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請看:【日本學者在中國】專集
(1)到中國開展研究的契機
1)到北京大學做博士後
從臺灣回到日本後,爲了尋找下一份工作,我邊開展研究邊求職。當時閱讀了北京大學的一篇論文,感到内容很有趣,便給主要作者寫了一封郵件。在郵件中,我表達了希望去對方那裏做與論文内容有關研究的想法。對方回信中表示,可以讓我過去以博士後的身份做一份與論文内容不同的工作。抵達北京後,我乘坐計程車前往研究所,一路上看到了巨大的首都機場等大型現代化建築和奧林匹克體育館等。研究所的老師和研究生院的同學們對我都非常親切,給了我很多照顧。北京大學分給我的研究主題是我以前沒有做過的,最初很擔心做不出成果,不過學校提供了非常方便工作的環境,能讓我專心致力於研究,並度過了愉快的研究生活,而且還與中國的研究人員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2)到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做研究員
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活結束後,我重新回到日本找工作。期間給在北京大學照顧過我的領導寫郵件介紹了當時的情況,領導在回信中告訴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剛好在尋找一起工作的人,於是我把自己的簡歷和論文用郵件發給他。幸運的是,我在北京大學做博士後時就和他認識了。他馬上將我推薦給了山東大學研究院的院長,於是僅憑一份個人簡歷,沒有面試也沒有開聽證會,我就去山東大學做研究了。
(2)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空間電漿物理可用能學
研究方向:地球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其周圍形成了名爲地球磁層的磁屏障。太陽始終以每秒400km左右的速度向這個磁層噴射高能粒子(該現象被稱爲太陽風)。磁層會阻擋這些太陽風粒子,但在某些條件下,磁屏障可能會脫落,導致太陽風粒子進入地球。這樣一來,地球磁層内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現象。典型的例子是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天空出現的絢麗「極光「,這是太陽風粒子與地球上空的大氣粒子碰撞產生的發光現象。極光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及色彩取決於多大規模的太陽風能量與什麼類型的大氣粒子在多高的高度碰撞,因此,透過調查極光的形成機制,可以定性、定量地討論透過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層内部的太陽風粒子是「如何「被運送到地球上空的,以及運送過來「多少「。
一般來說,從外太空看到的極光與在地球上看到的極光的整體感覺不同。如圖1所示,在地球上看到的極光形狀類似於窗簾,會大半徑沿緯度和經度方向行程,而在外太空看到的極光是環繞着極地地區的橢圓形(稱爲極光帶(Aurora oval))。
圖1:左起依次爲在地面上(南極)看到的極光和利用人造人造衛星配備的特殊相機(可見光及極紫外光相機)拍攝的極光(第二、三張圖)。後兩張圖拍攝的都是北半球出現的極光。暖色調越濃的地方,極光度越強。第一張圖的極光照片是我們研究小組的博士生參加南極觀測隊時拍攝的。
不過,1980年代觀測到了形狀奇特的極光。圖2左圖是人造衛星配備的可見光相機拍攝的極光影像,與圖1相比,觀測到的極光多了一條貫穿圓圈内側的「棒狀「結構,根據形狀,這種極光被命名爲「Θ(Theta)極光「。發現Θ極光後,業界研究了其形成機制以及與太陽風波動的關係。
圖2:左起依次爲1980年代發現、用人造衛星配備的可見光相機拍攝的Θ極光 (從Frank+1986摘錄,第一張圖)和利用IMAGE人造衛星配備的極紫外光相機拍攝的「J「型(第二張圖)及「L「型極光
此外,透過對利用人造衛星配備的相機拍攝的資料進行調查,如圖2中間及右圖所示,觀測到了棒狀極光發生扭曲的Θ極光。我們根據形狀,將其新劃分爲「J「型及「L「型極光,目前正在研究這類極光的成因,以及太陽風粒子被運送到地球上空的路綫,結果已經越來越清晰。
我們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的太空科學與物理可用能研究學院由太陽物理可用能、地球物理可用能及理論物理可用能等多個研究團隊組成,包括我的研究主題在内,主要致力於研究與「宇宙天氣「有關的問題。我們研究團隊有PI(研究室營運代表)教授1人,副教授1人,外國研究員4人(日本、韓國、芬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此外還有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共20人左右。圖3是我們研究院裏的展板,上面介紹了研究院和我們團隊的情況以及我的研究主題。
