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努力是我唯一的才能!」——兩獲諾貝爾獎提名老科學家有馬朗人帶南開學子遨遊物理可用能長河探索物質的起源

2019年05月31日 人物往來

5月27日,日本物理可用能學家有馬朗人先生到訪南開中學,爲高一年級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

有馬朗人先生已是88歲高齡,但他精神矍鑠,聲如洪鐘,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一直保持站姿,思路清晰,以探索物質根源應運而生的理論物理可用能學爲主題,娓娓道來,帶領大家橫越物理可用能歷史長河。

田祥平校長主持講座

田祥平校長主持講座

有馬朗人先生簡介

有馬朗人先生兩次獲諾貝爾獎提名,歷任日本文部省大臣、日本國會議員、東京大學全長、理化研究所理事長。他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太空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曾獲中國國際友好獎,是優秀的教育家。

有馬朗人先生講座

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因製作電機受到褒獎,還在誠文堂新光社刊發表了《電機的製作方法》,五年級(11歲)時經常做實驗,自學電解質、離子、歐姆定律。在國中四年級閱讀了《如何創造物理可用能學》(愛因斯坦、英費爾德著)之後,就立志從事理論物理可用能學研究。在高中時期閱讀了普朗克的《熱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相關書籍,1950年就讀東京大學物理可用能系,學習了原子核・基本粒子的理論物理可用能學。1956年,26歲碩士畢業被東大原子核研究所聘用。1959年受邀擔任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由此,邁出了作爲原子核理論研究者的一步。

 有馬朗人先生說:
「上天並沒有賜予我財富、
 運氣或才華。
 努力是我唯一的才能。」

有馬朗人先生講座 有馬朗人先生講座

有馬朗人先生在講座仲介紹,19世紀末,物理可用能學家發現了電子,而後物理可用能學家們開始對原子結構進行深水層次的探索和解密,發現了質子、中介子以及夸克。20世紀初,物理可用能學家證實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到20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物理可用能學家發現並透過實驗驗證了物理定律中的對稱破缺現象。李政道和楊振寧因預言物理定律中對稱會在β放射衰變中被破壞,提出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南部陽一郎、益川敏英、小林誠3人因證實了物質和反物質的對稱破缺,共同獲得了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

有馬朗人先生提出倡議,希望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物理可用能學家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

有馬朗人先生期望和鼓勵年輕學子探索物理可用能世界浩瀚如海、妙趣橫生的未解之題。

宇宙是如何生成的?
爲什麼會形成暗物質?
什麼是暗能量?
什麼是黑洞?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如何防止全球暖化?

得知有馬朗人先生非常喜歡詩詞,南開學子創作了毛筆書法作品——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竹裏館》贈送給老先生。

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竹裏館》贈送給老先生

有馬朗人先生喜歡文學,尤其是神話故事和考古學故事,還讀過《西遊記》,在小學時就擅長作文。初一開始用日式讀法學習中國經典原著——《論語》《史記》《唐詩選集》等。透過讀《史記》,有馬朗人先生對中國悠久的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經常反複閱讀商、周、漢、唐時期的文學作品,特別偏愛李白、杜甫、王維、杜牧的詩歌。老先生表示希望能再來重慶,看看李白詩裏的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同學們齊聲朗誦《早發白帝城》,講座圓滿結束。

供稿:重慶南開中學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