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青木保:「跨文化理解」的踐行者

2020年12月22日 人物往來

困惑中的領路人

文化大革命後,中國重啓了人文學科的公派留學。1982年1月31日,我有幸成爲透過日本文部省論文檢驗的第一名國費研究生,來到了我所向往的日本。因爲日本同屬「漢字文化圈」,我對這片土地的親近之情油然而生。但自踏上這片土地,我卻總是產生一種如影隨形般的異樣感受。與日本人相比,是認識問題的方法和角度有所不同?還是價值觀的標準各異?這種疑問在我的心裏不斷地膨脹起來。

當然,那時的中國與日本由於發展階段不同,較之日本而言,中國的生活水準至少差了三十年之多。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文革結束,全國上下探討如何擺脫貧困的求索時期。號稱經濟大國日本的世風民情、以及反映其隊形變換程序中的矛盾之處時常令筆者震驚、疑惑繼而迷惘。

一天,我在圖書館偶然看到了一本消解了我心中疑惑的著作——《在泰國的寺院》(青木保著,中公文庫,1979年版)。從這時候起,這本書將我的研究視角從日本、日本文化,轉移到了跨文化理解方面,也使我開始認識到文化的共性並不能取代文化的個性,更不能忽略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書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兒子就要入寺修行,遠遊他鄉,送別的母親淚流滿面。在作者眼中,母親的淚水無疑是在訴說着無盡的傷感和悲慼,然而在泰國人看來,這淚水中飽含的卻是一位母親看到孩子終於長大成人,感到自己多年的含辛茹苦終有回報時的欣慰和喜悅。一樣是淚灑衣襟,一樣是舐犢情深,但日本人感受到的傷感和悲慼,轉化到泰國人身上卻變成了欣慰和喜悅,同樣的現象演化出兩種不同的相反情感。作者在書中形容自己從這種差異中,受到了「靈魂的震動」和「心靈的洗禮」,而作爲讀者的我則從作者筆下感受到了接觸異文化、發現異文化進而理解異文化的意義和昇華。

對母親之淚的「跨文化」解讀,成爲啓迪我發現異文化、研究並理解異文化的契機。同時,也使讀到這些形象具體的比較的我,如同撥開了眼前的迷霧,感悟到在文化的根底,共性與各性本爲並存的常態,透過對比考察和分析,可發現並存的背景,冷靜沉着地正視現實,平衡自身的心態,尋覓到認識和解決問題的中肯之方。不言而喻,對於認識日本來說也如此,除了漢字文化的共通之處,還需要從個性,即地域文化、異文化的角度予以觀察。該書所揭示的對待異邦文化的視角和姿態,基於作者全身心投入的實務,折射到讀者身上時,就形成了一種啓示。這部撥點迷津,引領我前行的著作的作者就是青木保先生。

出生於1938年的青木保是著名人類文化學者,有着40多年對亞洲文化進行調查研究的經歷。曾擔任大阪大學、東京大學、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早稻田大學、法政大學、青山學院大學等高校教授、日本民族誌會會長,同時也出任過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2007年4月至09年7月,他出任第18屆日本文化廳長官,是第4位就任該職位的民間人士。卸任之後,又於2012~19年擔任了日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

title

2009年,本文作者獲得日本文化長官表彰,由時任文化長官的青木保親自頒獎。獲獎理由爲:作爲長年活躍在中日文化交流事業的專家,爲日本的文化傳播做出了貢獻。在宮澤賢治的作品中譯方面尤爲顯著。

「米飯的香味

1972~73年,青木保選擇了離開經濟大國日本,來到泰國曼谷的一所寺院出家修行。他認爲那是當時能過夠腳踏實地認識亞洲的途徑。於是,身高一米八五的異國青年出現在曼谷的街頭。他身裹兩件套在一起的袈裟,在瑟瑟寒風中赤腳託鉢。在那些日子,無論是上智大學和東京大學的學歷,還是身份、家世都全然無用,只有不畏風雨,埋頭修行。而這所有的體驗,都是青木保自己設計的對異文化的體驗和研究,也是他透過全方位考察異鄉,地域研究的鳳凰涅槃。這一階段用心血所凝集的成果,主要反映在《在泰國的寺院》與《禮儀的象徵性》(岩波現代文庫,2006年)這兩本書中。後者於1985年獲得三得利學藝獎。鑑於他取得的學術成就,青木保被大阪大學授予人類文化學博士學位。

