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學者在中國】東工大退休後前往北京,中國的研究環境飛躍隊形變換

2019年09月13日 人物往來

更多請看:【日本學者在中國】專集

①請問您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契機是什麼?

進入2014學年後,周圍的人紛紛開始問我:「老師明年3月也要從東京工業大學(以下簡稱東工大)「畢業」(退休)了,畢業後有什麼打算?」等等,我自己也開始不由自主地思考這件事,當時正好有一位以前在我研究室待過的北京理工大學(BIT)的老師問我:「要不要申請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到中國來?」我查了一下「千人計劃」(中國政府實施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後發現,用一句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申請這個計劃就像買彩券(即使買了也幾乎不會中獎,但中獎的話則相當厲害)一樣。我在東工大的那些年,一共從28個國家接收過100多名研究人員和學生,2周後,中國其他大學的老師也問我要不要申請這個計劃。我基本沒想過到海外工作等,不過決定申請最先邀請我的北京理工大學試一下。

除此之外還收到了其他一些邀請資訊,秋天的時候,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透過東工大的校長邀請我擔任「北京研究交握中心的主任」。這份工作跟買彩券不一樣,當選機率相當高。我查了一下,JSPS的辦公室與BIT都位於北京中關村,距離非常近,如果兩份工作都能應聘上也可以兼任,因此不由覺得像是命運的安排一樣,便接受了邀請。於是,2015年3月底從東工大「畢業」後,4月1日立即以JSPS北京研究交握主任的身份到北京赴任。這份工作不是研究職位,而是管理職位。另一方面,BIT的千人計劃讓我準備的應聘檔案是平時申請大學職位時的好幾倍,雖然2014年9月前後就提交了申請,但經過重重嚴格檢驗,一直到2015年6月份才内定下來,之後又進行了各種協商,實際上任的時間是中國新學期開學的2015年9月。

②請介紹一下您自己的研究主題和所在研究室的基本資訊等。

我是電氣專業的,在工業高等專科學習的是強電,上大學後先學了弱電和通訊,後來決定學習資訊科學(Computer Science)。讀研究生時,日本的大學終於開始有資訊學科,關於當時的研究主流,硬體方面的主題爲開發高性能CPU和大規模存儲單元、軟體爲高效率OS和電腦言語。我覺得,這些研究雖然並不容易,但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難。即使努力似乎也很難的主題是被定位爲外圍技術的人工智慧和圖形辨識,我讀研究生時選擇了圖形辨識相關的主題,取得了學位。這是與人類的認知或者認識有關的研究,方法論以乏晰邏輯爲基礎。但在當時的1970年代,學術界並不身份鑑定乏晰邏輯,我只好艱難地進行研究。後來,應用開始以圖形識別、智慧控制和機器人等爲中心推進研究,學術領域則圍繞涵蓋了AI、模糊、神經、GA/EC、混沌、碎形等的關鍵詞計算智慧(CI: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日語中的「計算智慧」一詞是我創造的)進行研究,一直到今天。

我在BIT的研究室共有15名成員,現在除了我之外,還有1名博士後研究員、1名(日語熟練的)祕書、3名博士生和9名理學碩士生。與當初邀請我的那位教授的研究室成員加在一起共有30人左右,我們在300㎡左右的空間裏營運研究室。

東工大退休後前往北京,中國的研究環境飛躍隊形變換

在研究室裏(右側爲熟悉日語的祕書)

東工大退休後前往北京,中國的研究環境飛躍隊形變換

在研究室裏開研討會

我還有JSPS的工作,JSPS的辦公室與BIT研究室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不到10分鐘車程,因此我平時一般在JSPS的辦公室裏,根據需要有時(比如下午4點到晚上)會去BIT。也就是說,我在BIT的身份或許可以理解成日本大學裏的合作教授。

③大學裏是否有值得一提的設備和支援制度?

像我這樣的IT類研究人員,如果是在大約25年前的工作站全盛時代,情況如何可能就不得而知了,但現在電腦環境的性價比得到改善,因此設備和研究預算基本不用擔心。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專案打造了一個十分完善的研究環境。

我稍微介紹一下千人計劃專案。中國發生過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對知識分子來說非常不幸的時代。之後在鄧小平的號召下,起動了俗稱「海歸政策」的專案,目標是在21世紀到來之前吸引在海外工作生活的100名中國研究人員回國。進入本世紀後,又起動了可以算作海龜政策延伸專案的千人計劃(http://www.1000plan.org/en/)。包括中央部委引才計劃、地方引才計劃、以海外華人(部分外國人亦可)爲物件的創新人才、創業人才和青年人才計劃,以及外國專家(外專)計劃等多種專案,各專案計劃每年引進數十名至上百名人才,10年左右合計引進一千人,爲此進行了公開選拔,據說目前全球合計已有7000名左右的高層次人才透過該專案來到了中國。每個專案的時間基本都是5年,包括一次性起動資金和研究資金等在内,當選者合計將拿到1億日元左右的經費。條件非常誘人,而且隨着中國的經濟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等,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前年我參與競聘時的某個專案,全球共有約5千人應聘,最終只錄用了86人,難度非常高。我參與的是外專專案,但我在東工大時指導的中國博士留學生中,有2人入選了創新人才專案,1人入選創業人才專案,目前正在中國大展身手,這讓我覺得有點自豪。

④請介紹一下日本與中國的研究環境有何不同。

受文革等的影響,中國目前缺少55歲以上的高級人才,不過解決這一點只是時間問題。在55歲以下的年齡層,從歐美或者日本留學歸來的很多優秀研究人員都成了各領域的領導者,以NSFC(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提供的遠遠超過JSPS科研經費預算的研究補貼爲首,中國大力提供了研究支援和大量風險投資支援等,現在的中國讓人想起了1980年前後提出Japan as No.1時期的日本。當時我們經常被前輩嚴厲批評說:「日本人利用歐美創造的研究成果推出了很多應用研究成果,但很遺憾,並沒有諾貝爾獎級別的原創成果」。不過,那時開展的基礎研究進入本世紀後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成果得到了身份鑑定。同樣的情況正在目前的中國悄悄上演,對此,思考日本的未來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必須要有危機感。

⑤您對正考慮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研究人員有何建議?

在JSPS的日本人海外派遣專案中,希望去美國和西歐各已開發國家的人比較多,派遣到中國的人數始終是一隻手就能數過來。也就是說,日本研究人員的視線還沒有轉向中國。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中國的研究環境非常完善。

另外,現在網路很發達,實際能自由收看日本的電視節目,也可以隨時往日本打(影片)電話術。(只要沒有深入涉及政治問題等)在北京的生活甚至比在東京還要方便和安全。

所以,現在正是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良機。非要爲此提一個建議的話,應該就是如果有機會要「趁年輕先學好中文」。

廣田 薰

廣田 薰
日本學術振興會北京交握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外專千人計劃特聘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

新潟縣出身。1970年畢業於長岡工業高等專科,1974年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1976年從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碩士畢業,1979年從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博士畢業。曾就職於相模工業大學(1979-1982年,專任講師)、法政大學工學部(1982-1995年,專任講師、助教授、教授)和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綜合理工學研究科智慧系統科學專業(1995-2015年,教授),2015年起任現職。研究領域爲計算智慧(CI: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日文全文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