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11月的休假日,在日本各地大小神社能看到很多身着傳統和式盛裝的兒童和他們的家人前來參拜,這是日本自古以來爲年滿3歲、5歲和7歲孩子祈福的傳統習俗,被稱之爲「七五三」。
「七五三」時節,全家人帶孩子參拜神社
前往神宮大殿行禮參拜
在神宮大殿前行禮參拜
參拜結束和正排隊等候的人們
「七五三」是筆者最早記住但卻一直沒有理解的日語單詞。那是我剛來日本不久的事情,當時就讀的日語學校爲了讓外國學生了解日本文化,組織我們參觀「日展」 (日本每年一次的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美術工藝作品展覽)。展覽大廳裏的一幅巨大水彩畫十分醒目,一位老奶奶牽着小孫女,她們都身着和服。奶奶的和服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畫,祥和的臉上印刻着歲月的痕跡;小女孩的和服和頭飾鮮豔華麗,稚嫩無邪的臉上寫滿了歡喜。作品的名字就是「七五三」。
那幅畫和作品名讓我記憶深刻,但是在後來的生活中卻很少看到畫作中那種身着漂亮和服的女孩,也一直不太明白作品名稱「七五三」的意思。真正解開多年的謎團是在瞭解了「七五三」的傳統習俗之後。
「七五三」是爲孩子的祈願儀式
1100年前的平安時代開始,高官貴族的家庭要給滿3歲的孩子舉行「蓄髮」儀式,也就是孩子在3歲以後就不再剃頭,男孩還有「袴儀」。到了3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還確立了滿五歲男孩的「袴儀」和滿7歲女孩的「腰帶儀」的固定習俗。袴是江戶時代武士在公衆場合中穿着的服裝,第一次身着袴裝的儀式標誌着男孩以男性身份正式被社會接納;女孩第一次身穿與成年女性相同的和服,使用腰帶的和服意味着小姑娘以女性身份成爲社會中的一員。
到了明治時代,這三種儀式被統稱爲「七五三」,江戶時代只有武士和富商家庭才有的「七五三」也漸漸普及到了民間。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幼兒的死亡率非常高,因而有了「七歲之前是神明的孩子」之說。從3歲左右開始語言溝通到7歲左右換乳齒,這期間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所以「七五三」也就成了在神明前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儀式。
現在,七歲前的兒童健康已經無需擔憂,而「七五三」的習俗卻一直延續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說「七五三」是家長表達感謝和祝福的形式。
七五三參拜神社的孩子們 (右圖由SNOW*IN提供)
左一爲三歲男孩,左二爲七歲女孩; 右一爲五歲男孩,右二爲三歲女孩
七五三的參拜地點可以是居家附近的神社,也可以是遠處的寺院、神宮,這些設施都是免費開放的。人們在以11月15日爲中心的前後2周,即10月下旬至11月期間帶着孩子參拜神社。以往參拜的孩子們都要穿上嶄新的和服,而現在並不都沿襲舊俗,男孩穿西裝,女孩穿裙裝的情形也很普遍。知名神社在此期間由神職人員主持祈禱儀式,讓孩子接受更爲莊重正式的祈禱,當然這是要收費的。
接受七五三祈禱的家庭 (照片由SNOW*IN提供)
左圖:進入祈禱大廳就位, 中圖:在神壇前全家留影, 右圖:接受宮司的祈福
「七五三」攝影推動了傳統習俗的滲透
如果不參加特別祈禱儀式的話,七五三參拜其實不用太多開銷,但是大多數家長會爲這一天給付一筆不小的費用,它主要是用在租借服裝和影樓拍照。對此,筆者採訪了一家一條龍服務機構,與負責人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Q1:給孩子穿上特別的服裝拍照是祝賀七五三時必須的嗎?
日本有穿和服參加七五三祈福的習俗。雖然拍照並不是必須的,但自古以來,很多家庭都會把這一天的形象留在照片中,現在的服務形式與這個習俗有關。
Q2:與成人禮拍照習俗相比,家長對七五三的重視程度有沒有差異?
(注:幾乎絕大部分家庭都會爲參加成人禮的孩子的成衣和攝影給付大筆費用)
我們的業務是以拍攝七五三照片爲主,我們感覺很多家長對七五三和成人禮的重視程度是同等的。
Q3:從影樓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客人的願望有那些特點?
