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從壓歲錢開始的家庭金錢觀教育

2021年01月29日 學前教育

馬上就是春節了。各位家長是如何處理孩子收到的壓歲錢的?在被孩子問到有關錢的問題時,各位家長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錢」對大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謹慎的話題。不過,「錢」也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正因爲其既重要又難以解釋,所以才希望孩子們能正確理解。這次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壓歲錢的問題,壓歲錢通常是孩子初次接觸金錢的機會。

title

日本也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慣,但據說最初不是給錢,而是由家裏的長輩把過年時供奉年神的鏡餅(扁圓形年糕)敲開分給家人和親戚,並不侷限於給孩子,這大概是關於壓歲錢起源的最可靠說法。當時年糕是很有價值的物品,但後來隨着經濟的快速隊形變換,給錢的做法變成了主流,壓歲錢就由年糕變成了錢。與此同時,發壓歲錢的物件也由家人和親戚變成了小孩,現在的老年人裏還有小時候壓歲錢收到過年糕的人。

筆者有了孩子之後,爲孩子開了自己的銀行賬戶,興沖沖地決定把孩子收到的禮金和壓歲錢全部存起來,但說實話,有一部分被筆者花掉了。不過,孩子上幼稚園後,每年寒假前園長都會建議「家長不要花孩子的壓歲錢,而是給孩子存起來」,因此自從孩子入園後就全部給他們存了起來。

截至去年,每年都是筆者代替孩子去銀行存錢,但隨着孩子們逐漸開始對數字和錢感興趣,今年筆者帶孩子一起去了銀行,讓孩子親手把壓歲錢存入賬戶。

title

筆者首先在家裏跟孩子們聊了壓歲錢的話題。比如問孩子,「這些壓歲錢是誰給的來着?」、「祖父母爲什麼會給你們壓歲錢呢?」。透過提問題,讓孩子嘗試自己思考。

關於壓歲錢的金額,每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既有每年給相同金額的親戚,也有用孩子的年齡乘以500日元來確定壓歲錢金額的親戚。壓歲錢的金額包含着給錢人的想法。如果孩子問起「爲什麼每個人給的壓歲錢金額都不一樣?」,家裏人可以告訴孩子:「不一定是金額越高越好喔。大家給壓歲錢的時候都在祝願〇〇(孩子的名字)健康快樂。開心吧。要謝謝大家喔。」

絕對不能說「〇〇叔叔給的壓歲錢最多」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給的多的人是好人,東西越貴越好,這也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聊超壓力歲錢的話題後,繼續操作聊銀行的話題。這時可以問孩子:「這麼多錢要怎麼處理啊?」、「你覺得放在哪裏好呢?」。孩子大多數情況下可能都會回答「買玩具~!」。家長接下來的回答很重要。

即使對孩子說要全部存起來,但因爲孩子還不瞭解存錢的概念,也許會覺得自己的錢要消失了,或者要被父母拿走了。此時可以試着建議孩子不要把全部壓歲錢都用來買玩具,而是讓孩子自由使用其中的10%,然後把剩下的存起來。另外還要告訴孩子,存起來並不是錢消失了,而是在不使用的時候讓銀行代爲保管。把這兩點跟孩子說清楚應該就可以了。

筆者的孩子還在上幼稚園,因此要使用他們那個年齡也能聽懂的語言來解釋,筆者是這樣解釋的:「放在家裏的話,可能會忘記放在了哪裏,也可能會被小偷偷走,還可能被爸爸媽媽買東西花掉。所以,在〇〇成爲中學生,能夠自己決定怎樣好好花錢之前,我們先把它存到銀行裏吧。」

然後把存摺分別交給孩子們,一起去銀行。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存摺,但看到上面寫着自己的名字,孩子們高興地歡呼:「是我的~!」。

日本銀行的兒童存摺大多都可以選擇可愛的設計。寫着自己名字的存摺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所有物,因此建議大家在孩子小時候就爲孩子辦一個自己名下的存摺。

筆者跟孩子們去了附近的郵局,讓孩子自己在ATM機上進行操作。放入存摺、放入錢,最後再收回存摺。回家後跟孩子一起查看存摺,告訴他們「放入ATM機的錢數跟存摺上的數位相同!這樣就不會忘記有多少錢了!」。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查看之前存入的金額。此時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比如「數位變得越來越大了!」、「這麼多錢可以做什麼呢?」等等。或者說「現在這些錢應該可以買一個稍微大點的電車玩具了。如果想買更大的,應該還要再多存一點。」等等,跟孩子的交流也會變得有趣起來。

title

孩子們可能很快就忘記存摺上存了多少錢。但每年跟爸爸媽媽一起去銀行,把祖父祖母親朋好友給的壓歲錢存起來這件事肯定會留在他們的記憶中。等他們慢慢長大,需要用錢的時候,這些錢應該會幫助他們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些。

文:原田捷子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