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七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乞巧節。這個節日在古代中國,是爲祈求女兒手巧,有一手好針線活兒。乞巧節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玉帝的女兒織女來到人間界,邂逅了那裏的放牛郎並結婚生子,過起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可是,神仙怎能與凡人結婚生活。玉帝派來了天兵天將捉織女迴天庭,牛郎用扁擔挑起兩個孩子就去追趕。追到南天門時,王母娘娘從頭上拔出玉簪在眼前劃了一下,牛郎織女之間出現了一條大河,從此兩人被隔開,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相見。原本悽美的故事到了現代,被中國的年輕人們稱爲中國的「情人節」。乞巧節很早就也傳到了日本,那麼在日本,乞巧節經歷了怎樣的受容、變遷呢。
乞巧節在日本的受容及變遷
牛郎織女的傳說源於古代中國人對星宿的崇拜。衆所周知,牛郎是指牽牛花星,織女是指織女星。「牽牛花」「織女」這兩個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中的一節:「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花,不以服箱」。而牛郎織女的悽美傳說起源於漢代,盛於宋代。推測,在日本的奈良時代(710~784年)就由遣隋使傳入日本,到了日本的平安時代(784~1185年),乞巧節成爲日本的一種「宮廷行事」,並以「七巧奠」這個名詞出現在日本的古文獻中。據《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等文獻記載,平安時代初期,七夕這天,天皇白天觀看相撲比賽,晚上,在宮中舉行與七夕有關的祭祀活動。天皇還讓大臣們以七夕爲題材作詩。而從平安時代的中期開始,七夕這天皇宮中的主要活動只剩「七巧奠」,觀看相撲比賽這項活動逐漸從文獻中消失。
平安時代中期成書的《延喜式》這本書中記錄了七夕這天在日本的皇宮需要準備的東西:「七月七織女祭,五色薄紗各一尺,木棉八兩,紙二十張,米、酒、小麥各一斗,鹽一升,鮑魚、鰹魚、脯各一斤,海藻二斤(中略)。祭官一人。祭郎一人。供事祭所。祭郎先以供神物,次第列棚上。祭官稱再拜。祝詞訖。亦稱再拜。次稱禮畢」。而1111年成書的《江家次第》這本書仲介紹了七月七日這天,在皇宮的清涼殿東庭設一個很長的筵,朱漆的什器中放着水果、幹鯛、針等用來供奉神明。設置三張箏,天皇觀雙星會合。從以上的記錄中可以看出,祭祀用的一部分物品,比如使用五色薄紗、木棉、針等習俗可能是從大陸傳入日本的。而鮑魚、鰹魚、海藻、幹鯛等祭祀物品應該是日本海產豐富所來,屬於日本固有的習俗。從天皇觀雙星會合的語句來看,七夕的悽美故事也傳到了日本。
平安時代的中期開始,日本的武士集團開始抬頭,從平安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武士集團一直掌握着日本的實權。以前只有在日本的皇宮舉行的「七巧奠」隨着武家政權的隊形變換壯大,也被武家模仿。比如,1570年前後成書的武家口傳書《定助雜記》中記錄了七夕這天,在七片「梶」葉上作和歌,這種以前只有宮中的作法,被武家所效仿。筆者推測,這個時代武家模仿日本皇室舉行「七巧奠」的目的,除了想沾一點「雅緻」,應該還有一種武家想與宮家齊平的願望在裏面。
江戶時代(1603~1868年)德川幕府過七夕除了模仿宮中的行事作法,即爲神明獻上祭品和管絃樂外,江戶後期開始在竹枝上裝飾蠶絲紗和「短冊」,短冊上寫着向星辰祈禱的願望。雖然七夕這天裝飾竹枝這個習俗很早就有,但在上面掛蠶絲紗和寫有願望的「短冊」是江戶時代後期才有的。這個習俗後傳入民間,一直傳承到現在。現在日本民間的七夕節一般被稱爲「七夕祭」。
日本三大「七夕祭」
由於明治維新時期的改歷(明治六年・1873年),日本現在只有國曆,所以日本大部分地區過七夕是在國曆七月七日這天。現在,七夕文化已經在日本紮根,滲透到百姓中。每年國曆的七夕,日本全國很多學校、會社等掛起竹枝等七夕的裝飾物。日本有的地區甚至把七夕作爲一種地域宣傳的手段。但也有按照傳統的陰曆七月七日來過七夕節的,比如日本最有名的三大「七夕祭」:日本宮城縣仙台市的「七夕祭」、神奈川縣平塚市的「七夕祭」、愛知縣一宮市的「七夕祭」中,仙台「七夕祭」就在8月初舉辦。
