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學者在中國】在中國做研究及生活的注意事項

2020年06月22日 人物往來

更多請看:【日本學者在中國】專集

I. 前言

筆者是於2016年3月到浙江大學工作的。此前在韓國的研究所裏擔任了5年的課題組長。從擔任課題組長的第4年前後開始以日本、韓國和臺灣爲中心申請了一些公開招聘的職位,還包括美國和歐洲,但當時根本沒想過去中國大陸,也完全沒有申請大陸的職位。有一天,妻子看到了浙江大學物理可用能學系的招聘資訊,就介紹給我,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妻子是華裔馬來西亞人,會說中文,而且浙江大學物理可用能學系還有幾位我認識的中國朋友。因此,我覺得也可以考慮一下中國的大學,所以決定申請。經過約1年的遴選,我被錄用了,從2016年3月開始擔任目前這個職位。在應聘浙江大學的崗位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到中國生活。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現在我進入了中國的大學裏工作和生活。這件事不禁讓我覺得人生充滿了變數。各位讀者中可能也有人雖然此刻完全沒想過到中國工作生活,但說不定幾年後就會在命運的安排下沉醉於在中國的研究與生活。本文設想的主要讀者是將來可能會到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工作的理科年輕研究人員,希望能爲這些人提供一些幫助。

中國的研究環境和教育活動與日本有何不同應該是很多讀者最關心的,下面筆者就先圍繞這些問題談談自己注意到的一些情況。

II. 中國的研究環境及教育活動

1. 各位教師的獨立性

雖然可能有例外,但中國的大學並沒有採取講座制,大部分指導教授都是PI。因此,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各位指導教授的獨立性。所以,多數情況下都能在設備和資源允許的範圍内,相對比較自由地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不過,這種形式雖然擁有能自由推進研究的優點,但也存在危險度,尤其是身爲外國人的我們可能會被孤立,無法獲得所需的資訊和建議,這一點需要注意。

2. 研究經費

單就理科的理論研究而言,可能不太需要擔心研究經費的問題。相反,可能還要苦惱於如何花掉所有研究經費。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經費來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的競爭性資金,以及高效的創業補貼和獎勵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科研經費可以用英語申請,就筆者的經驗而言,好像並沒有因爲使用英語而在檢驗上處於不利的現象發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普通專案透過率約爲20%,金額方面,理論研究4年約爲60萬元。20%的透過率聽起來可能覺得有點困難,但其中包括來自不知名小型大學的申請者,所以是從各種水平的研究人員提出的所有申請中選出20%。因此,我們這些被作爲高級人才招聘過來的外國教師提出的申請,透過的可能性較高。另外,4年60萬元聽起來似乎也不太多,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在中國,研究生的工資非常低(不過,住宿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足夠生活),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大學給付的,博士後的工資也因畢業院校而異,以浙江大學爲例,大約一半至70%的工資由大學補貼,因此能大大減量指導教授的研究經費支出。

3. 教育活動

中國主要大學的教師數量遠遠高於日本的大學。因此,授課任務並不太重。就我的學科而言,一年爲90個學時,具體就是90分鐘的課程半年要每週上2次,剩下半年每週上1次即可。工作量應該遠遠低於日本的很多私立大學。因此,筆者感覺可以精心準備負責的每個科研科目。另外,透過適量講課,筆者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應用到了研究中。

教育活動方面,與授課同樣重要的是指導研究生做研究,對此有一點要特別介紹一下。那就是,如果對地點和大學不挑剔,目前中國人要想獲得一個學術職位並不難。這意味着,如果本人願意,自己的學生留在學術界的可能性很高。除了極少數大學外,這在日本應該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對重視學生培養的人來說,這是值得考慮的一個因素。

title

圖1:杭州著名旅遊景點西湖的風景

III. 注意事項

最後爲大家介紹一下應聘中國大學等的教師職位或者接受聘請時的幾點注意事項。

1. 要去的學科是否有認識的中國教師

應聘的大學裏是否有以前認識的中國教師,如果沒有,那麼是否有人願意以東道主的身份熱心地幫忙辦理招聘程序和錄用後的手續,這一點幾乎是必要條件。沒有的話,後面就無從談起了。

