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作爲擁有1500多年曆史的日本國技之一,早已自成一個神祕的世界,存在着很多獨特的規矩。
因爲相撲部屋主要集中在東京,所以住在首都圈的人,尤其是經常到兩國一帶走動的人,還是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相撲的,包括與他們一起擠擠電車。
咦,相撲的身上,怎麼有一種奇特的暖香?遇見一位是這樣,遇見二位也是,難道,在相撲們的世界裏,還存在指定的香水品牌嗎?
下了一番功夫才瞭解到,這種奇特的暖香,來自他們的頭頂,是相撲們在梳特定的髮髻——髷時使用的髮蠟。位於東京江戶川區的島田商店,是日本現存唯一一家製造、販賣這種髮蠟的作坊,創業於1965年。
創業最初,日本還是有很多家專門梳理傳統髮髻的美髮室的,對髮蠟的需求量很大。光是淺草那一帶,就有4、5家制作、販賣髮蠟的商店。但漸漸的,洋裝洋服變成了主流,就連神社裏舉行的傳統婚禮,新娘也大多是頂着一個假髮套。其他商店要麼停業要麼轉行,只剩下島田這一家。
島田商店的主顧,是被叫做牀山的梳頭師傅們。他們專給相撲梳理髮髻,是相撲事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個相撲部屋裏,都有一名專屬的牀山,跟相撲們同寢同食,隨時整理他們在訓練中鬆散下來的頭髮。
與相撲一樣,牀山也等級森嚴,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一般是按照工作年數來劃分。從前的貴乃花部屋裏的梳頭師傅,就是特等牀山,工作年數至少在45年以上。 據說那些老道的牀山,在梳頭時根據手感,就能判斷出相撲們的體力與心力在不在巔峯狀態。
關於牀山與相撲之間的密切關係,有這樣兩個事例可以說明。2005年去世的出羽錦忠雄,曾經在一場比賽前,因爲專屬的牀山來不了,臨時換了其他的牀山梳頭。他爲此士氣大減,說什麼不肯入土俵。曙太郎在1993年晉升橫綱時,要梳名爲大銀杏的髮髻。他覺得東關部屋的牀山級別不夠高,特意去找高砂一門的牀山梳頭,結果被這位牀山直接勸退——「請珍惜一直以來爲你梳頭的人」。
牀山們對於島田商店極爲維護,再三請求不要停業,一定要將這門工藝傳承下去。其實發蠟的製作工藝並不繁瑣,難的是火候和力道的把握。每天早上6點,島田先生起牀,首先預熱鐵鍋,把固狀的木蠟、蓖麻油、菜種油放入鍋中,加熱3小時,解凍成金黃色的液體;其次是將液體自然冷卻,一次大概可得7公斤的油脂;再次是往冷卻的油脂裏放香料,用長木棍攪拌均勻,與空氣大面積接觸的油脂,逐漸變成了栗子糕一般的淺白色;最後,是靠島田先生的雙手,用彷彿和麪一樣的揉捏動作,讓油脂達到一定的硬度。
油脂放置就會凝固,所以一旦開始揉捏,就得堅持30分鐘,其間一刻也不能停止,是一場跟時間的勝負。島田先生用了13年的時間,才達到了每次製作都硬度一致的效果。
最後的最後,是把整塊的油脂,也就是髮蠟,切成一個又一個長方形,每個70克,乍一看,好像手工香皂一般。
根據季節和溫度,島田先生會去調節髮蠟的硬度。比如夏天要硬一些,才不容易解凍,冬天則要軟一些,更便於使用。
之前提到的奇特的暖香,其實就是髮蠟裏的香料,主要來自香莢蘭和其他兩種液體,至於具體是什麼,島田先生就不肯說了,屬於商業機密。(笑)
當傳統與現代碰撞,大相撲相關的產業在萎縮乃至消失,同時一些被默守了上千年的規定,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輿論衝擊。
2018年4月4日,大相撲春季巡賽在京都府舞鶴市舉行,67歲的舞鶴市市長在致辭中突然暈倒,情況危急,觀衆席中跳出兩名女性醫看護作者,登上土俵,爲市長做心肺復甦術。緊接着,全場觀衆都聽到廣播裏有人在氣急敗壞地重複:請女性從土俵上下來!當兩位女性走下土俵,相撲協會的人還在土俵上撒下大量的象徵驅邪的鹽。因爲在相撲的傳統中,女性被認爲是不潔淨的,不可以登上土俵。
在土俵上撒鹽,並非單單針對女性,也是相撲比賽的一個固定儀式。這把鹽,既有驅邪去穢的意思,也有祈禱不要受傷的意思。在《古事記》裏,日本諸神之父伊邪那岐命就選擇浸漬在海水中去穢,所以自古以來,日本人就認爲,曬乾海水所得的鹽,是清淨的象徵,有着特殊的神力。
對於相撲們來說,撒鹽是項儀式,也是項表現形式。比如第69代橫綱白鵬翔,撒鹽的姿勢被叫做奇妙仙子,因爲他灑出的鹽,跟迪士尼動畫《小飛俠》裏,奇妙仙子揮動魔法棒時的星光很像。再比如水戶泉政人,去海外表演時,因爲在土俵上大量的撒鹽,被外媒們叫做Salt shaker。還有若秩父高明,因爲撒鹽時格外地豪邁,完全不在意分量,被寫成了著名的川柳,「鹽這個東西,大概不值幾個錢,若秩父覺得。」
與若秩父高明等人的表現相對,絕大多數相撲上土俵,都不喜歡撒出更多的鹽,畢竟土俵上的細土,混上鹽粒,容易腳底打滑。像前文出現過的出羽錦忠雄,每次都只用指尖捏取一點點,意思下就行,反倒有種灑脫的高人之感。
那麼,鹽這個東西,到底值不值錢呢?相撲比賽,每年六場,兩國國技館裏有三場,分別是1月、5月和9月,地方城市上有三場,分別是3月、7月和11月。每場爲期15天。有統計顯示,一場比賽下來,所消耗的鹽,在675公斤以上。
這些鹽,都是有品牌贊助的。兩國國技館裏的比賽,從1987年開始,就用的是伯方鹽業提供的「伯方之鹽」,而地方城市上的比賽,都被味之素提供的「瀨戶之本鹽」承包了。對於企業來說,這種付出是巨大的,然而支援日本國技所獲得的社會好評與廣告效應,也是巨大的。
油與鹽,滋養了日本大相撲上千年。
文 莊舟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