位於日本的東北地區的宮城縣仙台市的「七夕祭」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伊達政宗爲鼓勵女子女紅技藝而發起的,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號稱是日本「七夕祭」的鼻祖。這一點倒是與中國乞巧節原來的目的有相似的地方。仙台「七夕祭」的最大特點是在高達十米以上的竹竿上裝飾人們手工製作的彩紙條、紙衣、紙鶴、錢袋、漁網、竹簍、綵帶等。其中掛在竹枝上的彩紙條要寫上美好心願;紙衣則代表祛病消災,縫紉技藝高超;紙鶴代表祈禱家庭安全健康長壽;錢袋代表生意興隆;漁網代表農豐漁茂;竹簍代表清潔和節約;而飄逸的綵帶則代表織女織出的綢緞。這種裝飾好的竹竿每五株爲一組,在七夕的主會場,總數多達三千多株。每到七夕,整個仙台市都充滿節日的氣氛,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也多達兩百多萬,爲仙台市帶來相當的商業效應。
仙台「七夕祭」(圖片:「仙台七夕祭協贊會」提供)
仙台「七夕祭」(圖片:「仙台七夕祭協贊會」提供)
仙台「七夕祭」上表演的木偶劇(圖片:「仙台七夕祭協贊會」提供)
仙台「七夕祭」手摺千紙鶴( 圖片:「仙台七夕祭協贊會」提供)
神奈川縣平塚市的「七夕祭」是戰後爲了振興當地的商業經濟,於1951年開始舉辦的。這裏的「七夕祭」除了號稱七夕時的竹枝裝飾物是日本第一豪華,七夕當天由當地的小學生、大學生、民間的舞蹈隊組成的千人舞蹈大巡遊也是一大特色。來觀看千人舞蹈大巡遊的一般羣衆也可以跟在舞蹈隊後面一起跳。而且平塚市的「七夕祭」千人舞蹈大巡遊是在每年七月七日前後三、四天都有。屆時有四百多家小攤出店,推動了當地的經濟隊形變換。
湘南平塚七夕祭(圖片:湘南平塚七夕祭官網)
湘南平塚七夕祭風景(圖片:平塚市政府官網)
平塚市的孩子們製作的「七夕祭」竹枝裝飾。(圖片:平塚市政府官網)
平塚市「七夕祭」的千人舞蹈大巡遊。(圖片:平塚市政府官網)
由於愛知縣一宮市在日本是以紡織業而著名的城市,所以,一宮市的「七夕祭」除了有竹枝裝飾物、舞蹈隊的舞蹈大遊行,該地區的「七夕祭」還有爲感謝「織布神」而組成的長達五百米的「御衣奉獻大行列」,非常壯觀。因爲「御衣奉獻大行列」是爲了感謝「神」的,所以這個板塊由被認爲是一宮市市民保存神的真清田神社承辦。相傳,從太古時代真清田神社就祭祀着「織布神」。中國傳來的神話、習俗等與當地的傳統文化完美結合。
一宮市「七夕祭」(圖片:一宮市「七夕祭」官網)
一宮市的「御衣奉獻大行列」。(圖片:真清田神社官網)
一宮市「七夕祭」裝飾(圖片:一宮市「七夕祭」官網)
以上日本三大七夕祭已經成爲當地城市的一張名片,利用這張名片推動了當地觀光的隊形變換,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在日本,七夕喫什麼?
在日本,七夕這天要喫一種叫「索餅」的食物,這種食物跟中國的麻花的作法及外形都相似。由喫「索餅」漸漸地演變成喫一種叫「素面」的麪條。很多人認爲七夕這天喫「索餅」或喫「素面」是日本獨有的習俗。其實,七夕喫「索餅」這個習俗也是從中國傳入的。而「索餅」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不是「餅」,而是麪條。
還有很多日本朋友說在七夕這天要喫「散壽司」(ちらし壽司)、咖哩飯、蛋包飯(オムレツ)等。其實想一想,只有散壽司是日本料理,咖哩飯是印度料理,蛋包飯屬西洋料理。在日本,七夕節喫咖哩飯或蛋包飯應該是近代才有的。
不過,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事物、對待事物的「柔軟性」。日本能把一個在古代用來祈求女子心靈手巧的傳統節日,加入當地的文化要素巧妙地改成隊形變換地域經濟的節日。這種繼承古老的文化傳統,又加入新素材的作法,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文:張燕波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