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託鉢化緣,來自中國的佛教傳承在日本小山村——豐田市綾渡町的平勝寺、普現法師與當地百姓(上)

2021年01月13日 文化歷史

託鉢化緣

12月的寒風中,一位身穿袈裟、頭戴斗笠、手持鉢盂、赤腳穿着草鞋的僧侶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山路和山間村落的小徑上。

title title title

赤腳穿草鞋行走在託鉢路上

由2、3戶人家形成的鄉村宅院一片寂靜,僧侶的誦經聲和手鈴聲交互在每一家門口。途中房屋主人會開門聽經,然後給僧人一些佈施;如果房屋主人不在家或者沒有響應,僧侶誦經之後在門口的信箱裏留下一張平勝寺供奉的「本尊聖觀世音菩薩坐像畫」,這是爲了讓住家人能在家中參拜觀世音菩薩,也表示託鉢來打擾過。隨着一陣清脆的鈴聲,僧侶的身影又快步走向下一個住宅羣居地。

title

在住宅門口誦經

title

山區的住家分佈稀疏,走過一段很長的山路才能看到幾戶人家。山野裏寒風颼颼,林間迴響着鳥鳴,僧侶大步流星地把一片片山林和冬季的田野留在身後,他雙臂抬起,保持着速度和託鉢持鈴的姿勢往前走着。

title title

這不是電影裏的場景,也不是久遠的歷史畫面,這是在日本豐田市山區地帶,一位當地寺院的禪宗法師託鉢化緣的程序。因爲託鉢不會提前通知,當地人只知道每年12月中旬的某一天上午,法師會來託鉢化緣。如果碰上了,住民會迎候佈施;而更多的時候,當人們覺察到法師來過的時候,他已經像風一樣走在了下一個目的地的路上。

普現法師

託鉢化緣是佛家的一大特色,它與佛教一起從中國傳入日本。從佛陀(釋迦摩尼)時代開始,出家人舍離世俗和家業,以託鉢行乞獲得食物、衣服、住所、藥物等生活必需品,把自己從世俗的謀生中解脫出來。出家人靠乞獲爲生,不積蓄物品,以此避免爲了積蓄所起貪心,又因積蓄產生傲慢。這種自降身份行乞的修行是佛陀智慧的教導,也是出家人修習少欲知足的最基礎方法。託鉢的程序讓僧侶走近信衆身邊並與在家人(普通人、施主)有交流的機會,佈施也是讓施主有機會修習善業。

title

託鉢途中與村民交談

文章開頭的僧侶名叫佐藤一道,出家受戒時得到「普現一道」的法名,人們稱他爲普現法師。普現法師爲了不忘初心,即使做了寺院的方丈仍然堅持每年在其生日前後到信衆地區託鉢化緣,今年他剛剛過了72歲的生日,也是他在綾渡地區的第32次託鉢。

title

託鉢出發前的報告儀式 (右圖 平勝寺提供)

每年12月中旬託鉢的那天,普現法師出發前在唸佛堂向佛祖報告:「現在我要去託鉢了。路上我會一直唸誦一路平安的經文。在京都寺院的託鉢習慣我一直堅持着」,之後就上路了。

title

從寺院出發

對於託鉢,普現法師這樣說:「按說所有僧侶每天都應該託鉢,但是現在已經很少看見託鉢的僧侶了。我每年也只託鉢一次。我出家時所在的京都寺院的老法師一生都堅持託鉢,我很尊敬他。因此,我出家時也在京都市内託鉢。那個寺院的後任方丈,也就是我的師傅教導我們:‘不要從在家人那裏託鉢得到佈施,而是向大地託鉢’,於是我們搬到了山上,過着自給自足的農耕和坐禪修行生活。由此我們學習並體會到了唐代高僧百丈禪師所倡導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和將禪學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的精神。」

普現法師年輕時是一位電腦工程師。在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日本社會到處都閃耀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光芒,人們都堅定不移地相信「只有隊形變換科學技術才能讓生活越來越好」。佐藤一道作爲軟體開發技術人員,也在「趕超IBM」的口號下忘我地工作。但是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五年之後,越來越多的焦慮使他失去了工作動力和生活熱情,迷茫之中,他從一本書中遇到了「坐禪」。爲了從坐禪中修得內心的寧靜,他將人生置零,皈依佛門,開始了出家僧人的修行。

title

坐禪修行

十年修行之後,普現法師被派到豐田市綾渡町的曹洞宗古剎平勝寺,由此,綾渡地區的人們迎來了平勝寺的新方丈。平勝寺已經八年沒有常駐僧人了,普現法師的到來讓當地人們與平勝寺的關係變得密切起來。

title title

普現法師與村民 (右圖 平勝寺提供)

豐田市綾渡町和平勝寺

豐田市是以汽車產業作爲隊形變換核心的工業都市,同時也有平坦的田園、連綿的丘陵和海拔超過1千米的山嶽。它既有引領世界的自動化汽車製造廠房和喧囂繁華的城市,還有山川乾谷之中星羅棋佈的農田和散落的村莊。與時俱進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夾縫中還殘留着延續了數百年與宗教密切相依的古老習俗。