青木保赴泰修行20年之後,1992年,在大分市舉辦的日本國民文化節紀念儀式上,我應邀作爲嘉賓參加,並被草柳大藏主持人安排坐在青木保身旁。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那場會議的主題是《亞洲的色香味》,因爲是現場電視直播,坐在舞臺上的我倍感緊張。就在這時,面對主持人關於亞洲的香味的提問,青木保微笑着答道:「最香不過的是剛蒸熟的米飯的香味!」此言贏得會場一片掌聲。這質樸卻又充滿哲理的發言讓我的緊張頓時輕鬆下來,甚至彷彿聞到了稻米的飄香。

隨後,沿着青木保的思路,我也在回答「亞洲的色彩」時,將瞬間閃現在腦海中的「紅色」舉例描述,並就亞洲各國對紅色的價值共識作了介紹。

應該以何種心態來對待學問,又應該以何種方法來研究外國文化?這是我長期以來都在苦苦思索而又不得要領之處。青木保的發言開啓了我:文化源於生活,那些看起來日常化、通俗化的事例中其實蘊藏着文化的精髓。而將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用萬人共通的說法予以表達,如「米飯的香味」,實則指明瞭文化研究的最關鍵的方向和方法。

會議結束後,我突然收到了青木保的親筆信,邀請我前往其所在的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政策課程擔任客座教授。我瞭解到,開創該課程的初衷在於寄希望於用文化的力量克服對立,爲亞洲的安神與和平提供參考。青木保主張,必須參照藉助亞洲各國的智慧,尤其需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和睿智。在瞭解到青木保的良苦用心之後,我欣然接受了邀請。

在此後的歲月中,透過跟隨青木保學習與工作,我目睹了青木保堅守初心,堅持亞洲共通的價值觀的基點,以推進和平隊形變換爲目的並付諸於實務。他踏遍了亞洲各地,進行實地考察,著書論說,從未間斷。隨着對青木保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認識,我感到有必要也有責任將他的學術成果傳播給包括中國在内的亞洲各國。

2008年,爲紀念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週年,祝願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爲了將青木保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有志於跨文化理解事業的同仁,我與年輕的學子們共同翻譯了青木保的三部代表作《日本文化論的變遷》、《異文化理解》以及《多文化世界》,並由中國青年出版社付諸出版。

title

本文作者領銜翻譯、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青木保三部著作

青木保的三部代表作

《日本文化論的變遷——戰後日本文化與自我認同意識》1990年出版伊始便榮獲吉野造作獎,1999年又改出文庫本,是日本文化論專著中的長久暢銷書,也是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的推薦翻譯書目。

迄今爲止,從魯思·本尼迪克特的名作《菊與刀》到賴肖爾的《當代日本人》,再到「間人主義」等等,日本文化論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果試圖對這一論題展開新的論述,必須首先梳理此前日本文化論的展開軌跡和抵達點,並在對此進行批判性消化的前提下,構築起嶄新的論臺。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該書爲研究日本文化和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人們提供了一幅實用而又具有指南功能的新地圖。

顯然,該書的確將戰後日本出現的「日本文化論」系統地轉列成一幅簡潔明瞭的地圖,同時又立足現狀考察了相關理論的可取和偏頗之處,對於戰後出現的日本文化論予以一一評說,賦予該書教材型特色。

該書的特點之一,就是把《菊與刀》作爲戰後日本文化論的起點,花費了大量的篇幅來加以探討。論及了《菊與刀》在美國文化人類學界的變遷中所佔有的重要位置,並整理了戰後日本文化論隊形變換的起點、軌跡與現狀,審視了日本國内對《菊與刀》的批判,並對日本國内學者對《菊與刀》的批判進行了再批判,對我們從更深水層次上理解《菊與刀》的文化相對主義觀點提供了一把標尺。

