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程院6月22日於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舉行的「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上發布了一份報告《後疫情時代的科技創新方式》,要求建立平時就能、而非發生緊急事態後才能集結科學家集體力量的體制等。報告中討論了日本社會在新冠疫情蔓延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並指出了今後的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方向。除加強危機處理的司令塔功能外,報告中還建議政府與專家之間進行透明的溝通,並面向國民公開等。

「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6月22日,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
還反映了與國會議員討論的内容
日本工程院在《後疫情時代的科技創新方式》報告中總結了該工程院2020年8月成立的後疫情討論委員會所召開的8次會議内容。在日本國會議員中的有識之士與日本工程院會員於2020年12月舉行的「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第一屆會議上,擔任後疫情討論委員會聯合主席的日本工程院副會長原山優子(理化學研究所理事、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前議員)報告了當時的討論結果,並與國會議員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是為了讓立法機構與學術界密切合作並科學地制定政策的新嘗試。6月22日在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舉行了第三屆對話會,日本工程院的森本浩一常務理事介紹了報告的内容。
報告以徹底強化傳染病研究體制的具體對策為首,就後疫情時代要求的新社會形態提出了多個建議。森本還圍繞國會議員在「第一屆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上提出的意見,強調了關於「政策對話與風險溝通」的建議。在第一屆對話會上,公明黨眾議院議員伊佐進一提出,在政治家與科學家的對話中,進行討論時要始終銘記三點,即「風險溝通」、「透明性」和「倫理」。另外,自民黨眾議院議員大野敬太郎指出,在風險溝通中,回饋也非常重要。
進行透明的溝通
「為了加強危機處理體制,必須強化司令塔功能的同時,向國民公開政府與專家之間透明的溝通狀況至關重要。為在政治與科學之間建立起信任關係,政治家及決策者與科學家之間要在讓未來變得更好的前提下,反復進行對話,必須推進旨在提高政策共同制定能力的長期交流」。森本強調了根據「第一屆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的討論結果將前述這些内容寫入報告中的意義。
為抑制新冠疫情蔓延,需要每位國民在行為上做出各種改變。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重視讓值得信賴的專家根據科學依據與國民進行溝通。報告指出,專家除了要基於證據有邏輯地向國民進行解釋外,還需要具備訴諸情感的熱情。另外報告還強調,溝通不是專家單方面進行的,必須實施應對國民要求的雙向溝通。

在「第一屆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上與日本工程院副會長原山優子(右側)進行討論的國會議員(2020年12月9日,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
建設數據驅動型社會
報告中提出的其他主要建議如下。
將傳染病危機轉化成面向未來的飛躍機會:為將這場全球性的危機轉化成面向未來的飛躍機會,必須發展能將今天的經歷作為寶貴的教訓傳給後代,並不斷學習和進步的經濟社會體制。
向數據驅動型社會轉型:為了迅速做出妥善的決定,需要及時收集準確的資訊並廣泛進行資訊共享,以便每個市民都能獨立思考和行動。為了在全國彙總各個都道府縣、市區町村和保健所管轄區域收集的數據並促進數據的廣泛應用,需要推進數據開放。
通過跨領域融合徹底強化傳染病研究體制:最好建立一個類似於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BARDA)那樣的機構,平時可以從長遠角度出發為傳染病的基礎研究提供支援,發生緊急事態時可以通過戰略領導能力為診斷、預防和治療提供研究支援。還需要建立能讓學術界與企業之間高效合作的跨領域融模具組裝研究平台。
擴充並提升從檢測和診斷到預防和治療的醫療體制:需要重新建立可以應對大流行的可持續醫療體制。還需要通過為檢測機構授予第三方認證等有效實施大規模的檢測、大幅擴大PCR檢測對象的範圍、擴充病毒的全基因體解析體制、開發快速檢測突變病毒的方法、重新思考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特殊審批方式,以及在全社會普及相關知識。另外,還要以高解析度多維分析人類的各種免疫反應並設計疫苗等,開發新向度的疫苗設計也很重要。
徹底強化傳染病危機處理體制:將傳染病對策定位為《個人資訊保護法》等規定的例外措施,緊急制定統一的規則並構建綜合性的資訊系統。提高地方政府的傳染病負責人的能力,確保足夠的人員並建立職業發展路徑。醫療物資也要像藥品和醫療器械一樣貼上統一的條碼,作為國家數據庫進行整合,還需要重新構建能應對危機的醫療物流。
開展旨在創造全球區域的國際合作:需要向經濟實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乃至少數群體廣泛分發便宜且簡單的疫苗並促進疫苗普及,為國際社會做貢獻。還要通過以年輕人為首的跨學科研究人員群體系統地集思廣益,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進一步開展合作。

《後疫情時代的科技創新方式》報告封面
逐漸取得進展的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
發布報告的日本工程院以工程師和對科學技術深感興趣的人為會員。與被視為日本科學家在國内外代表機構的「日本學術會議」不同,日本工程院是完全獨立於政府的機構。雖然立法機構在制定和執行基於科學依據的政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能將學術界創造的知識資訊準確地傳遞給立法機構的可靠途徑非常少。因此日本工程院決定與認同其擁有的這種強烈危機感的國會議員定期舉行「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
此次舉行的第三屆對話會的主題為「共同創造包容性的STEM教育研究環境」。在東京大學的「包容性學術項目」(旨在創造讓有身體或精神殘障的人也能開展研究和學習的環境)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熊谷晉一郎和並木重宏,以及特任講師綾屋紗月分別詳細地報告了為實現讓有殘障的人也能開展研究和學習的包容性環境所採取的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的必要性。

東京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熊谷晉一郎(6月22日,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日本工程院報告「後疫情時代的科技創新方式」
日本工程院「舉辦第三屆政治家與科學家對話會」
相關報導】
日本國會議員與年輕科學家交換意見,加深對共同制定政策的理解
日本國會議員與學術界合作,實現科學制定政策
日本將開啟國會議員與學術界共同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