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7名兒童中就有1人屬於貧困兒童
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日本每7名兒童中就有1人屬於貧困兒童」,這個令人震驚的數位確實是事實。
貧困主要分以下兩種:A.絕對貧困和B.相對貧困。
A.絕對貧困
國民的收入無法滿足文化生活所需的最低限度標準的狀態。一般來說, 收入未達到購買最低限度生活所需的糧食及生活用品的水平,或者未達到支出水平(=貧窮線)的人口被定義爲絕對貧困人口。
B.相對貧困
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的生活水平顯著低於平均生活水平(中等收入)的狀態。收進水平在當地屬於後10%的人口爲相對貧困人口。
已開發國家的貧困人口主要使用相對貧困的概念,經合組織(OECD)及歐洲共同體(EU)的國際比較統計就採用這個概念。本文所述的日本兒童的貧困爲「相對貧困」。
接下來看一下C.兒童貧困率及D.有兒童的工薪家庭的貧困率(參考圖1、2)。
C.兒童貧困率
等價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數量的平根)低於貧窮線的兒童(17歲以下)在所有兒童中所佔的比例。
D.有兒童的工薪家庭的貧困率
等價可支配收入低於貧窮線的家庭的家庭成員在所有屬於工薪家庭(戶主爲18歲以上65歲以下的家庭)的家庭成員中所佔的比例。
下面來看一下兒童貧困率的年度走勢(圖3)。從資料中主要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① 日本每7名兒童中就有1人屬於貧困兒童。
② 相對貧困率由16.1%(2012年)略降至15.6%(2015年)。
③ 兒童貧困率由16.3%(2012年)降至13.9%(2015年)。
④ 單親家庭的貧困率由54.6%(2012年)降至50.8%(2015年)。
有觀點認爲,貧困率降低的終極因數可能是受到了頒佈的《兒童貧困對策推進法》(2013)的影響。
圖1:從有兒童的工薪家庭的等價可支配收入金額來看家庭成員數量的累積度分佈
出處:「2013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3)
圖2:用於計算貧困率的可支配收入
出處:「2017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8)
圖3:兒童貧困率走勢圖
出處:筆者根據「2016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7)轉列
2012年,日本首家「兒童食堂」誕生
上文大概介紹了日本兒童的貧困情況,作爲解決這個問題的民間力量,東京都大田區的蔬果店「隨性八百屋DanDan」(以下簡稱「DanDan」)的店主近藤博子從2012年開始開辦了「兒童食堂」。無論是孩子單獨一人還是跟父母一起,都能放心進店,飯菜物美價廉,在當地提供了供各種各樣的人和孩子們交流的「場所」。
隨性八百屋DanDan的外觀(出處:隨性八百屋DanDan)
《兒童貧困對策推進法》在2013年頒佈,從國家推出相關法律的1年前開始,民間就開始主導推進兒童貧困對策了。
近藤之所以開辦「兒童食堂」,是因爲聽自己認識的小學副校長說:「除學校供餐外有些孩子每天只能喫到1根香蕉」。
近藤說兒童食堂應該是「孩子獨自一人也能放心來喫飯的免費或者低價食堂」,也可以說這就是現在的兒童食堂的定義。
隨性八百屋DanDan提供的菜單示例(出處:隨性八百屋DanDan)
DanDan是在以前爲居酒屋,之後改裝爲果蔬店裏創辦的兒童食堂。每週營業1次,費用爲兒童一枚硬幣(無論是1日元還是1枚玩具硬幣均可),大人500日元。每個月大約有70多人來喫飯,其中兒童將近50人。
食材除了利用自己經營的果蔬店裏販賣剩下的蔬菜和特意留下來的蔬菜外,還有日本全國的農戶、個人、企業、教會等捐贈的大米和肉類等。
用寺廟的「富餘」來彌補社會的「缺乏」,同時解決兩大難題
2014年,一個名爲「寺廟零食俱樂部」的組織成立。該組織在爲兒童提供支援的團體的幫助下,將寺廟裏供奉的各種「供品」作爲從佛前撤供的「佛飯」,「分贈」給那些經濟困難的家庭。
寺廟零食俱樂部的活動流程(出處:寺廟零食俱樂部)
寺廟裏的神佛前常年供奉招式不清的點心和水果,另一方面,很多家庭的孩子每天只能勉強喫上一頓飯,根本喫不到點心和水果。
因此,爲了「用寺廟的‘富餘’來彌補社會的‘缺乏’,同時解決兩個難題」,寺廟零食俱樂部應運而生。2017年8月,NPO法人寺廟零食俱樂部在奈良縣安養寺内成立,共有1,118家寺院和414個團體加入該活動,收到零食的兒童每月合計約達到10,000人(截至2019年3月)。
在市民活動的推動下,地方政府和企業也開始提供大規模支援
另外,2014年成立了旨在供各地營運兒童食堂的人進行交流,以擴大兒童食堂範圍的交握會「兒童食堂網路」,一直在持續開展活動。
2016年在日本所有都道府縣舉行了兒童食堂宣傳活動,起動了旨在建立地區網路的全國宣講會「擴大吧,兒童食堂的範圍!」。截至2019年3月,已完成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的宣講活動。
2018年成立了NPO法人「全國兒童食堂支援中心·Musubie」。主要負責爲兒童食堂和網路團體提供支援、爲支援兒童食堂的企業、團體和個人等提供諮詢及策劃營運支援、開展與兒童食堂有關的調查研究,目的是讓兒童食堂成爲所有兒童都能放心利用的場所,爲建立不拋棄任何人的共生社會貢獻力量。
另外,在這些市民活動的推動下,2019年地方政府和企業也開始提供大規模的兒童食堂支援。
例如,埼玉縣提出了「挑戰新時代預算」,爲了消除「循環貧困」,避免那些接受救濟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再次接受救濟,埼玉縣將提供支援,在2019年將兒童食堂等的數量由164處(2018年8月底)擴大到800處。
此外,全家便利店也開始在約2,000家店鋪的店内用餐區開設和試開設「全家兒童食堂」。
除此之外,鳥取縣東部的55家郵局開始致力於接受普通家庭捐贈剩餘食材的「Food Drive活動」。
這些活動才剛剛步入正軌。僅僅由一名市民的心願如今已經隊形變換壯大成爲全國約3,000家兒童食堂,而且現在仍然像野草一樣在持續擴大中。
可以說兒童食堂就是防止貧困家庭陷入貧困循環(參考圖4)的入口。這場由市民發起的運動讓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希望今後能進一步爲孩子們開創幸福的未來。
圖4:貧困家庭的貧困循環
出處:筆者根據「嬰幼兒期的貧困與保育」(小西佑馬 2016)轉列
【參考資料】
2013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3)
2016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7)
2017年 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厚生勞動省 2018)
NPO法人「全國兒童食堂支援中心·Musubie」
「第一家兒童食堂」創始人近藤博子講述現代日本兒童們的「食物」
寺廟零食俱樂部
明坂彌香、伊藤由樹子、大竹文雄(2017)《兒童貧困分析》内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 松本伊智朗、湯澤直美、平湯真人、山野良一、中嶋哲彥編著(2017)《兒童貧困手冊》 鴨川出版社 第5次印刷
文・照片 奧山 睦(Mutsumi Okuyama)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