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河南新鄉原陽縣小劉固村小劉固農場負責人。李衛承包了200畝地,栽培各種有機農作物,還建立了堆肥廠。李衛是一位「循環農業」理念的擁護者。所謂循環農業,就是一種運用物質的循環再生原理和相關技術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達到節能減排和增加收益的目的,對促進現代農業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早在2008年,李衛就想做循環農業,可是因爲缺乏相關指導,沒有太大的起色。幸運的是,2014年,李衛遇到了一位來自日本的農業專家,這位專家就是川崎廣人。
川崎廣人,1946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在日本獲得農業經濟學的碩士學位後,一直從事相關的工作。他在日本巖手縣的消費者合作社工作了30年,對應的供貨商是由農場組成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川崎廣人主要負責對接農民和市場的雙向需求,同時研究堆肥栽培和農業經營。川崎廣人在消費者合作社一直工作到60歲退休。
放棄安逸晚年,隻身來到中國
2006年,青島農業大學邀請川崎廣人來校講學,介紹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日本的隊形變換經驗,受到高度評價。過了幾年,川崎廣人再次來到青島農業大學並實地工作了一年時間,一邊學習中文,一邊研究中國農村和農業。之後,川崎廣人回到了日本,在不同的農場、公司工作了6年左右。
2013年,68歲的川崎廣人告別了生活多年的日本,來到中國,開始了他的「雲遊中國」計劃。他馬不停蹄地走訪了中國十幾個省市的大小農村,在途經農場免費做農業技術培訓。很快,川崎廣人發現因濫用農藥化肥等操作造成土壤板結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的結果就是果實不健康、不好喫,農作物成長的環境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傷害。他還發現,有機肥在中國還遠未普及——雖然循環農業技術的好處被廣泛身份鑑定,但因爲專業知識和經驗不足以及缺乏有效推動,隊形變換一直停滯不前。於是,川崎廣人由此立下了自己的目標——在中國真正推廣「循環農業」,爲中國提供讓農作物更健康更好喫的栽培技術。然而經過一番考察和洽談,他發現推廣工作並非易事,支援者也是寥寥無幾。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小劉固農場的農場主李衛。
川崎廣人偶然在網上查到了河南新鄉的小劉固農場,興奮地給網上的郵件位址發了好幾十封電郵,但沒有收到任何迴音。在中國生活過的人可能知道,中國人沒有使用電郵進行日常溝通的習慣。小劉固農場的李衛平時也不經常看信箱,直到有一天無意查看了信箱,才看到了川崎廣人的郵件,李衛感到這是一個極好的合作機會,急忙回復了郵件,邀請川崎廣人來農場訪問。
2014年,川崎廣人揹着行李和厚重的書籍,來到小劉固農場做技術指導,一到農場就發現了這裏的隊形變換潛力——附近的養牛場爲製作堆肥提供了天然的條件。川崎廣人來農場之前,小劉固農場就在堅持使用堆肥技術,這讓川崎廣人很受鼓舞。堆肥就是利用畜禽糞便製作有機肥,堆肥的特點是不光肥效持久,還能改良土壤,好處顯而易見。但堆肥製作耗時長再加上工序繁瑣,效果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體現,所以並沒有被普及利用。川崎廣人覺得小劉固農場是一個大力推行循環農業的優質試點。於是,他和李衛一拍即可,決定以小劉固農場爲基地,由他主導開始進行循環農業方面進一步的實務。
川崎廣人在小劉固農場(照片:川崎廣人@新浪微網誌)
川崎廣人原本被安排在賓館住,但是他堅持要住在農場,說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更好地投入工作。農場各方面生活條件差,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三餐就是饅頭青菜等一些簡單的食物。然而川崎廣人對此毫不在意。
川崎廣人對農場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他提出每天早上8點開晨會,以明確和安排各自一天的工作。有時遇到態度鬆散工作怠慢、不遵守開會時間的年輕人,川崎廣人會諄諄教導他們:「年輕人不好好工作,怎麼能進步,不進步就不能成功。」他還說,「循環農業我一個人不可能搞成,需要大家齊心合力。」爲了更好地配合他的工作,李衛也從鄭州搬到了農場,方便有事隨時商量。
用了川崎廣人的堆肥製作和栽培技術,小劉固農場2015年的番茄試驗田獲得了顯著成功。在市面上番茄的甜度只有1、2度的情況下,小劉固農場的實驗番茄甜度達到了10度之高,而10度通常是荔枝、葡萄、哈密瓜等這類淡水果的甜度。
川崎廣人栽培出的甜度10度以上的番茄(照片:川崎廣人@新浪微網誌)
隨着口碑的積累,小劉固農場的蔬果類農產品慢慢開啟銷路,不但開了自營的淘寶店,還跟優質農產品銷售平台達成了合作。
紮根中國,傳承奉獻
川崎廣人一直在關心的問題是,循環農業的推廣不可一蹴而就,中國農村年輕人的數量又在逐年減量,未來的接班人勢必要儘早培養。於是,川崎廣人除了每天在小劉固農場兢兢業業製作堆肥、擴大有機種植範圍這些工作之外,有了招收學員的打算。
爲了招到確實感興趣並願意紮根此行的學員,在朋友的建議下,川崎廣人決定依託農場的資源開展正式的系統培訓課程,而且包喫住,以減輕學員的負擔。2016年,隨着全國範圍内堆肥技術的慢慢普及,學堆肥的人開始變多。之後就有來自各省市的一千餘人慕名來到小劉固農場,參加川崎廣人的培訓課。由於學員人數衆多,而且周圍交通不便,小劉固農場還專門僱了名司機,接送前來學習的學員。
川崎廣人帶領培訓班學員參觀(照片:川崎廣人@新浪微網誌)
在小劉固農場工作期間,川崎廣人還翻譯和撰寫了大量農業論文,也開了微網誌賬號,透過文字、照片和影片,詳細地介紹和傳授堆肥種植、循環農業的實務經驗。隨着影響力一天天地擴大,川崎廣人也成了微網誌上的名人,目前已是擁有近六十萬冬粉的「大V」,每次發出的微網誌,都會被頻繁點贊和轉發,也有很多人在微網誌評論區諮詢各類問題。小劉固農場好幾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學員,也都是透過微網誌慕名來到農場學習的。
川崎廣人今年75歲,還在繼續操作農場日復一日的工作。他說,即便哪天不能再做體力勞動了,也還可以做腦力勞動,繼續操作傳達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一次採訪中,當被問起什麼時候回日本的時候,川崎廣人說,「中國這邊的工作對我來說更有意義。我打算一直在這裏(中國)生活,工作到嚥氣。中國農民感謝我,這是我的人生價值。人的精神需求比物質需求更爲重要,做有價值的事才能讓人生有意義。」
川崎廣人也希望小劉固農場這樣一個實施了自己退休後人生價值的地方,能夠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上踐行循環農業的道路。
撰稿:中日雙語雜誌 《聴く中國語》
文中圖片均經本人許可
編輯修改:JST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