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由德川家康一手打造的巨都會東京:幾經毀滅與重建,江戶終歸是東京根基(上)

2021年10月14日 文化歷史

400年前的東京,海灣就在城前咫尺,居住空間極少,是塊寂寥的土地。經歷過好幾次毀滅危機的東京,屢屢浴火重生,更加壯大。究竟東京是如何演變爲今日的模樣呢?讓我們一起來梳理東京的歷史。

title

從淺草豪景酒店俯瞰東京的街景(照片由楊勇奇提供)

聯合國於2016年公佈的《The World’s cities data booklet》中,將全球31座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加以排序,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東京。若再加上緊鄰東京的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這所謂的「東京圈」人口約有3800萬人,比加拿大的總人口還多。

如今,東京有林立的摩天大樓、高度發達的交通網與熙來攘往的人潮,是座名符其實的國際大都會。然而在400年前,這裏卻只有廣闊的樹林與溼地,是塊寂寥的土地。這400年來,東京直面過好幾次毀滅的危機,卻仍屢屢浴火重生,並更加壯大。究竟東京是如何演變爲今日模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東京的歷史。

百萬人口的都市大江戶的誕生

東京(當時稱爲江戶)真正開始着手開發,要追溯到1590年,豐臣秀吉下令德川家康移封至關東一帶。那時候的江戶城就建在現在的皇居所在地,海灣近在城前咫尺,居住空間狹小,是規模很小的村落。於是,家康把城池北邊被稱爲「神田山」的丘陵地剷平,以此填海造地,這就成了今日的丸之内/有樂町一帶。城池周遭分別設置内濠與外濠以防備外敵,同時還修建了溝渠,讓船隻能前往城池近處,從而建立起了物流網。

title

明歷大火(1657)後重建的江戶城天守臺,高11公尺,東西長41公尺,南北寬45公尺,全由花岡岩建成。座落於皇居東御苑,現向一般民衆開放。

待上述環境整頓好,接下來讓江戶快速隊形變換的原動力,便是「參勤交代」,即各藩的藩主隔年輪流往返江戶駐紮的規定。各地大名率隊,帶着家臣從領地至江戶之間往返,而正妻與繼承人則必須常住於江戶,實際上就是人質。幕府把江戶城周邊與西側臺地劃分給各個大名興建宅邸,大名家族與其所率領的家臣團隊遂在江戶住下,使得武士人口增加,爲了滿足他們帶來的龐大消費需求,商業由此興隆。雖沒有明確資料佐證,但一般認爲18世紀時江戶人口已突破百萬大關,成爲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都會。

其中,日本橋是整個江戶最爲興盛繁華的地區。「日本橋」在1603年首度搭建成,與家康當上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同年。隔年,日本橋被指定爲主要幹線道路「五街道」(即東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甲州街道、奧州街道)的起點,當時,經由街道往返領地與江戶的各地大名自不在話下,從全日本各地來到江戶的旅人身影也不斷穿梭於日本橋之上。

數度吞噬江戶的大火

人口急遽成長之下,町人(江戶時代社會階層的一種,主要是商人、工匠以及零工——譯註)居住的下町(城市中平民百姓聚居的工商業地區——譯註)人口密度變得極高,狹窄的土地上擠滿粗糙的木造長屋,平均每隔幾年就會因爲用火不慎或刻意縱火而發生延燒數個街區的大火災。甚至有俗話說「火災與鬧事是江戶之華」,火災簡直可以被算作江戶特色之一。

其中,尤以1657年(明歷3年)冬天發生的明歷大火,災情最爲慘烈。大火延燒的影響範圍諸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以現在的千代田區、中央區、文京區爲主,江戶市街慘遭燒燬的面積達六成之多。江戶城除西之丸外也悉數遭殃,大火燒盡550間大名宅邸、770間旗本宅邸,以及寺廟神社350棟、橋樑60座。

這場大火後,幕府把原本位於江戶城内的御三家(尾張、紀伊、水戶的德川家)藩邸以及大名宅邸搬遷至城外,並於舊址建造了馬場與藥草園等等,作爲防止火勢延燒之用。於是,一連串大規模搬遷工程隨之展開,爲了確保武士住宅和寺廟及神社的搬遷,隅田川對岸的本所和深川一帶被開發,受災的町人們則集體移居至多摩地區與三鷹市,推動了當地的開墾。數度被大火吞噬的江戶,幾經重生,逐步拓展其範圍。原本那座緊鄰海灣的小村落,已然在家康進駐江戶的100年内,茁壯成長爲號稱「大江戶八百八町」的一都會。

藉助外國技術實施歐化的明治政府

1867年大政奉還後,德川幕府下臺,政治權力回到了天皇手上。在一千多年的長河裏始終定於京都的一國首府,也隨之轉移到了江戶,此後,江戶便改稱爲東京(東邊的京城)。

明治政府舉國倡導近代化,遂與來自歐美各國的專業技術人才與行政官員簽約,聘請所謂「御僱外國人」到官廳與大學工作,以汲取先進的技術和知識。1872年,在英國工程師莫雷爾(Edmund Morel)的指導下,連接新橋與橫濱的日本第一條鐵路正式開通。在皇居所處的東京中央地帶,木造的舊大名宅邸紛紛拆卸,取而代之的是由御僱外國人建築師建造的一幢幢磚石結構的西洋建築。位於霞關的中央合同廳舍6號館(法務省舊本館),便是由德國建築師布克曼(Wilhelm Böckmann)與恩德(Hermann Gustav Louis Ende)設計,1895年建於米澤藩上杉一族的宅邸舊址,是當年紅磚建築的代表事例。

title

位於千代田區霞關的法務省舊本館。除紅磚外牆,其餘均在1945年東京大空襲時燒燬,1994年改建工程後重現當年竣工時的形相。現在,這棟建築是各種政府相關機構所在的合同廳舍,三樓法務資料展示室開放免費參觀

此外,三菱合資公司從明治政府手中統一收購了皇居正面的舊軍營用地,規畫要打造一個彷彿倫敦市區般的一流商業街。1894年,由御僱外國人任期結束後仍選擇留在日本的英國人康德(Josiah Conder)設計的丸之内首座辦公大樓「三菱一號館」正式竣工。隨後,附近又蓋起了三層樓高的紅磚辦公大樓,使得該區獲得了「一丁倫敦」之稱。附帶一提,「三菱一號館」於1968年拆卸,後在2009年時儘可能依原樣重建了精細的繁殖,就是「三菱一號美術館」,妝點着今天的丸之内地段。

title

日本首座辦公大樓「三菱一號館」於2009年恢復舊貌,成爲美術館,乃做工十分精細的繁殖,不只還原了外觀,也用當年的製造工法與素材依樣重現了内部空間

撰文/攝影:nippon.com日本網 編輯部
本文由 日本網 賦權轉載
著作權宣告:本文著作權歸nippon.com所有,轉載或部分克隆使用均請事先聯繫日本網獲得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