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三月份的節日,日本的女兒節與三八婦女節

2021年03月18日 文化歷史

三月份,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枝頭攢動的黃鸝鳥,嘰嘰喳喳地用它們的方式告知着人們春天已經到來。櫻樹的枝丫也漸顯飽滿,迫不及待地想要綻放。

遙想一年前,日本也被新冠肺炎的陰霾籠罩着,面對史無前例的電腦病毒,人心惶惶。口罩斷貨、物流麻痹……整整一年,全世界都放慢了腳步,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雖然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地改善,沁人的春風和明媚的陽光還是帶給了人們一絲好心情。

3月3號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這一天,家裏有女兒的都會不亦樂乎地用各種方式來慶祝。此節日緣起於中國的上巳節。後在日本本土得到了延續和隊形變換。在中國古代,按照陰陽道的說法,每逢奇數重複的日期,都要按照習俗供奉神明和驅邪驅魔。3月3日的上巳節,5月5日端午節和7月7日的七夕節之後也傳入了日本並得到了衍生隊形變換。

三月份也是桃花始盛開的季節,自古以來桃花也是作爲辟邪之緣起。所以三月三號這一天,各家有女兒的家庭都會插上粉嫩的桃花枝來祈福辟邪。除此之外,各家還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子幸福平安,健康成長。人偶的原型是模仿天皇和皇后的婚禮制作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寓意在於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擁有天皇和皇后般幸福華麗的婚禮,能嫁到一戶好的人家。

title

插一枝桃花應景

title

筆者家裏的人偶。每年搬出人偶箱也是件體力活

人偶的擺放位置,根據地域的不同也會呈現些許不同。在以東京爲主的關東地域,男性人偶放在正對着我們的左側,而女性人偶則在右側。然而以京都爲首的關西部分地區則相反。在古代,日本也與中國一樣講究左方上位,也就是說左側是高階。因此左大臣的品階要比右大臣高一些。這些自古傳下來的文化其實也體現在很多地方,比如來過日本旅遊的朋友,一定注意到過各大神社入口處有一方洗手池,名爲淨化連串裝置之水。三五隻小勺扣放在水池上,用來洗手。洗手的順序其實就是遵循這個左方上位的文化,要先從左手開始洗。

title

寺廟裏的淨手處

京都以及部分關西地區直到現在秉承的都是日本平安時期的貴族禮法,也就是妃子在正對着我們的左側,而天皇則在右側。然而到了現代的皇室,無論是站是坐,天皇都是在皇后的右側的(正面看過去的左方),此禮法其實是從明治末期開始,借鑑了西洋國家的禮數後統一了基準。所以關東的人偶順序則是遵循了現代皇室的基準。雖然人偶的位置擺放不同,但是爲女兒招福的初衷都是一樣的。

前幾天去孩子們的幼稚園做義工,幼稚園二樓的大堂講臺上擺着豪華的七層宮裝人偶煞是漂亮。得到園長的許可後拍了一張照片。

title

人偶們身穿錦衣,非常地華麗精美。情緒表達各異,細膩精緻,這是非常考驗匠人手藝的。

最頂層坐在金色屏風前的是天皇和皇后的宮廷人偶。天皇的衣冠十分地奢華,皇后身着的也是厚厚傳統成衣——十二單衣。

第二層則是三名宮女,手持酒、酒杯與酒壺。

第三層則是五位獻藝的樂師。

第四層是隨從分別爲一老一少的大臣。

第五層是三名僕人。

第六層多是小型的家俱以及嫁妝,最下層則是牛車,籠子等等。一般會有十五個人偶組成。

人偶的層數越多,擺件越奢華價格也就意味着不菲。如果是一般的家庭,基於經濟方面的因素與房間面積的大小,選擇一層或者三層宮裝人偶的佔多數。

在日本,宮裝人偶很多是長輩買給家中女孩子的,在過去這也是女兒出嫁的嫁妝之一。因爲日本視奇數爲吉利數位,所以常見的有一、三、五、七層的宮裝人偶。

人偶的規格也曾是判斷一戶人家富庶程度和社會地位的標準。一些聲名顯赫的世家所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甚至有的被國家指定爲特別文物。

