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JST公佈環境能源領域中日合作新課題審批結果

2019年03月20日 科技交流
日本語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就國際科學技術共同研究推進事業國際戰略性共同研究專案(SICORP)“國際共同研究基地類型”實施了公開招募,確定了“中日國際共同研究創新基地共同研究”的研究課題。

JST公佈環境能源領域中日合作新課題

“國際共同研究基地類型”的目的是在中國設置環境和能源領域的中日國際共同研究基地,持續推進以研究成果的社會應用爲目標的共同研究,強化合作基礎,促進人才交流和人才培養等。

爲此JST與中國科技部合作,在環境和能源領域,共同就“國際共同研究創新基地”以及與該基地聯合推進的“合作專案”公開徵集了研究課題。

最終,“基地”收到5個課題、“專案”收到89個課題。經過兩國專家的評審以及JST與科技部的協商,確定了1個“基地”和10個課題。

研究的實施時間,預定“基地”最長5年,“專案”最長約3年。

“國際共同研究創新基地”(1個)

課題名稱

日方研究代表

所屬機構·職務

課題概要

中方研究代表

1

未來環境能源研究開發創新基地

渡邊 芳人

名古屋大學

本研究的目標是圍繞中日兩國未來社會的能源和環境課題,集結兩國的大學和企業,建立永續發展的中日國際共同研究開發創新基地。計劃針對設定的多個研究主題,以產產學學的方式推進研發,並將研究成果全面應用於當地,同時還將透過研發,培養連接中日兩國的橋樑人才。

“合作專案課題”(10個)

課題名稱

日方研究代表

所屬機構·職務

課題概要

中方研究代表

1

以二維奈米片爲基礎材料開發環境觸媒

伊田 進太郎

熊本大學/教授

本研究採用奈米片作爲基礎材料,開發觸媒技術,利用該技術能低溫高速回收低濃度揮發性有機物質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從而抑制二氧化碳排放。日方負責結合實驗和計算分析反應機制,設計並提供理想的觸媒結構。中方負責開發滿足理想結構且不使用貴金屬的觸媒及多孔結構觸媒,並透過中國的企業對觸媒進行實地評估。由此發現存在的問題,開發能以低成本量產的觸媒製造技術。

 

張玲霞

中國科學院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教授

2

開發基於吸附-催化材料-低溫電漿復合化的VOC處理技術

永長 久寬

九州大學/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開發能高效處理各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低成本、節能型低溫電漿-吸附-氧化催化材料的復合系統。日方研究人員負責開發臭氧氧化觸媒,中方研究人員負責開發以多孔材料爲基礎材料的分級結構觸媒。透過使這些技術與低溫電漿相結合,建立高性能的VOCs分解去除系統,從而解決中日兩國的社會課題——空氣污染問題。

 

王 蓮

中國科學院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教授

3

開發基於復合電解質膜的全固體鋰硫電池實用化技術

金村 聖志

首都大學東京/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實施全面利用再生能源所需的全固體鋰硫電池,解決日本和中國面臨的環境及能源問題。結合日方擁有的“全固體電池用電極-電解質界面設計分析技術”及中方擁有的“無機有機復合電解質膜設計生產技術”,從基礎和應用兩方面推進電池開發,儘快確立實施全固體鋰硫電池普及所需的電池技術。

 

金 永成

中國科學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程序研究所/教授

4

構建實施循環型社會所需的二氧化碳最佳分離回收利用系統

甘蔗 寂樹

東京大學/特任副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開發分離回收和利用CO2的綜合系統,可以根據需求最適化二氧化碳(CO2)分離回收技術,並將回收後的CO2轉換爲有用物質。日方負責設計利用節能技術按照各種要求條件從低濃度CO2源分離回收CO2的最佳工藝。中方負責開發從較高濃度的CO2源回收CO2,並透過微藻將其轉化爲有用物質的工藝。由此建立循環型社會階層的基礎。

 

