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新型肺炎】博報堂調查:疫情平息後,日本人更加註重安全和自我滿足

2020年07月30日 衣食住行

日本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隨著新冠病毒感染的擴大,促使人們行動的主要因素正在發生變化。較之於「希望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和「不希望輸給別人」等追求優越感的慾望,現在的日本人會選擇更加符合安全志向和自我滿足的行為。據預測,這種重視自我的傾向在疫情平息後會進一步增強。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認為,今後開發服務和資訊内容時需要滿足消費者希望獲得的安心感和自我充實感。

title

(圖片來自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的調查報告)

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開發了數字時代的消費者行為模型「PIX Loop」。P是表示「收集並收藏資訊」的Pool的首字母。I是表示「點燃情緒」的Ignite的首字母,而X取自表示「試著體驗並擴大資訊範圍」的Expand的日語發音。「PIX Loop」的目的是明確數字時代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認為,在數字時代,消費者通過循環這三種行為來實現自給自足,利用傳統的營銷方法無法徹底掌握消費者的行為。

7月20日公佈的調查結果將5月22~24日針對日本全國1,000名15~69歲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實施的網路調查的數據,與新冠病毒放大前的2019年9月實施的同等規模調查的數據進行了比較。「收藏資訊(Pool)」的行為在全部19個調查項目中的佔比均升高,清楚地顯示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尤其是「烹飪/美食」、「音樂/音樂家」、「健康/美容」、「時尚」以及「流行時尚/趨勢」,升高了5個百分點以上。此外「健康/美容」、「兒童/育兒」、「烹飪/美食」、「漫畫系」、「可愛的事物」呈現出今後繼續升高和穩定的傾向,表明有助於實現自給自足和鑽研的對象受關注的程度隨著新冠疫情升高。

title

(圖片來自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的調查報告)

另一方面,還出現了可能會讓寄希望於通過觀光和體育等活動實現經濟復甦的政府及相關人士感到擔心的結果。即「觀光」、「咖啡」、「體育」等涉及外出的行業即使在新冠疫情平息後,「收藏資訊(Pool)」的行為也不一定會增加。以觀光為例,認為解除自肅後「收藏資訊(Pool)」的行為會「再次增加」的人約為20%,但幾乎有相同數量的人認為會「保持減少的狀態不變或繼續減少」。體育方面,認為「再次增加」的人約為16%,而認為「保持減少的狀態不變或繼續減少」的人則佔21%左右。

title

(圖片來自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的調查報告)

關於「收藏資訊(Pool)」和「點燃情緒(Ignite)」的源頭——「慾望」的調查結果更清楚地表明,新冠病毒放大後,人們的行為開始注重求穩。在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設定的12項「慾望」中,「希望避免危機,安全放心地生活」的「安全欲」佔比最高,達到63.2%。其次是「希望避免失敗和損失」的「損失迴避欲」,佔為55.6%。引人關注的是,在這12項「慾望」中,被劃分為「安心繫慾望」的「安全欲」和「損失迴避欲」,以及「希望簡單、便利、有效」的「簡便欲」(佔50.6%,整體排名第四)3項慾望的佔比非常高。

僅次於「安全系慾望」的是「充實系慾望」。在被劃分到這個類別的3項慾望中,「希望更多地享受萬物」的「愉悅欲」佔50.9%,「希望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實現欲」佔43.0%,「希望瞭解和遇見未知的事物」的「發現欲」佔28.7%。

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佔比下降最嚴重的是「優越系慾望」。在這個類別的3項慾望中,「表現欲」(希望吸引周圍人的注意,想要顯示)佔13.4%,在全部12項慾望中的佔比最低。其次為「佔有慾」(希望獨自佔有),為14.5%。三個選項中佔比最高的是「競爭欲」(不希望輸給別人,希望比他人優秀),但也隻佔17.9%,在全部12項慾望中排名倒數第四。

由「身份鑑定欲」(希望被周圍的人接受和身份鑑定)、「追隨欲」(希望追隨敬佩和信任的人)和「融入欲」(希望與周圍的人保持相同的行為和心情)構成的「贊同系慾望」的佔比降幅僅次於「優越系慾望」。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認為下降的原因是:「雖然‘贊同系慾望’和‘優越系慾望’隨著社會化媒體的普及和發展實現了增長,但在高年齡層群體,這種趨勢被認為隨著新冠疫情發生了變化」。

title

(圖片來自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的調查報告)

這種變化在新冠疫情平息後會怎樣呢?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希望避免危機,安全放心地生活」的「安全欲」在疫情平息後也會增強的人達到35.9%。其次是「希望更多地享受萬物」的「愉悅欲」,佔30.8%。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根據此次的調查結果預測了新冠疫情平息後人們的行為,具體如下。

「疫情平息後也極可能趨於增強的是‘安心繫慾望’和‘充實系慾望’,尤其是‘安全欲’和‘愉悅欲’。在受人身危險和自肅要求限制的生活中,這兩種慾望本來就很高,但調查結果顯示今後會進一步增強。希望輕鬆獲得安心感的心情暫時還將持續。在社會動盪中,還有迴歸自我的傾向。」

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還根據上述預測提出了以下方案。「要注重開發能貼近客戶,讓客戶放心的服務和資訊内容。還可以提供能讓客戶實現自給自足的‘極致時間’。」

此外,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還提醒注意,不同的年齡層在調查中存在較大差異,並建議說:「想(與他人和社會)建立聯繫的願望在年輕人中並沒有消失。進一步活用能建立聯繫的技術應該可以抓住這些客戶群。」

日文:小岩井忠道(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報導】
博報堂新聞發布資料「博報堂行動設計研究所發布‘新冠疫情平息後的行為設計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