圖3:研究院的入口及走廊裏張貼的展板,上面介紹了太空科學研究院及我們團隊的情況和研究内容。
(3)大學裏尤其值得一提的設備和支援制度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爲研究生提供留學獎學金。任何一個團隊的博士生基本都可以到海外留學1年左右。雖然獲得獎學金需要滿足成績優異及發表過論文等條件,但大部分研究生都利用該制度到海外積累了經驗。
圖4: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的校園全景,太空科學研究院所在的建築(聞天樓)的近照及威海市國際海水浴場
威海校區所在的威海市在中國屬於風景優美的地方。研究院所在的大樓位於校園最裏面的小山丘上,後山的山頂還有2個天文臺。另外,從圖4的建築出發,步行約5分鐘就能到達威海市的國際海水浴場。夏季作爲度假海灘非常受歡迎,吸引了大量遊客的到來。研究院所在的大樓内會舉行各種暑期學習班和研討會。我們團隊在8月底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研討會,中國各地的研究人員紛紛趕來發表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時盡請欣賞威海的濱海帶風光。
(4)中國與日本的研究環境有何不同/對考慮到中國開展研究人員的建議
雖然也因研究領域而異,不過我認爲中國與日本的研究風格存在兩點明顯差異。
1. 整個研究室能順利溝通。無論平級還是上下級之間都非常團結。
2. 充分利用SNS。
在中國,整個研究室非常團結,在PI的帶領下,學生和職員會迅速做好研究活動等的準備工作。爲這種合作提供支援的是SNS。留言自不必說,教師之間的交握、團隊内部的研究討論、向其他團隊成員傳達學會的情況、個人溝通及團隊內關於研究論文的討論等平時都利用SNS(微信和QQ)進行。
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深切感受到的一點是,重視團隊和小組,與所有成員相互合作能防止研究者個體被孤立,這樣最終每個人都能取得成果,這種想法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心中。實際上,我認爲這種想法應該是現代中國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加的基礎。近年來,大家都認爲中國的研究經費比日本充裕是中國科技迅速隊形變換的終極因數。這種看法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但光憑這一點並不會提升高質量研究論文的發表率。因此,今後打算到中國開展研究的研究人員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研究能力「和「成就「,更要具備「透過與周圍的人順利溝通來召集盟友,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隊形變換這種能力應該是在中國順利推進研究活動,增加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捷徑「。
此外,能豐富自己在中國的研究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另一項條件是「中文「能力。在中國,要想盡快融入學術界,學習中文非常重要。不要認爲「能說英語就足夠了「,稍微學一點簡單的中文,肯定能讓你在中國的研究和生活更順利。我爲了學中文,跟本科生和校内外的普通人交流時,即使說得不好也會敦促自己使用中文。
(5)結束語
近年來經常看到很多基礎科學社區和推特等宣傳「中國研究經費充裕,職位也很多,去中國吧!」的帖子,但這只不過是一種「幻覺」,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是這樣。如果「研究内容缺乏新穎性「、「主要作者和責任作者近幾年沒有發表過論文「,就拿不到科研費,職位也不會得到保證。另外,作爲研究成果的質量指標,最近中國各大學非常重視影響因子(IF)的數值。中國強烈鼓勵發表IF達到3以上的論文以及在《自然》、《科學》和《細胞》(NSC)等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論文(順便一提,在NSC上發表論文可以獲得獎金),這逐漸加劇了中國國内的研究競爭。以前歐美各國處於研究的「最前緣「,日本的很多博士後和研究人員都以到歐美各國做研究爲目標。但現在「中國「在很多領域走到了研究最前緣,期待願意到鄰國中國做研究的日本年輕研究人員和高級研究人員越來越多。
野和田 基晴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太空科學與物理可用能學學院 太空科學研究院 太空天氣物理可用能與探計測研究中心 研究員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