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親戚送來一些過了保鮮期的「非常食品」,也就是爲防備災害發生時的保存食品,請我和家裏人「幫忙」食用。那些罐裝麪包讓我想起自己家裏也保存了同樣食品,從櫥櫃裏翻出來一看,保鮮期過了近1年。於是乎,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裏,我都在設法把這些「非常食品」逐漸搭配到每天的主食中慢慢「滅絕」。
過期的灌裝麪包和各種保存期很長的食品
真空包裝的食品即使保鮮期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實並沒有腐敗仍然可以食用。「幫忙」之事倒是讓我開始對平時忽略的受災食品備用問題進行了一番探究。
備用應急食品
大地面震動發生時,供電、自來水、道路等生活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商店裏的食品和日常用品被一掃而空,這些情景都是防災減災措施設想的場景。如果是大城市,因爲受災人口衆多,公共救援物資難以立刻送到災民手中也是有可能。因此,日本從政府到民間一直在推動「日常備用應急食品和防災用品」的自助運動。繼2011年東日本大地面震動之後,接連發生的其它重大天然災害促使日本國民的防災意識逐漸強化。「天氣新聞欄目」對讀者進行了一項調查,「你準備了多少天的應急食品?」的問卷調查顯示,家庭應急食品的平均儲存天數呈擧升趨勢。
圖片出自 (weathernews.jp)(筆者翻譯)
從2010年地面震動前到2021年,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非常食品平均備用天數增幅很大。大型天然災害幾乎每年都在發生,而新冠疫情的蔓延也讓很多人經歷了沒有食物備用的不安。儘管新冠疫情沒有破壞日本的生活基本設施,突然被傳染或居家療養,飲餐服務的提前打烊等都造成了沒飯喫的困境。疫情的肆虐似乎也提高了人們保存食品意識。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面震動之後,「緊急避難物品專用包」迅速普及到市民家庭。標準的「緊急避難包」有短期避難緊要的生活用品和應急食品。
常備的緊急避難用品和主要保存食品(圖片來自網上)
過去保存食品主要是乾麪包和罐頭類,而3.11大地面震動避難災民對救災食品的意見讓食品製造商開始注重「接近日常食品」的產品開發,可以長期保存、且具有各種口味的方便米飯應運而生。可以在室溫下長期儲存的袋裝和罐裝方便米飯僅注入熱水或冷水即可食用,由此成爲儲存食品的主要種類。但是,在缺少熱水甚至一時沒有飲用水的受災現場,柔軟美味的罐裝麪包更容易被接受。
5年保存期的各種口味的方便米飯和罐裝麪包
滾動式庫存法
1995年和2011年兩次大地面震動之後,日本政府陸續修改了防災體制,呼籲每一個家庭平時要有3天到7天的食品備用,實施家庭和職場的防災自助。
日本多數家庭都備有防災物資,但是人們習慣把備用食品和「緊急避難包」這類物品放到犄角旮旯、平時生活看不見的地方。又因爲非常食品的保存期限較長,查看有效保鮮期的意識容易淡化。災情發生後找出來的應急食品,要麼是保鮮期過了很多年食物已經變質;要麼是需要自來水和爐火調理的乾燥食材。還有人不知道應急食品的食用方法,或者喫不慣不同於平時的口味,或者孩子拒絕喫乾麪包等等,這些都是災害發生後的經驗之談。
鑑於大量備用食物過期造成的浪費和沒有定期更新庫存食品,日本開始開始反省並推行「滾動庫存法」,也就是邊儲存邊消費的方法,以此改進家庭食品的備用狀況。農林水產部在2014年制定了《緊急情況家用食品備用指南》,建議備用的食物不一定都是防災專用的保存食品,還需要多買一些適合於平時食用、保存性高的便利食品相配合。不要把保質期長的備用食品放進「緊急物資袋」一勞永逸。滾動庫存法讓人們養成把握應急食品狀況、及時補充庫存的習慣,增加檢查食品保存期的契機,日常做好災害發生前的準備。
關於家庭的食品備用,一般是按照三個部分考慮的:第一,要常備災害發生當天不需要烹飪調理便可喫的食物;第二,政府的救援物資到來之前可維繫三天的食物可提高自助能力;第三,發生食物供應困難時,備有可以維持7天左右的食物較爲理想。
農林水產部推薦:一個人三天所需應急保存食品一例 (圖片來自農林水產部官網)