在東京的目黑,有一個叫雅敘園的酒店,被稱爲東京最純正的日式酒店。建於1931年,主打高端婚宴,是日本復合型婚宴酒店的鼻祖。

title

雅敘園内的餐廳包間

酒店的入口處就是宮崎駿大師的名作《千與千尋》裏「油屋」的原型。這個有着「昭和龍宮城」之稱的酒店整體設計非常地奢華,廁所内小橋流水,斥資一億日元(人民幣600多萬)修建而成。聞名海内外的「百段階梯」,是藏在酒店裏的東京有形文化財產。一般在一月份到三月中旬,在此會展示日本各地的宮裝人偶。每走上幾階木梯,右側便是一間日式房間,每個屋子擺放一方地域的人偶,仔細看過去,擺放位置暫且不說,服裝、情緒表達、裝飾品也都有着很細微的區別。

title

雅敘園的洗手間入口

title

在雅敘園洗手間的化妝臺前補妝

還記得女兒小時候,剛過三月三號,婆婆跟我說要找個天氣晴朗的日子趕緊把人偶收起來。問其終極因數,說如果不早點收起,女兒會嫁不出去的。就着下午茶,婆婆給我講了一些有關於女兒節擺放人偶的注意事項。

一般過了立春,也就是節分的「打鬼節」一過其實就可以將人偶拿出來擺放了,至於收起的日期,雖然不用太糾結於三月四號,但要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因爲人偶很怕潮溼,而且一收就是第二年才拿出來,所以大家都會在晴天的時候收起來。還有一種說法則爲怕女兒將來養成懶惰的性格和拖拉的習慣,這樣也不容易嫁出去,所以要儘早收起來。

文化,總是有其寓意的存在,細品,其實都是父母的期許與愛。人偶箱雖然很重,我們也是年復一年地樂此不疲,讓女兒嫁個好人家,爲人父母,孰不想呢?

再說說三八婦女節。我們從小如雷貫耳的稱呼。小時候沒想太多,長大了才知道這也是個國際規模的節日,日語裏叫做「國際女性デー」。其實在日本,對於國際婦女節的認知還不是很普遍,問了很多周圍的日本人都表示不是很瞭解。

二月末的一天,乘電車時看見對面坐着一位中年女性,挎着一個白色的布制環保袋,看材料和式樣像是參加什麼活動給的贈品。袋子上很清楚地印着「國際女性デー」幾個大字。近幾年日本政府相對重視國際節日起來,很多有關普及婦女節的活動也慢慢多了起來。在國際社會上,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把三月八號作爲法定假日的。中國和馬達加斯加等爲女性設立,而智力、羅馬尼亞、越南等國家則根本沒有將三八婦女節列入本國的法定假日當中。

三月七日,駐日本瑞典大使在接受採訪中指出:(下文爲筆者試譯)「我不是很喜歡婦女節這個設定,一年有365天,不僅僅是要拿一天出來慶祝了事,而是每天都要普及男女平等,亦或是遵循男女平等」。大使繼續操作指出:「在世界男女平等排行榜中,瑞士雖爲第四名(該榜單中日本爲121名),但就算是現在,男女平等依舊是我們國内堅持持續討論的課題」。之後,針對前幾天日本奧委會前會長森喜朗蔑視女性的發言給與了評價:「我更希望婦女節是一個能發人深省的節日,是什麼終極因數導致森喜朗先生會有這樣的過失發言,在他發言背後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文化背景,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反省的。希望今後無論男女都能提高男女平等的意識並重視婦女,從根本上改善社會構造。」

週末領着孩子去散步的路上,邊走邊給他們講有關婦女節的事情。在他們的年齡,應該還不理解男女平等是什麼概念,或者說他們其實更不理解男女爲什麼會不平等。觀念這個東西是潛移默化的,無形當中被社會「傳染」的。作爲家長,絕對地有義務將正向的觀念輸入給他們,引導他們不被偏軌的道德所影響。

到了公園,分不清是桃花還是梅還是早開的櫻花,粉粉嫩嫩的,看着就讓人心情舒暢。希望社會和平,希望男女平等。希望……希望我們心中一直有希望。

供稿:安寧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