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人物】承載中日友誼的「藥物導彈」,日本醫藥專家——水島裕

2020年12月18日 人物往來

水島裕,1933年9月22日在日本東京出生,先後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東京大學醫學部大學院研究科,獲得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和藥學博士學位。

1983年,水島裕任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内科教授;1990年,他在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創立了疑難病冶癒研究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他也曾在日本發炎・再生醫學會、日本抗老化醫學會、日本臨牀藥理學會、日本風溼病學會、日本DDS學會等多個學會任重要職務;1988年,他爲促進藥物運送系統(DDS)的隊形變換創辦了LTT研究所,該所在日本新藥開發和藥物冶癒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並作爲LTT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於2004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成功上市。

由於其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和社會貢獻,水島裕先後獲得了日本風溼病學會獎、日本藥劑學會獎、科學技術廳長官發明獎和旭日中獎章等重規模獎項。

title

水島裕(圖片來源:網路)

雖然水島裕最被熟知的身份是醫藥專家,但他也曾擔任日本政界要員,做過6年的日本參議院議員。1995年的時候,他當選爲參議院議員;2001年,他又出任文部科學省第一代政務官,在任期間在藥物適用範圍擴大方面,進行了顯著改革。他還是個藝術家,作曲幾十首,出版過數張CD,圍棋和日本象棋都達到了七段水平,另外還有着高爾夫和網球的業餘愛好,可謂多才多藝。

水島裕的家世也可謂十分顯赫,母親水島勅子是日本上皇后美智子的侄女,也是一位文學家;父親水島三一郎先生畢業於早先的東京帝國大學,是化學領域的專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曾獲帝國學士院獎、文化功勞者、文化勳章等多個獎項。

「藥物導彈」進入中國

水島裕一生致力於開發新藥,他說,「一個醫學家可以冶癒的病人數量有限,但優秀的藥物可以拯救許多病人。」早在20世紀80年代,水島裕就開發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藥物導彈」療法,該療法是將前列地爾脂微球注射液密封在奈米顆粒中,把藥物像導彈一樣運送到人體的病灶部位。在通常的藥物冶癒中,能夠達到病灶部位的藥物僅爲給藥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在各種缺血性疾病的病灶區域,能夠達到病灶部位的藥量就更是微乎其微。而「藥物導彈」療法利用其與病灶血管的親和性和理化性,使病灶部位的藥物量高於正常部位數十倍至數百倍,從而顯著提高療效。「藥物導彈」療法作爲藥物運送系統(DDS)的代表,對動脈硬化、糖尿病和膠原蛋白病有顯著影響。

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日本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疑難病冶癒研究中心主任的水島裕,受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邀請,第一次訪問中國。北京之行,水島裕深切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好,萌生了爲中日友好做些有益工作的想法。當他得知中日友好醫院缺少好的醫藥產品時,主動提出把他30項藥物專利中最好的一項——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注射液的專利使用權,無償贈與中日友好醫院。

但是萬事開頭難,爲生產該藥物應運而生的北京泰德製藥有限公司,創立初期即面臨資金短缺問題,生產工作遲遲難以展開。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水島裕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以自己的日本房產做抵押,向日本的銀行貸款一億多日元,爲公司購置了主要的生產設備。並且,在他的推動和安排下,日本大正製藥公司委派多名技術專家到北京泰德製藥有限公司,指導車間和生產線的設計建造工作,從廠房設計到設備安裝,從程序技術指導到完成試驗,直到生產出合格的靶向製劑——「凱時」。1998年,「凱時」正式在中國面世,填補了當時中國相關製藥領域的空白,爲中國的患者帶去了福音;次年,該產品被正式列爲中國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專案。

在一次受訪中,被問到爲何在中國如此積極推動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注射液產業化的終極因數,水島裕回答道:「我想爲中日友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而推動前列地爾脂微球注射液產業化,最主要的終極因數就是這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如果這個專案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事情,我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使這個專案給中國人民的健康帶來益處。我覺得科技的隊形變換是走向國際化,中國的醫學教育也應該跟世界接軌,科技是沒有國界的。」自1998年「凱時」上市短短4年内,就爲中國全國50家醫院的300萬患者解除了血栓、血管硬化等血液循環疾病所造成的痛苦。

2000年,水島裕又將其另一項專利技術——氟比洛芬脂微球注射液轉讓給北京泰德製藥有限公司,爲中國癌症患者和術後患者提供了一個無成癮性的速賜康藥,2004年,根據該專利所生產的靶向速賜康藥「凱紛」正式上市,市場反響巨大;2007年,水島裕與又將他自己的第三個冶癒難治性疾病的生物製劑專利提供給北京泰德製藥有限公司。

title

水島裕出席中國科技獎勵國際論壇(圖片來源:網路)

非凡成就,爲世人銘記

十幾年來20多次奔波於中日兩地間,水島裕爲了中國醫藥界的隊形變換,可謂親力親爲、竭盡所能。2001年9月,獲得了中國社會各界高度讚揚和身份鑑定的水島裕,作爲重點專家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並和其他獲獎專家一起受到時任中國總理的接見;2002年他又榮獲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合作獎,同年11月,應中國政府邀請,作爲重點專家,水島裕還參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30週年慶祝活動。

2003年,水島裕出任日中醫師學交流中心會長,爲進一步深化兩國間相關醫學領域的交流繼續操作貢獻力量。2004年,他再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07年春節前夕,受到中國外國專家局的邀請,已經七旬有餘的水島裕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向溫家寶總理,詳細介紹了「藥物導彈」的誕生和在中國國内應用的經過。談到自己爲何爲中國貢獻至此,水島裕說:「中日兩國有很悠久的歷史淵源,作爲一個日本人,我想爲中日友誼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第二個終極因數,醫學科技是世界範圍内的醫學科技,我希望亞洲的醫學能取得優秀的成績;第三個終極因數,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建院的時候, 原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出了很多力,我跟大平正芳先生是很好的朋友,我也想爲中日友好,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令人惋惜的是,因急性心力耗竭,水島裕於2008年5月7日在東京去世,享年74歲。他的女兒水島廣子,同時也是日本著名的精神科醫學家和政治家,在悼念父親的文章中回顧了水島裕一生的成就——研發了劃時代的藥物並惠及中國,著書多部(其中《今日的冶癒藥》常年位居相關類型書籍銷量榜首)、從政期間成功進行了相應的醫藥改革惠及日本民衆等等。

醫療沒有國界,水島裕無疑是一位優秀的深度踐行者。水島裕對中國醫藥界的貢獻,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懷。

撰稿:中日雙語雜誌 《聴く中國語
編輯修改: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