的藩。他們從薩摩、長州、土佐等地調集了8千兵力(御親兵)到東京。1871年7月,在軍隊的鎮守下,政府宣佈「廢藩置縣,罷免知藩事,派遣縣令(或府知事)作爲縣的管理者」。還將知藩事召集到東京,命令他們居住在當地。
因爲這是一場革命性變革,木戶和大久保等人預測會遭遇到巨大阻力,沒想到竟沒有發生暴亂,廢藩置縣順利完成。主要原因似乎在於,他們表明新政府將承擔藩士的薪餉和各藩的欠款。無論怎樣,「藩」已從國土上消失,新政府成功實施了國内的政治統一。此後,新政府在短期内果斷開展瞭如火如荼的社會變革,其目的在於儘早實施現代化,達成富國強兵的目的,以防日本淪爲列強的殖民地。
廢藩置縣的推動者:木戶孝允(左)和大久保利通(國立國會圖書館)
從士族的叛亂到自由民權運動
江戶時期的稅收主要來自農民的貢租,每年的財政收入因收成不同而波動巨大。於是新政府承認地租繳納者爲土地所有者,併發行標記了地價的地券。1873年,規定地價的3%爲地租(租稅),土地所有者負有繳納義務。無論收成如何,稅率固定,繳納方式爲貨幣給付。近代稅制就此確立,國家財政收入得以穩定。此外,政府還推行四民平等政策,保證全體國民一律平等。對20歲以上的國民進行徵兵體檢,合格者須服三年兵役,由此建立了由國民徵兵而非武士組成的常備軍。
對此感到不滿的是士族(以前的武士)。廢藩置縣使他們失去了領主,而且原來世世代代可領取的俸祿(薪水)又於1876年被取消(秩祿處分),代之以金祿公債(一次性俸祿)。根據四民平等政策和《廢刀令》,士族獨享姓氏和帶刀的特權也被剝奪。因此,從這一年開始,士族叛亂此起彼伏。第二年,即1877年,西鄉隆盛起兵反抗(西南戰爭)。新政府軍全力平定了叛亂。此後,靠武力推翻政府已不現實,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民權運動的高漲。
土佐的板垣退助等人譴責政府中的薩長藩閥專制體制,主張開設民選議院(衆議院),讓民間人士參政,由此揭開了自由民權運動的序幕。該運動的首腦,其身份從心懷不滿的士族、富農擴展至普通國民。
西南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田原坂大戰」(國立國會圖書館)
貫徹天皇主權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制定
此時,明治政府開始準備制定憲法。爲了讓國際社會承認日本作爲近代國家的地位並修改不平等條約,制定憲法是當務之急,但促使政府採取行動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由民權運動的高漲。民權者高聲呼籲政府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設立國會並制定憲法,私下起草憲法之風盛行。其中大部分都是重視國民權利的民主法案,還有類似法國那樣的激進型法案。
政府高官原本嘗試制定加強天皇制和藩閥體制的憲法,但後來政府内部也出現了不同的呼聲,如大隈重信主張制定英式全新型憲法。搖擺不定的高官們於1881年發動政變,將大隈趕出了政府。爲了研究憲法,政府派遣伊藤博文前往歐洲。對歐洲各國的憲法進行比較後,伊藤決定參照君主制強大的德國憲法。回國後,他對德國憲法加以鑽研和修改,以符合日本國情,並向樞密院提交了草案。樞密院是爲了審議憲法草案而設立的天皇最高諮詢機構。
在天皇蒞臨的情況下,樞密院進行了數次關於憲法草案的討論。1889年2月11日,以欽定(天皇制定)的形式頒佈了《大日本帝國憲法》。該憲法的特徵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天皇擁有主權,即被稱作「天皇大權」的絕對權利。天皇總攬統治權,掌握軍隊統帥權和内閣任免權。在憲法規定的範圍内,包括信教自由、職業自由及言論自由在内,國民權利得到了廣泛身份鑑定。將這些自由權納入憲法似乎正是伊藤博文的願望。
憲法頒佈儀式圖(東京都立圖書館)
伊藤博文是藩閥政府的核心人物,他後來建立立憲政友會(政黨),組建政黨内閣,可見是一個思想比較開明的人。伊藤給憲法留下了解釋的餘地:如果最大限度地進行民主闡釋,就會像美濃部達吉那樣提出「天皇機關說」(天皇爲國家最高機構的觀點);如果按照字面意義理解,就會走向天皇至上主義。實際上,前者構築了「大正民主」的時代,而後者則使日本陷入軍國主義的黑暗之中。
無論如何,透過制定憲法,日本在亞洲各國中率先建構起了近代國家的格局。
作者 河合敦
本文轉載自日本網 [網路位址]
文字JST客觀日本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