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專業是地方自治,一向立足於「徹底的現場主義」,曾在東京都新宿區做了9個月廢棄物回收員的工作。透過這一體驗,筆者瞭解到廢棄物清運工作的深水層。
東京都新宿區的廢棄物車
爲期9個月的廢棄物回收現場體驗
筆者在讀研時就聽說寄本勝美老師(*1)曾坐在廢棄物車上研究市政的廢棄物清運工作,當時我就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體驗一番這種廢棄物現場的研究工作。後來我偶然得到了一次東京都新宿區廢棄物清運現場的機會,便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從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在大約9個月的時間内,我斷斷續續地去新宿東清掃中心上班,負責廢棄物回收工作。
我在那裏全方位體驗了新宿區的廢棄物清運工作,包括駕駛壓縮式垃圾車回收可燃廢棄物,駕駛小型廢棄物車在狹窄的巷子裏回收廢棄物,到獨居老人家裏上門回收廢棄物,在無視廢棄物分類標準的新宿2丁目巡視和回收廢棄物,透過拆袋分揀作業從不可燃廢棄物中分揀出可燃物,對不遵守廢棄物分類標準的人進行指導,在小學開展環保教育,等等。無論嚴冬酷暑,在近1年的時間内,我以一名清潔員的身份工作在廢棄物回收現場,並請求對方允許我進行參與式觀察,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最終找到了深入東京廢棄物回收工作的切入點。
日本某公司内的廢棄物分類箱
廢棄物回收作業現場的諸多體驗超乎我的想像。廢棄物回收工作幹得時間長了,會驚訝地發現自己連呼吸都散發着廢棄物的臭味。把麪包房廢棄的麪粉狀廢棄物堆到廢棄物車上加壓後,袋子破裂,弄得全身都是麪粉。肉店扔掉的沒賣完的肉,拿到廢棄物車上一壓,肉汁銲濺物得渾身都是,刺鼻的臭味一天都下不去。諸如此類的經歷,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廢棄物回收作業對腰部的負擔很重。如果每天要回收的廢棄物量有6輛車的話,那麼第二天就會感到腰部無力,甚至無法站到講臺上講課。面對永遠也清理不完的堆積如山的廢棄物真是無計可施,有時只盼着趕緊清理完畢。更有甚者,還有大量可以派上用場的物品被當作廢棄物扔出來,讓人不由得擔心地球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
日本某大學教學樓内的廢棄物分類箱
不按規則扔廢棄物後患無窮
工作在第一線,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清潔員對工作的滿腔熱忱。雖然不能斷言所有人都是這樣,但很多工作人員確實心懷強烈的使命感爲居民創造健康的環境,並充滿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這份工作誰都不願幹,還會遭人白眼,他們卻勤勤懇懇日復一日。筆者看在眼裏,內心深受感動。另一方面,對於那些不尊重別人辛勤勞動、亂扔廢棄物的居民,很多時候我都覺得非常失望,甚至憤怒。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種不規範的廢棄物丟棄方式。
東京都某小區要求飲料瓶撕去塑膠包裝紙,但也有不守規則,未撕去包裝就丟棄的
首先是「沒控幹水分的廢棄物」。廢棄物中的水分很沉,裝車資力氣不說,當廢棄物車的壓板將廢棄物壓入時,袋子破裂會導致裏面的廢棄物銲濺物到路上,造成嚴重後果。有時甚至銲濺物到近3米遠的地方。如果銲濺物到周圍的房屋、車輛或行人身上,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所以清潔員不得不挺身而出,充當「肉牆」以阻擋廢棄物向四周銲濺物。
其次是「未繫緊廢棄物袋的廢棄物」。在廢棄物收集點回收廢棄物時,可能會阻礙行人或車輛通行。爲了儘快完成裝車回收作業,清潔員會提起廢棄物袋的封口,迅速將廢棄物塞進車裏。如果封口沒繫緊,拎起廢棄物時袋子散開,裏面的廢棄物就會散落一地。這樣一來,行人和車輛就要等候更長的時間,直到清潔員將散落在地的廢棄物收拾乾淨。
最後是「不按地方政府的規定進行分類的廢棄物」。在可燃廢棄物中混入噴霧罐、打火機及行動電源之類的物品,有廢棄物車因此發生火災。廢棄物車報廢后需要以新車替代,政府就得花掉納稅人約800萬日元的稅金。
即便居民如此隨心所欲地亂扔廢棄物,清潔員也只能採取寬容的態度默默作業。其結果是工作量、人員和設備被迫增加。我們應當意識到,居民這樣做最終將自食其果。