即使簡歷上成績再突出,與其他教師沒有任何接觸的候選者被錄用的可能性也很低,這一點在哪裏應該都一樣。更何況中國看起來似乎比日本更重視人脈,因此這種傾向很明顯。就任前的各項手續離不開中國同仁的幫助。另外,來中國的話,辦理簽證和居留許可的手續也很複雜。上任後要立即開始辦理居留許可手續,最初的幾個星期筆者幾乎每天都要在學校其他教師的學生的陪同下去政府和大學的行政處。沒有這些學生的幫助,我自己恐怕做不到。

2. 學科的接納態度

一定應答好要去的學科或者至少是該學科内的團隊是否願意迎接新教師長期共事,以及是否有正確的接納態度。主要大學裏的新教師大多是終身教職制,學科或者部門是願意支援新人,還是並不會特別支援,而是讓衆多新教師相互競爭,氛圍不同,上任後的情況也會大不相同。

3. 自己的心態

能否靈活接受當地的文化、常識和風俗習慣,並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最大的努力,是在中國度過卓有成效的研究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這不僅限於中國,各地有各地的文化、常識和風俗習慣,有時候與日本相差甚遠。當然,作爲外國人,我們不一定要完全遵守,但只要在當地生活,就需要接受一些對日本人來說有時會覺得不符合常識或者毫無道理的習慣。按照日本的常識認爲「應該這樣」的意識非常強烈、而且不能容忍其他人偏差這種常識人最好打消念頭。在中國生活可能會非常痛苦。

4. 自己的年齡

招聘條件中大多會設置一定的年齡侷限。中國的主要分模線是40週歲。不過,中國的年齡侷限要求不像日本那麼死板,如果認爲是所需的人才,有時即使年齡稍微超過要求也會錄用。因此,如果您是40歲以上的日本研究人員,而且正在考慮中國的終身教職,那麼筆者建議儘快行動。中國的機會應該比日本多,可能性也更高一些。

不過,考慮今後到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年輕人要注意40週歲這條線。許多高級人才引進項目明確設定了40週歲的侷限。薪資以及就任後的研究經費等會因是否申請到該專案而出現很大的差別。

5. 家人的理解

這方面的情況因讀者而異,但沒有家人的理解,則很難在中國度過卓有成效的生活。筆者的妻子是馬來西亞華裔,因此沒什麼大問題,但如果配偶是日本人,聽到去中國生活很可能會牴觸。如果有孩子,還要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中國的居住環境,不同的城市和地區之間相差很大,因此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在赴任前至少要與家人一起去一次那座城市。籤合同之前,要應答薪資、課時數、起動專案的研究經費和分配的學生數量等,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除此之外,還應該應答與家人的生活有關的事項,即是否有教職工住房、購房價格,以及給付給高級人才的購房補貼(高達百萬元)的用途和金額,如果有孩子,還要應答是否有能接收外國人的學校等。

IV. 結束語

各位讀者如果覺得前三點注意事項中有兩項以上不可行,那到中國來也許就有些困難了。建議各位重新考慮,因爲那樣的話預計到中國生活會很艱難。但如果前三點均可接受,那麼一切就都好說了。當您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想必本人基本已經想好。剩下的就是與家人商量了。

title

圖2:日暮時分的西湖風景

渡邊 元太郎

渡邊 元太郎
浙江大學物理可用能學系ZJU 100 Young Professor

兵庫縣出身。2003年從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物理可用能學專業博士畢業後,先後到北歐理論物理可用能研究所(Nordic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丹小麥)、特倫特大學(意大利)和理化學研究所做博士研究員,之後到亞太理論物理可用能中心(Asia Pacific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韓國)擔任小組長。2016年3月起任現職。研究領域爲理論物理可用能學,尤其是冷卻原子氣體的量子力學現象及其周邊相關領域。

日語原文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