宋 春風

天津大學/準教授

5

實施污水再生利用中的能源回收和健康風險管理

佐野 大輔

東北大學/副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開發採用厭氧性膜分離法的新型污水再生系統。日方負責確定適合日本污水水質的厭氧性膜分離法的最佳使用條件,同時評估中日兩國的污水再生利用中的病原性電腦病毒傳染風險。中方負責確定適合中國污水水質的最佳使用條件並構築水質轉化模式。由此構建同時實施能源回收和健康風險管理的未來型污水再生系統。

 

陳 榮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6

利用源自奈米結構的特殊場所將二氧化碳轉化爲資源

宮内 雅浩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透過建立和整合源自奈米結構的特殊“場所”,構築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爲資源的基礎技術。日方負責開發“以奈米水平混合異質元素的催化材料”,用作控制反應選擇性的場所,中方負責開發提高反應速度的局部場所——“奈米尖銳結構”。兩國將相互利用日方的運算數(Operand)紅外線光譜和中方的運算數電化學分析來創造整合器件。

 

劉 敏

中南大學/教授

7

以提高燃料電池性能爲目標設計和開發高耐久性離子傳導膜

宮武 健治

山梨大學/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開發高耐久性離子傳導膜,以提高新一代能源器件鹼性燃料電池的性能。日方將根據自主制定的設計指南設計和開發由新型聚合體結構組成的離子傳導膜,解決鹼性燃料電池存在的瓶頸課題並提高其性能。中方還將把高耐久性離子傳導膜應用於鹼性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同時提高發電特性和耐久性。

 

王 拴緊

中山大學/教授

8

利用高效率焦熱電轉換技術開發LNG冷熱能回收技術

山本 淳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發組長

本研究將共同開發熱電發電技術(材料、器件、系統),以回收液化天然氣(LNG)未利用的冷熱能並用於發電。日方負責設計和試製焦熱電模組並評估性能,中方負責開發焦熱電模組使用的材料,並評估焦熱電模組的安裝技術和系統性能。由此確立LNG冷熱發電系統的技術規格,明確經濟效益、二氧化碳削減效果以及技術實用化面臨的開發課題。

 

苗 蓄

廣西大學/教授

9

透過金屬復合奈米材料的界面結構控制研發鹼金屬離子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

葉 深

東北大學/教授

本研究的目標是利用金屬復合奈米材料開發鹼金屬離子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日方負責調查金屬復合奈米電極表面形成的固態電解質膜的結構,並試着控制其穩定性。中方透過金屬復合合金化來合成新的錫-銻復合奈米材料並評估電池性能。透過共同研究,雙方將控制金屬復合奈米材料的界面結構,確立新型鹼金屬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材料的製造技術。

 

王 立民

中國科學院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教授

10

臭氧污染對城市生態的影響:監測、評估及緩和

渡邊 誠

東京農工大學/特任副教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都市綠化改善臭氧在大城市引起的空氣污染問題,將就最佳樹木品種和綠地佈局提供建議。日方負責評估樹木的臭氧去除能力,中方負責評估臭氧對樹木的影響。然後將這些評估結果導入精確的數值模式,評估綠地在整個城市的臭氧去除能力和生態風險。可以根據評估結果最適化城市綠地,適當改善臭氧污染。

 

曲 來葉

中國科學院 生態環境中心/副教授

JST劃撥的研究預算方面,針對國際共同研究創新基地,預算總額最高爲3億日元(包括佔直接經費30%的間接經費)。針對合作專案的10個課題,每個課題的預算總額最高爲1200萬日元(包括佔直接經費30%的間接經費)。

日本方面的專案評審委員會由東京理科大學前校長、榮譽教授藤嶋昭擔任主任,中央大學教授渡邊義公、首都大學東京研究生院教授井上晴夫、電力中央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牧野尚夫、山梨大學燃料電池奈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飯山明裕以及東北大學教授中田俊彥等人擔任顧問。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文發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