東京某區某住宅樓早上管理員整理好的資源廢棄物,等候廢棄物車來回收
業務外包導致廢棄物清運質量下降
到廢棄物清理第一線工作後,我很快就發現外包公司派遣來的清潔員不在少數。在公務員縮編的大環境下,廢棄物清運業務積極引進業務外包,目前在全國的廢棄物回收工作中已佔到8成左右。地方政府在國家的主導下推進行政改革的程序中,廢棄物回收很容易被認爲是「沒有門檻」的工作,自然首當其衝地裁減人員,積極推行業務外包。但只有經過切身體驗才知道,任何工作都是奧妙無窮,廢棄物回收也不例外。工作一線有許多獨到的知識和技能,清潔員只有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提高業務素質,併成長爲能夠滿足居民需求的廢棄物清運人才。
我曾與外包公司派遣過來的清潔員攀談,發現很多人的想法非常明確,即「幹誰都不願意乾的工作,履行責任,獲得相應的報償」。他們跟市政公務員在編的清潔員的工作積極性截然不同,感覺不到他們有努力提高服務品質的意願。
期待行政效能提升的居民都希望積極推進業務外包。然而,外包帶來的是廢棄物清運業務的質量以及服務居民水平的降低。這樣的結果歸咎於誰呢?無疑,歸咎於我們這些居民自身。
市政戰官託外包的廢棄物回收業者。尤其是在那些狹窄的街道,這種小型廢棄物回收車輛更加輕巧靈便
爲城市治安和防災做貢獻
外包浪潮洶湧而至,清潔員也在不斷思考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努力開拓新的業務。
其中一項新業務就是上門回收服務。清潔員前往不便扔廢棄物的獨居老人和殘障人士家門口回收廢棄物,順便應答他們是否安然無恙。如今「孤獨死」已成爲社會問題,有鑑於此,清潔部門和福利部門攜手推出了這項新型行政服務。
清潔員幾乎每天都會進行廢棄物回收作業,他們的足跡遍及整個地區,有機會傾聽當地居民的心聲,因此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到城市道路狀況和居住環境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清潔員有可能在城市治安和防災中大顯身手,是非常寶貴的行政資產。30年内發生機率爲70%的首都直下型地面震動一旦發生,他們則有可能發揮靈活機動性,成爲保存居民生命安全的強大後盾。
東京都八王子市家庭廢棄物回收表
此外,東京都八王子市打出了「擺脫低含金量體力工作」的口號,讓清潔員不再屬於從事單純體力勞動的低含金量工種,而是變身爲對廢棄物清運瞭如指掌的專家。
「你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能幹那種工作。」在奔向下一個廢棄物收集點時,清潔員偶爾會聽到有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實在令人遺憾。不過,現實卻正在發生改變,與這位家長口中描述的情形大相徑庭。廢棄物清運工作正在從簡單的廢棄物回收,逐漸隊形變換爲挖掘和解決社區居民需求的高含金量工作。
今後,我們或許會看到小朋友滿懷期待地指着廢棄物車對家長發出豪言壯語:「我以後也要開那種車,爲社會做貢獻。」期待着這樣的社會到來。爲此,不僅需要一線清潔員進一步提高思想意識,還需要居民對兢兢業業從事別人避之不及之工作的清潔員予以尊重,並關注和參與廢棄物清運事業。
【註釋】
*1 行政學學者,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2011年去世。
作者 藤井誠一郎
照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日本網
【作者簡介】 大東文化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專業爲地方自治與行政學。1970年出生於廣島縣福山市。同志社大學畢業後留校任職員。38歲進入該大學研究生院深造,43歲修完博士課程,獲政策科學博士學位。2015年在大東文化大學法律系擔任專職講師。2018年起任現職。著作有《廢棄物清運工作——坐在廢棄物車上思考地方自治》(Commons,2018年)、《居民參與的實務和理論——鞆浦,地景的未來》(公人社,2013年)。
【延伸閱讀】
日本人怎麼倒廢棄物?市政又是怎麼管理的?
日本是怎麼做好廢棄物分類的?
日本觀光,遊客該怎麼扔廢棄物?
生活在廢棄物屋裏的黯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