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們的讀者或許還記得,我們的「人物」系列文章曾介紹過一位改革開放進程中,爲中國的糧食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日本專家藤原長作。他原是日本巖手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卻被譽爲日本水稻種植第一人,被日本天皇讚譽爲「水稻王」。上世紀80年代,他帶着自創的「藤原式栽培法」來到中國東北。在他的指導下,中國的「北大荒」成了中國最大的糧倉「北大倉」。這一巨大轉變,除了藤原長作的努力外,還有一位至關重要的日本專家,他同樣爲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業建設貢獻卓著,這位專家就是原正市(1917年~2002年)。
提起原正市,或許大家都不熟悉。但是,他曾經在中國獲得諸多榮譽,是中國政府「友誼獎」、中國農業獎章、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也是黑龍江省榮譽公民。在他去世6年後的2008年,原正市當選爲「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獲得這一榮譽的海外專家僅15人。
1996年獲得「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照片:中國網)
2008年中國媒體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的報導
原正市的獲選理由中寫到,從1982年開始,爲傳授推廣水稻旱育稀植技術,他堅持不懈20年,訪華63次,跨經30個省市自治區巡迴指導,累計在華工作1800多天;這項具有省種、省肥、省水、省工的栽培技術,比常規種植平均每畝要增產10%以上,被農業專家譽爲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最盛時期,全國每年有2億多畝水稻因此受惠。
原正市是日本著名水稻栽培專家。1917年生於北海道岩見澤市,1938年畢業於北海道大學農學系,後在北海道從事水稻栽培方法、育種、除草和機械插秧等研究試驗工作,是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的創始人之一。其退休後在日本北海道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交流協會擔任理事,並志願到中國試驗推廣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原正市先生1979年第一次到訪中國時,已經是一位年屆花甲的老人。他不顧年事已高,此後二十年如一日,頻繁往返中日之間。爲了將旱育稀植栽培技術推廣到中國大江南北,堅持不懈訪華63次,跨經30個省市自治區巡迴指導,累計在華工作1800多天,爲中國水稻增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專家與稻農
原正市帶到中國的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曾經引發了中國水稻栽培史上的革命。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術是將傳統的在水田中育秧改變爲在旱地裏育秧,從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質,強化了抗逆性和苗髮根力,培育出根系發達的壯苗,秧苗耐寒,成長健壯,可利用的分蘖多;同時延長發光能量利用時間,稻穀提前成熟,並能實施高產穩產;其採用的稀植方法可降低成本,省種和省水均爲50%,省肥50—70%。此外,這種技術具有抗病強、省工、操作簡單易行等特點。由於優勢明顯,這種技術很快在黑龍江得到推廣。
爲了推廣技術,原正市先生常需要爲中方人員授課。他雖然個子不高,在很多中國人心目中,形象卻很高大。雖已高齡,卻精神十足。講課時,他是個思維活躍、治學嚴謹、理論淵博、功底雄厚的一流專家,數以萬計的中國人聽過他傳授技術知識或接受過他的現場指導;下了講堂,他來到農村,深入田間,和稻農一起勞作,滿身泥水又儼然是個道地的稻農。
除了專業技術令國人受益,他的爲人處事風格也頗受身份鑑定。90年代我國報紙登載原正市的事蹟時報導,每次來到黑龍江,原正市先生極少在哈爾濱逗留,每次都是直奔田間地頭,趕赴農村,爲當地的水稻種植出謀劃策,傳授技術,解決困境。農村生活條件艱苦,交通道路坎坷,高齡的原正市也從未抱怨,一直都幹勁十足。他的喫苦忘我精神讓人由衷敬佩。
銀色的夢想,金色的收穫
這位花甲專家鬢髮銀白,一直夢想着他帶來的「旱育稀植技術」能在中國的土地上,結出金色的碩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在使用這個栽培技術後,水稻畝產可幾乎翻倍,黑龍江省的水稻種植面積平均每年遞增約七萬公頃,水稻一躍成爲黑龍江省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使得原本水稻生產落後的黑龍江省成爲了水稻大省。
黑龍江許多自然條件差的農村地區,糧食產量難以提高,農民收入很低,在採用了原正市的旱育稀植技術後,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人均收入成翻論倍地增長,部分地區甚至實施了十倍增長,許多農戶因爲這項技術脫貧,他也被當地人譽爲「洋財神」。更有意義的是,因爲他多年堅持不懈地推廣科學知識和科學栽培技術,爲黑龍江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熱愛科學的基層幹部和農業技術員,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業科技進步有深遠的意義。
除此之外,這個技術還走出了黑龍江,被證實是適應從黑龍江到華南的廣大的稻米產區的自然環境的技術。在他的積極推廣和悉心指導,以及中國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這項技術在中國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推廣。到1998年,中國的水稻旱育稀植面積達到了年2.03億畝。僅上個世紀90年代,原正市的旱育稀植栽培技術就爲我國累計創造了2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也因此,原正市被譽爲「日本袁隆平」,業界評價他是中國水稻推廣和技術普及方面貢獻最大的專家之一。目前,中國水稻耕種面積的50%以上使用着他帶給中國的這項栽培技術。
小細節,大感動
在幫助中國推廣技術的20年間,原正市有許多小事被親歷的國人所銘記。1982年,他第一次赴黑龍江海倫傳授水稻旱育稀植技術,在扎音河鄉東太村搞水稻育秧試驗。開頭幾年,到中國的往返機票和其他的一切費用均由原正市自己或依靠他的兄弟解決。當時的衛生條件差,來中國的第一年,他28天沒能洗上一次澡,每週6個工作日,喫住都在當時的生產大隊。當地因爲沒有冰箱,雞魚肉類只能用竹筐裝好吊放在深井裏,借冷水保鮮。早春時節尚可,可一進五月,天一熱,這些肉類便容易變質。結果把原正市喫得上吐下瀉,直發高燒。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原正市仍然不忘初心,堅守了6個月,直到水稻豐收才放心地回到日本。
1989年,原正市來到承德市隆化縣。在張三營鎮河東村,原正市顧不得寒風瑟瑟,向前來迎接他的鄉親們鞠躬行禮後,就手把手地教他們整治苗床,給他們講解旱育稀植栽培技術。此後,他多次來隆化,每次來的時候他都會到田間地頭爲農民兄弟講解技術,還麻利地換好工作服,走入稻田,摸秧、抓泥,爲農民們做示範,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爲「老原」。
原正市20多年來訪華60多次,到各地傳授水稻種植技術(照片:中國網)
原正市81歲時受到當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接見,他充滿感情地說,中國人民對他非常熱情,使他很受感動。每次看到中國農民因爲使用這一技術獲得了豐收,露出笑臉,這對他是最大的安慰和滿足。他還說「生老病死,不可抗拒。人死了,就像一股煙霧,隨風飄散了,如果大家吸收了我的技術,技術仍能發揮作用,那就像我仍然有用一樣,我將不勝榮幸和欣慰。」這些樸素而真摯的話語,如今讀來依舊讓人感到溫暖。2002年原正市先生去世,中國政府爲他塑造了兩尊半身銅像,一尊安置於北海道原正市故鄉的母校「北海道岩見澤農業高中」,另一尊安置於湖南省長沙市中日友好公園内,以紀念他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友誼和重要貢獻。
撰稿 中日雙語雜誌 《聴く中國語》 u-how.co.jp
編輯修改 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