此外,書中還客觀的論述了當代日本文化的開放性,以及擺脫並超越臉譜化、情緒化的必然走勢。該書還對戰後日本文化論進行了獨特的劃分,比如從「否定的特殊性認識」、 「歷史相對性的認識」、 「肯定性的特殊性認識」、 「從特殊到普遍」等。這些別具一格的角度引導讀者對日本文化論的論述分期進行考察,聯繫日本社會歷史的背景,探討了其間與所謂常識大相徑庭而又饒有興味的問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讀者自會發現,該書可謂具有開放性和客觀性的範例,尤其對外國人認識日本文化大有裨益。

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這樣預測:在美蘇對立的時代結束後,不同文化間的對立將愈發表面化。在這一背景下,2001年青木保出版了《異文化理解》(岩波新書)。

青木保認爲,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不是用意識形態,而是以文化作爲切入點來認識和理解世界,即文化的作用替代政治的效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加之全球化增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接觸,互爲滲透,使人們不得不關注文化的差異和融合。因此,如何與異文化接觸,文明互鑑,業已成爲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修養。爲此,青木保以自己所體驗的豐富事例爲材料,在書中淺顯易懂地向讀者講授這一應時而生的當代課題。

他以在泰國修行託鉢的體驗爲原點,指出:當代亞洲文化本身是在世界各個區域發生的相互滲透,互爲交融的程序中而形成的,跨文化理解基本上從兩個方向相向而行。其一是從理解異文化抵達對母體文化的深水層認識,其二是從感悟母體文化抵達對異文化的理解。

該書還充滿了對當今世界熱點話題的思索,比如靖國神社和歷史教科書等問題。因爲青木保主張,文化差異甚至會導致轉化成爲紛爭的導火線,對跨文化理解缺乏認識和行為,易於產生偏見、處理問題時容易陷入片面化、簡單化。如當代日本便缺乏把近鄰中國和韓國作爲跨文化理解的物件來加以認識,從正面加以審視這兩個鄰國。反之,在中韓兩國,也不無存在着表層解讀日本的氛圍。這種認識的誤差時而導致對相互文化的不理解,甚至造成相互理解程序中的政治介入,將文化推向政治化的傾向不可無視。

全球化增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機會,也讓原本人們關注不夠的文化差異浮出水面。因此,跨文化理解相關的知識和體驗,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新型教養之一。

《多文化世界》是青木保繼《異文化理解》之後,於2003年出版的又一力作,也是對同一論題的擴展和深水層闡述。書中再次強調了「文化的力量」,認爲所謂「文化的力量」並不是施加壓力,強迫同一化的力量,而是以開放爲前提,推升各自文化魅力的驅動力。這種力量能夠支撐文化多樣性,減量摩擦,消除誤會,促進世界的多元隊形變換與繁榮。這種觀點已被髮生在世界各地的事實和中日間的交流成果所驗證。

青木保的這三部著作既獨立成冊,又不無關聯,既富有理論性,又並不艱深晦澀,不僅對學者研究日本文化,也對一般讀者理解日本文化,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都不乏啓迪。它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自身,又提示讀者以此方法去體察他人,開啓了知己知彼、互爲一體的認知視窗,爲日本和亞洲提供了多元文化交融方面的寶貴智慧,爲世界確立嶄新的亞洲觀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方法。

這三部專著的問世自然基於青木保對日本文化三重新框架造的客觀分析。這三重結構即日本本土固有的地域文化之根基、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入、近代以來歐美文化的移植。這三種實態互爲混合,縱橫交錯,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混成」型態。據青木保解釋,「混成」取自老子《道德經》中「萬物混成」一詞。

青木保集實地考察亞洲40年之經驗而疾呼,亞洲文化「混成」交融的進展勢不可擋。各行各業都需高度重視,以做出必不可少的調整和因應。

由於對當代亞洲的文化形態的準確把握,提出「混成文化」形態的定義,以及相關的驗證考究的卓越成果,2000年青木保被授予紫綬褒章,2020年春天,榮獲瑞寶重光章。

title

本文作者與青木保在其授勳紀念會上合影

文/圖片:王敏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