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未來館】影像之外,另有風采——有關地球顯示裝置的那些鮮爲人知的事情

2021年06月18日 社會教育

大家好,我是一名畢業於2020年的留日學生,現在作爲科學交流員(SC)在位於東京臺場的日本科學未來館工作。希望我在未來館工作時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能夠爲大家提供一個瞭解日本的新角度。

title

日本科學未來館

這次我打算聊一聊未來館的標誌性展品Geo-Cosmos,意思是「地球宇宙」。Geo-Cosmos是世界首個採用有機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製作而成的大型球體顯示螢幕。它高精細的影像技術與震撼的規模讓很多來館參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作爲一名新人SC,我對未來館前輩們在日常工作中對於「全納思想」的實務感觸頗深,所以打算從這個角度介紹一下Geo-Cosmos。

◆影像技術還原瞬息萬變的地球

2001年,Geo-Cosmos誕生自未來館初代館長毛利衛先生的一個純樸而堅定的心願。

毛利先生是首位乘坐太空梭去往太空的日本人宇航員。他感嘆於地球在宇宙中的光彩奪目,便萌生了「把從宇宙看到的地球風采分享給更多人」的想法。於是,在克服種種技術難題後,約地球200萬分之一大小的Geo-Cosmos便變成了現實。

如今的Geo-Cosmos是經過2011年技術改良後的第二代。它能以超過1000萬畫素的超高解析度清晰地展示地表的瞬息萬變。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不知道Geo-Cosmos表面的那些風雲變幻的影像並非重複播放的動畫短片,而是氣象衛星每天拍攝的真實雲層資料經過復原後獲得的影像。類似這樣,Geo-Cosmos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讓很多科學觀測資料都實施了視覺化。

title

Geo-Cosmos能以超過1000萬畫素的超高解析度清晰地展示地表的瞬息萬變。

儘管對於大多數來館者而言Geo-Cosmos所提供的視覺體驗足夠震撼,在很多研究者看來,它對數據視覺化事業做出的貢獻也值得稱道,但是,它在視覺向度上的卓越成績似乎反而凸顯了一個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這個球體顯示螢幕展示的體驗是否如果不依賴視覺感官,就缺失了它的價值?

事實上,展示體驗依賴於視覺感官的這個問題,是很多展覽設施的共通課題。因爲這樣的展示環境並不能很好的滿足視覺障礙人羣的需求。一種常見的解決思路是「聽音觸形」,即以調動訪客的聽覺或觸覺爲出發點來進行體驗設計。常見的有設置語音導覽,盲文介紹,或者可供觸摸的展品等方式。如果從視覺以外的角度重新審視Geo-Cosmos能夠帶給我們的體驗,就會發現這個球體顯示螢幕被忽略的風采與價值。

◆妙趣橫生的聽覺盛宴

首先需要關注的是Geo-Cosmos的音響系統。在Geo-Cosmos的周圍,有一個圍繞着它的橢圓形廊橋。橋長125 米,連接了未來館内3樓和5樓的展廳。在橋上設置有64個揚聲器,它們隨着橋體形狀自然地形成了環繞式的音響環境。更巧妙的是,橋的玻璃牆壁形成的聲音反射現象使聲音的質感更加神祕、浩瀚,完美呼應了「地球宇宙」這一主題氛圍。如果將耳朵貼近玻璃牆壁,還可以更加強烈地感受到聲波的鼓盪。這可是不親自來館就無法體驗到的聽覺樂趣。

其實不僅僅是音頻設備有所考究,Geo-Cosmos附近播放着的背景音樂「Inner Cosmos Soundtrack」更是未來館的用心之作。它由Techno製作人兼DJ的傑夫・米爾斯(Jeff Mills)結合初代館長毛利先生的太空體驗,以「宇宙、地球與人之間的羈絆」爲理念精心編排而成。就像宇宙中有日月星辰年華流轉,Geo-Cosmos的背景音樂也被設計爲迎合工作日、休息日,清晨、正午、黃昏、夜晚的變化給人帶來的情緒變化。另外,在每天的整點時段,Geo-Cosmos還會根據日程安排上映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別内容。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段約4分鐘的日語說唱《未來的地層》(Digging the Future)。動感的節奏在音響效果的加持下,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跟着舞動。

title

Geo-Cosmos在每天的整點時分還會根據日程安排上映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別内容。