因爲人們平時是西式服裝,穿和服的機會越來越少,但不少人還是希望能把身着和服的身姿用照片保留下來。在這個前提下,過去人們主要是全家照和孩子的單人照的形式,而現在人們更追求與衆不同的個性化。一旦有穿和服的機會,很多人希望能留下身着和服的各種姿勢的照片。
Q4:你們在提供服務時會有哪些特別留意的事情?
我們不只是單純地拍完照片,在服務中會認真傾聽客人的願望,努力讓拍攝程序成爲客人們的快樂回憶。我們既要拍攝傳統的和式風格,還會在攝影程序中向客人建議西洋背景或和西式花的髮飾等讓照片風格既保持了傳統形式,又有西洋風格的創新。
和式洋式相結合的攝影 (照片由SNOW*IN提供)
「七五三」習俗顯示出人們生活的富裕和從容,實際上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會給孩子過「七五三」。這個習俗早期從貴族傳到民間,從貴族家庭走進普通家庭,但侷限於有條件給孩子穿上華麗服裝富裕階層;七五三參拜之後去照相館拍張留念照也成爲七五三儀式的一部分。隨着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日常穿和服的人已屬罕見,於是就有了成人和孩子租借和服出席七五三活動的需求。市場上不僅有了出租各式和服的商家,還有專門以兒童爲物件租借和服、穿戴化妝和攝影一條龍的綜合服務。這種出租服務使普通家庭對富裕階層七五三形式的憧憬成爲可能,相配套的七五三攝影也隨之成爲福斯化商品。與婚禮習俗、成人禮習俗的隊形變換程序一樣,可以說,七五三的商品開發和促銷活動促進了七五三習俗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
「七五三」這天
家有3、5、7歲孩子的母親們一般提前幾個月預約影樓或租借和服以避免晚了排不上合適的日子或選不上心儀的服裝,從10月到12月也是攝影樓格外繁忙的時期。
當天的服務從給孩子穿衣化妝開始。據工作人員介紹,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第一次被陌生人穿衣服、梳頭、化妝和攝影的程序會有些緊張,給孩子服務的大姐姐們也有一套讓孩子放鬆的辦法,但還是有孩子因爲緊張和不習慣而拒絕配合的情形。比如家長希望給孩子梳出與和服相配的髮式造型,而孩子因爲不習慣頭髮被紮起而會用手拆掉。面部化妝是服務的一部分,而有些孩子不習慣臉上被塗抹而產生抗拒。
坐在化妝臺上的三歲女孩
一位小女孩在大姐姐的讚揚中乖巧地配合穿和服並坐上梳妝檯,當看到大姐姐拿着化妝板往她臉上塗胭脂抹口紅時,小女孩終於忍不住長時間的剋制大聲哭起來:「我不要塗色筆!」原來她看到這個姐姐拿着各種顏色的化妝板,感覺是用塗色筆往自己臉上畫畫。畢竟只有3歲,這種形式對孩子們來說或許有點多餘。
化妝完畢,孩子和家長被引入攝影間,全家福的攝影之後,給孩子拍些不同場景的單人照。攝影結束後,家長帶着孩子去神社參拜,沿路都是類似盛裝的同齡孩子,似乎這時孩子們才意識到自己是今天的主角。
工作人員的服務現場
11月期間,神社的參拜路上總能看到穿着漂亮的孩子和家長,或是和服或是洋裝。雖然主角是孩子,不少母親和祖母都特意穿上和服,全家人都以比較正式的着裝陪同孩子參拜神社。每年元旦參拜是神社最壯觀的場面,而在七五三時節,參拜者的服裝上更爲講究和精緻。筆者30多年前在日展上看到的那幅畫的情景原來在這裏比比皆是。
神宮界内
孩子被教導在鳥居前鞠躬,在手水舍學着洗手和漱口,在參拜處被教着投入硬幣後行禮……。因爲這是爲孩子的儀式,家長們會特別教導孩子在神社的行為多一些崇敬和虔誠;對很多孩子來說,或許這一天也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正兒八經地接近和敬拜神明的經歷。
家長在手水舍教孩子洗手和漱口
在大殿前讓孩子自己投幣,模仿大人行禮
七歲女孩學做抽籤測運的全套程序
大多數人長大之後也許都不記得小時候的這段場景,但是七五三的經歷將是他們今後人生中與神社交集的最早體驗;七五三照片也記錄了他們幸福的幼年和兒童期,留下了父母的慈愛和對他們未來的祝福。
文/照片(除標註外) 歐陽蔚怡【社團法人 異文化理解研究會】法人代表
編輯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