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讓社會突變,人們開始嘗試與之前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
五月初的一天,因疫情已經停課兩個多月的瑜珈班的一個同學給我發來一條簡訊,說我們班的老師開始了每週兩次的網課,分別是週二和週六晚上,約我一起參加。
已經宅在家中兩個月的我,身心倦怠,看到這一消息突然振作起來。用網課來學習瑜珈會是什麼樣子呢?懷着期待、不安,和一絲好奇,週二晚上,離上課時間還差十分鐘,我便開啟電腦上線,發現已經有3名同學線上上和老師網路聊天系統了。雖然只隔了兩個月,卻大有久別重逢的感覺,加上從影片裏看到彼此的新奇,同學們嘰嘰喳喳了好一陣子。
之後,同學們紛紛將自己的小麥克風靜音,按照老師的指示,在悠長的音樂聲中邊看老師的示範邊各自在家裏做瑜珈。老師一邊做示範,一邊看着大家的動作不時進行單獨指導。40分鐘轉瞬即逝,不僅筋骨舒展了許多,心情也敞亮了。下課後,大家又透過影片交談了一會兒才各自下線。就這樣,課堂從教室轉移到了網上,號令、旋律和節拍都與在教室上課相同,只要自己保證練習的空間,基本上可以達到與現場相仿的效果。於是,我決定每週兩次堅持上課。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剛開始的新奇感已經淡漠,健身房的瑜珈教室也恢復了現場營業。但老師個人的網課還在繼續操作。在趕不上上課的時候或風雨天氣裏,我依然選擇參加網課。作爲現場教學的候補,網路課程似乎已經變得常規化了。但畢竟老師的一些口頭指導,很難落實到行動上。如果在教室裏的話,老師走過來幫學員抬抬胳膊撥撥肩背,可以讓學員更好地體會動作要領。而這樣的輔助性指導,在網路課程中就很難實施了。
除了我參加的瑜珈網課以外,這家健身俱樂部還提供錄影網課,學員可以不受時間約束隨時點擊觀看。看上去好像更方便,但網路錄影這種單向的網路課程與買來DVD自己在家練習並沒有多大區別。自學,要求的是更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模仿能力。並且,錄影網課沒有針對性的指導,比面對面雙向的網課效果要差很多。
疫情之下,我兼職教課的語言培訓學校也改成了網課。有天,我問同學們對網課有什麼感受和看法。住得離學校比較遠的同學說,網課可以節省上學放學坐車的時間,也減量了路途中的疲勞,感覺輕鬆許多,相對提高了效率。也有的同學認爲,改成網課後一直坐在家裏,缺少變化,去學校上學可以換個心情。另外,現場上課可以讓同學們迅速熟悉起來,碰到老師提問的時候,同學之間會有傳遞眼神求助或者互相會意一笑的場面,這樣的共鳴可以減輕不少的壓力和尷尬。而這樣的連帶感和歸屬感在網課中就很難得到了。好在我們是小班上課,人數不多,所以每個同學都有發言和提問的機會。
我還問過一位大學生他們的網課怎麼上。他告訴我說,他們的網課最多有幾十人參加,除了點名,基本上都是老師一個人講課,效果不是特別好,學生容易走神。一個學期下來,好像只學到了以往20%左右内容的感覺。學習和複習也完全靠自覺。最近,朝日新聞和一家大型補習機構共同展開的調查顯示,與只在家裏上了一兩個月網課就開始去課堂上學的中小學生相比,整個學期下來一直上網課的大學生對網課的不滿情緒更強烈。同學們反映,某些學校到了上課的時間也遲遲不開講,提交作業後收不到老師的批改,特別是今年四月份升學的新同學,一個朋友也沒有就進入了暑假,如此這般,多有怨言。
今天,我在公寓樓裏遇見幾個放學回來的小學生,便問他們「喜歡網課還是喜歡去學校呀?」,孩子們直截了當地說,喜歡去學校,還是學校好。畢竟學校是孩子們參加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課堂上同處一個空間的氣氛、下課後一起玩耍等,都是網課中沒有也無法實施的。
作爲避免三密——也就是「密集、密閉、密切接觸」——的防疫對策,很多學校在網路環境、設備、學習環境等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匆忙開始了網課。從各種報導中,我們看到網課問題重重,比如網路不穩定、硬體軟體不完善等等。轉眼之間幾個月過去了,顯影器和使用者都在努力摸索如何完善網課,眼看着關於怎樣上好網課的介紹和宣傳越來越多。早上去車站的時候,好幾次碰到附近的補習班工作人員在站口發放廣告小冊子,宣傳網課的大字十分醒目。網課雖然不能完全代替原有的課堂,但作爲教學的輔助手段,似乎只是剛剛開始,從教授方法到教學内容上仍然大有潛力。
至於瑜珈這種興趣班的網課,對老年學員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爲了進一步避免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接觸,從9月份開始,健身房的瑜珈班改成了網上預約的模式。前兩天在教室外等候上課之前,聽到兩個年近八旬的老者網路聊天系統。一個說「網課和網上預約讓那些老人都不得不退卡啦。」,另一個頗有同感地說「可不是嘛,那誰和那誰誰說是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呢。」我不由得瞄了她們一眼,心想,班裏還有比她們更老的嗎?看着她們邊開心網路聊天系統邊認真做準備運動的樣子,我恍然大悟。如今的「老年」不再單純比年齡,更是比心態,比是否跟得上時代的變化,是否接納新技術、新事物。這兩位自詡年輕的老者,正在用是否能掌握網上操作、是否能跟得上網課來劃分「老」與「年輕」的界限呢。
在現實空間有限的今天,網路空間爲我們展示了無限的可能。經過疫情的考驗,我們的學習條件更加多樣。不管網課是一時性的,還是會作爲輔助存留下去,如今,它已經讓更多的人步入了網路世界,展示了新的生活方式。
文圖:張意意
標題圖片:PIXTA
本文轉載自 日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