豐田市海拔500m的丘陵地帶有一個叫做綾渡的山村,零散分佈着20多戶人家。直到50多年前爲止,綾渡人多以農業和林業爲生,在長期與大自然共生的環境下一直保持着相互扶助和集體活動的傳統,而這個傳統的維繫則離不開當地的寺院——平勝寺。

title

鳥瞰平勝寺(華豐影視提供)

title

小路深處的房屋便是平勝寺

平勝寺是平安時代(794~1185年)末建成的古老寺院,自古以來根植於綾渡。這裏供奉着1159年用柏樹材質雕刻而成的高1.5 m觀音菩薩坐式雕像,它被作爲佛祖化身吸引了衆多信徒。現在觀音坐像被指定爲國家級重要文化財產。

平勝寺的唸佛堂和觀音堂重建於明治時代(1868~1912年),山門(鐘樓)建於江戶時代末期(1804~1830年),前門後院的13尊石佛和後山坡上的88尊弘法大師石像羣建於大正時代(1912~1926年)。這些建築和石像不僅見證了平勝寺約九百年來作爲重要的觀音聖地被信衆朝拜的歷史,也體現了當地人對佛教的深厚信仰。

title

唸佛堂

title

山門(鐘樓)                  觀音堂

title title

寺院周圍和後山上的石佛、弘法大師石像羣
弘法大師(空海)(774~835年)作爲日本弘揚佛法的先驅者在日本各地被信衆以製作石佛的方式敬仰

隨着日本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山村人口減量和老化使得平勝寺的經營日益艱難。1982年,年老的前任方丈無奈離開之後,無人駐守的平勝寺靠當地住民管理,宗教活動時請鄰村方丈代理者來維持。但是,沒有僧人打理的空寺院畢竟少了生機和活力,一些宗教活動也漸漸退化。

人們生活中的寺院和法師

日本的寺院分三種類型:檀家寺院、信徒寺院和觀光寺院。

檀家就是固定援助寺廟和僧侶的人(家族),每一個檀家歸屬於一個特定的寺院,其家族的葬禮和所有相關法事(七七超度,一週年祭奠,盂蘭盆節祭奠等)都委託給他們專屬的寺院操持,檀家還可以在寺院内擁有自己的家族墓地。檀家寺院是依靠檀家們的佈施和維持費營運的。日本的大多數寺院都是檀家寺院。

觀光寺院透過門票收入維持營運。京都的清水寺,長野的善光寺和東京的淺草寺都是觀光寺院。觀光寺院對任何宗教信仰的人都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入觀光寺院參觀。

平勝寺地處綾渡町,曹洞宗檀家只有18戶,提供給寺院的經濟援助不足以維持寺院的營運,這就是多年來沒有方丈赴任的終極因數。1988年,普現法師來到這裏,檀家們擔心經濟收入太少而留不住方丈。普現法師則因曾經的農禪修行經歷相信自己能作爲專職方丈打理好平勝寺。他與妻子一起耕種農田,收穫農作物,也時常接受當地居民送來各種蔬菜食物,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過着自給自足的清貧生活。

title

綾渡町的早上

爲了不增加檀家的負擔,普現法師不向檀家籌集修繕寺院的費用,而是以檀家參與維持寺院的各種勞動以及接受人們的善意援助對寺院進行必要的維修。普現法師經過多年修行已經到達身心安然統一的境界,淡薄的物質慾望、豁達寬容的爲人處世和日常嚴格的修行向民衆示範着「在相互支援相互關照中共生」的思想,普現法師以具體、實在的形式傳播佛教所提倡的人生哲學,他的實務對人們學習和理解佛教起到了示範作用,由此他也受到了當地民衆的尊敬。

title

檀家們定期清掃寺院和山林

對於寺院和方丈的意義,普現法師這樣解釋:「綾渡人爲了祭奠他們的祖先亡靈會到平勝寺來。平勝寺的作用還在於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尋找適合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認爲佛教是釋迦尊師傳授的最爲精煉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將釋迦尊師的教導告訴人們。而且,當有人去世的時候,我去逝者家裏主持葬禮,並與逝者家人交談,傾聽他們的悲嘆,以此幫助他們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寧靜」。

有人去世後的一段時間,法師要多次去逝者家裏進行超度亡靈的法事(類似於中國的‘做七’和忌日祭奠等),這個程序也是對逝者家屬失去親人的失落感和悲傷以及後悔自責等負面感情的疏通和精神支撐。應該說,對於逝者家人來說,法師是陪伴他們從失去親人的悲痛程序走出來的同行人。

title

每天早上在唸佛堂敲響大磬,念頌佛經

綾渡的住民說:「佐藤方丈來了之後我們這裏有了很大的變化。他不是終日守在寺院裏,而是常常外出。他赤着腳穿着草鞋在各個村莊託鉢行走也是那麼坦然自如。他以積極的可以持續隊形變換的方式展開佛教活動,使得逐漸萎縮的寺院影響變得活躍而豐富。這些事情都表明平勝寺來了一位非同一般的法主,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未完待續)

文/圖(除特別註明外): 歐陽蔚怡 【社團法人 異文化理解研究會】法人代表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