◆新的視角激發新的思路

Geo-Cosmos是一個懸吊在空中的巨大球體。或許正是這種近在咫尺又觸不可及的距離感製造了視覺上的震撼感,但也正是這份距離讓人們的觸覺感官無法施展。怎樣才能讓來館者不依賴於視覺,卻能在空間向度上對於Geo-Cosmos有所瞭解呢?

未來館「全納思想研究小組」成員的SC前輩們早就對此有所思考。總結來說就是結合館内的實際情況與特點,活用環繞Geo-Cosmos的橋體來構思具有獨創性的體驗設計。雖然橋體並非正圓,但它到Geo-Cosmos表面的距離恰好與人造人造衛星到地表的距離成比例(以靜止軌道上的人造人造衛星爲例,其離地表高度約爲36000公里,按比例等比縮小就是距離Geo-Cosmos表面18米),於是一個極具科學館趣味的新思路誕生了:在與來館者交流中,提議他們在圍繞着Geo-Cosmos漫步時,想像自己是一顆正在地球上空沿着環形軌道運行的人造人造衛星。這樣在橋上的每一小步都相當於在宇宙中行程了1700多千米,是不是超乎想像!

title

圍繞着Geo-Cosmos漫步時,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是一顆正在地球上空沿着環形軌道運行的人造人造衛星。

如此看來,展館體驗的最適化與創新並不一定非要依賴於硬體設施的完善,而是要起始於某種視角上的轉變。雖然依舊無法觸碰,但一句新穎的提議所引發的遐想就能建立起來館者與Geo-Cosmos之間某種身體上的或是空間上的聯繫。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這些新思路最初來自於以全納思想爲視角進行的對既有展品體驗提出的審視與質疑。

◆未來館的執着與實務

像這樣,考慮來館者的多樣性以及反思展館服務的包容性程序,實際上也是進一步發掘和完善展館體驗的程序。而另一方面,在對有額外需求的來館者提供實際幫助時,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停留於階層表層的思考。對於這一點,我看到了未來館作爲科技類展館所特有的考量與執着。

首先,未來館倡導員工在科學認識的基礎上爲需要額外幫助和支援的來館者提供合理的服務。比如以視覺障礙人羣爲例,要認識到每個個體的經歷存在先天或後天的不同。同時,視覺障礙可能是對顏色或光的辨識能力的不同程度的障礙,也可能是屈光、畏光、視野異常等視覺上的不便。所以要切忌一概而論地認爲對方「看不見」。

其次,瞭解對方的具體情況與需求才能夠爲其提供切實的幫助。而這大多數時候是提供服務的一方難以僅透過觀察判斷的。這裏實際上涉及到了未來館長期致力於的另一項實務:「對話」。這種雙方向的交流模式不僅被貫徹於展廳内探討科技,暢想未來的場景中,更成爲爲需要額外幫助和支援的來館者提供服務時的行動準則。對特殊人羣的服務絕不等於過分關注或特別對待,而應該是建立在其本人需求與意願之上的合理性幫助。這讓我恍然大悟,個體情況的各不相同導致標準答案並不存在,理想的全納性服務只能在雙方的溝通中產生。

話歸正傳,經歷這一番全納思想視角下的思考,我不禁感嘆Geo-Cosmos作爲未來館的標誌性展品名副其實。它的價值不僅僅是建立在它代表的先進科技帶給我們的感官體驗上,更體現在它提示的一件展品與多樣的來館者之間實施互動的可能性上。當然,想要真正實施對所有人開放且友好的展館環境,必須要將Geo-Cosmos帶給我們的啓示引申觸類,並結合具體情境落實爲行動。朝着這個目標,未來館正帶着它的執着走在實務的路上。

供稿 日本科學未來館 科學交流員 夏禕然
編輯 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