農林水產部還建議人們備用的時候首先選定平時習慣的食品,根據家庭成員的人數和喜好決定備用種類和數量。既要有作爲能量來源的大米等主食,還要有作爲蛋白質來源的肉魚罐頭,如有蔬菜汁、乾菜等更能保持平時的營養質量。政府提供的急救物資可能無法滿足災民的多種需求,因此應該以家庭爲單位做出保存食品清單。如果家裏有嬰幼兒、老年人、食物過敏和慢性疾病的人,要根據健康狀況和不同口味備用所需食品。
滾動庫存法重點在於日常消耗儲存後及時補充,因此不必過分重視保質期的時間長度。備用食品的意義不只是不餓肚子。災害發生後,人的身體和精神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可以說,災害之時更需要「平時的味道」。此外,保質期較長的應急食品的價格往往比日常簡便食品貴出許多。從經濟角度來看,與其儲存很多不知道是否能派上用場的昂貴食品,滾動庫存方法顯得更有效、更實用。
學校的防災教育
「非常食品」的概念還貫穿在小學教育之中。日本每一所公立小學都要爲學生提供午餐,供餐機構不僅備用了小學營養餐的應急食品,其保存方式也採用了滾動式備用。據名古屋教育局中小學營養餐部門介紹,名古屋市中小學的應急保存食品是不需要容器、並能直接食用的袋裝咖哩,主要用於颱風或地面震動等發生後製作午餐有困難的緊急情況。如果這一年保存食品沒有派到用場,爲了更新庫存,臨近保鮮期的咖哩就要用於學生們體驗「非常食品」的教育活動中。這樣既避免了保存食品過期後的浪費,還讓學生們瞭解應急食品和食用方法。義務教育期間「非常食品」經歷讓每一個學生都建立了應急保存食品的概念。
應急咖哩和小學非常餐一例 (圖片出自日本全國學校營養師協會)
企業和團體備用食品的義務
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面震動發生時,東京各鐵路相繼停運,造成許多人難以回家,車站周圍和道路擁擠,一片混亂。如果震央發生在東京,交通中斷而難以回家的人還將面臨火災和建築物倒塌的危險。此外,四處擁擠的人們也可能會妨礙救援工作。基於災害發生時職工們可能需要在工作設施内停留數天的設想,東京都於次年的2012年3月制定了《東京都居民返家困難者對策條例》,該條例要求企業爭取爲職工儲存三天的飲用水和食物。其它地區和企業團體借鑑《東京都防災條例》,把儲存食物納入防災内容之中。
筆者所住的公寓共有300多戶居民,建築内有4個倉庫用來保存防災用品和應急食品。每年11月實施全體居民參加的防災訓練,今年的活動結束後,業主理事會發給每個參加訓練的住戶一份禮品:《名古屋的防火和防災》科普冊子(名古屋市制作)、2瓶飲料水、1罐保存餅乾、1包壓縮餅乾,食品和水都是臨近保鮮期、需要更新的東西。用它們來鼓勵住民參加防災活動,既有效地處理了庫存,同時也讓居民瞭解公寓的防災措施,提高防災意識。
參加公寓防災訓練領到的「獎勵品」(2016年的產品,保鮮期5年)
公寓裏的電梯裏還設有緊急設備箱,裏面的物品是爲地面震動時被困在電梯裏的人的需要設置。防災訓練之後,有居民對緊急設備箱裏的食物保鮮期提出質疑,業主理事會回應將應答並定期更換。今年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居民對應急食品的認知,還促進了業主理事會對防災物品的管理。
電梯裏的緊急設備裝置
因爲「幫忙」而得來的體驗拓展了對保存食品的種類、便利性的認知,既接觸了一些美味可口的品種,也應答了一些在口感和味道方面不太習慣的食品。
從左至右的長期保存食品:雞蛋魚肉粥、乾式咖哩飯、糯米年糕
這些體驗可以讓我們在以後購買保存食品時選擇適合於自己家庭的食品,還學會了怎樣準備才會使受災期間的飲食生活不受太大的衝擊。藉此機會,我清點了家裏的應急食物存貨,防災應急食品備用管理的日常化和受災飲食種類的靠近日常生活新方式將會在實務中成爲習慣。
常溫保存的豆漿(成箱購買)和罐裝麪包和庫存的魚罐頭、快速面、速食味噌湯、飲料水
日本農林水產部制定的《緊急情況家用食品備用指南》指出:不僅要準備災害時的專用「應急食品」,還要以「滾動庫存」的方式在日常準備一些可以用在災害發生時的日常食品以便保持平衡。此外,考慮到外出時也有可能發生災害,日常攜帶少量飲用水和朱古力等,這樣就能有備無患了。
日本食品備用的觀念和做法來自於多次大地面震動等天然災害後的反省,2年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也讓很多人親身經歷了沒有食品備用的焦慮和窘迫。居安思危是一句古訓,也是對現代人的告誡。
文/照片(除標註外) 歐陽蔚怡【社團法人 異文化理解研究會】法人代表
編輯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