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小學生的暑假作業——除了複習,更看重的是興趣、行動與結果的體驗程序

2021年09月06日 中小學教育

■ 4月份爲新學年的開始

作爲世界上爲數不多的四月份開啓新學年的國家,其實在很早之前同樣爲九月份入學的教育體制。到了明治19年,也就是1886年的時候,因爲國家一年的年終決算會在三到四月份舉行,所以爲了配合國家的整體預算統計,以及國家發放教育經費的時期,以高等師範院校爲首,將新學期的初始改到了四月份。之後慢慢擴展到其他師範院校以及小學。進入大正時期(1912年-1926年)後實施了全國上下的統一直至現在。

■ 假期有三次

日本的學校分爲三個學期,假期也有三次,分別爲暑假、冬假和春假。

4月到7月爲第一學期。7月8月爲日本學生最長的假期——暑假。

過完暑假,9月一號開學至聖誕節前後爲第二學期,之後迎來的便是爲期兩週的冬假。日本的新年也是在冬假中度過的。(有關日本的新年,請參考之前寫的文章「生活需要儀式感——新冠疫情下的日本新年」 )。

大約於1月8號前後學生進入第三學期,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下旬結束爲期一年的學習任務。從三月下旬到四月分開學爲春假,只有十天左右的時間。

■ 日本小學生的暑假作業

剛剛過完的暑假,是三個假期中時長最久的,約有40天。身爲學生,暑假當然離不開暑假作業,記得自己在國内上小學的時候,暑假作業無非就是語文和數學的兩冊習題集。然而多年前兒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我被日本小學那些「豐富多彩」的暑假作業驚到了。

日本小學生的暑假作業主要有「習題集」、「自由研究」、「讀後感」等内容,俗稱三巨頭。不同的學校以及地區還會有其他不同的内容,比如製作海報、書法、跳繩、幫忙做家務卡、音樂課的作業(唱歌與樂器)、暑假日記……等等。

◎ 習題集

習題集就是所在年級學習科目的彙總練習冊。封皮一般都很五彩斑斕,給人一種非常夏天的感覺。

一二年級的習題集只有國語(語文)和算數,内容較少。三年級以上增加了「理科」(自然、生物和物理化學知識)和「社會」(歷史、文化和地理等)兩門課,所以習題集的内容也有所增加。

title

暑假作業習題集一例。雖然有點看不出來,但是左側五年級的要比右側二年級的厚很多,涵蓋了四門科目。

學校教育法中,對小學各年級的學習科目的規定是這樣的:

① 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所學科目爲國語、算數、生活(理科和社會的統合)、音樂、美工(繪畫和手工)、體育、道德(類似國内的思想品德)以及學年活動等等。

② 三、四年級之後將「生活」拆分爲「理科」與「社會」兩門學科,進行更具體更深化的學習。

③ 五、六年級將增加「家庭」課,内容爲學習烹飪和縫紉,上課時分別需攜帶圍裙和縫紉包。

上了四年級之後,有一個叫做年級活動的課程,與大學的課外社團活動相近,但在授課時間内進行,而且一個月僅有一次。學生們在新學年伊始,就要從電腦、籃球、遊戲、科學、舞蹈、雕塑、羽毛球、料理、手工等(不同學校,内容有些許不同)各種小組中選擇自己喜愛的科目,直至一學年的結束。

言歸正傳,不得不說習題集是家長們的最愛,因爲可以很直觀地做學習計劃。儘管是需要家長批閱的,但因爲有附錄答案,所以並沒感覺負擔過大。況且低學年的題都比較簡單,可以直接暗算以及肉眼判斷。

但到了中高年級,難度有所增加,知識範圍也變得廣博。遇到孩子不懂的,還需要跟其一起推理演算和求證的。但就我個人而言,在批閱「理科」與「社會」作業的同時,甚至覺得給自己也豐富了很多基礎知識。

◎ 讀後感

學校只規定了稿紙的格式(二年級開始使用稿紙),學生需自行選擇一本感興趣的圖書,進行精讀後整理出一篇讀後感。

title

日本傳統式的稿紙,400字/張

其實,讓一個只上了四個月學的一年級生寫一篇讀後感,着實爲一件讓人抱頭的難事。於是乎,爲了能讓孩子寫出一篇優秀的讀後感,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各顯神通。新冠之前還能去學校參觀的時候,班級以及走廊的牆上都會張貼出大家的讀後感。雖然說「攀比之心不可有」,但在衆目睽睽下也不想自家孩子的作業太差。每位家長的那種埋在內心最深處的虛榮心也難免會出來搞點兒事情。所以有個別孩子寫的讀後感中,家長的「影子」稍微明顯。

每年暑假前夕,各家書店最顯眼的位置都會擺放着有關讀後感寫法的攻略以及適合寫讀後感的圖書。有些家長甚至會吐槽「讀後感分明是「留給家長的作業」。不知道是否爲了阻止家長的「熱心幫助」,最近的讀後感作業都是讓學生在家總結一個大綱,具體的文章等到第二學期在課堂完成。

title

推薦用來寫讀後感圖書的網頁截圖。圖片來自EhonNavi(繪本指南)官網

◎ 自由研究

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作業。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沒有任何的規定和範疇。重點就在「自由」二字上。可以做手工製品,可以寫旅遊攻略,也可以是一項觀察筆記……

人,一旦沒有了被指定的圈圈框框,反而更會手足無措。尤其是像我這種沒有在日本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心情其實與一年級的學生們是一樣的,摸不着頭腦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婆婆知道之後把她孩子們小學時期的自由研究作品如數家珍地給我找了出來。我也很快領悟到了這項作業的重點----主題不需要有多好多特別,而是要讓孩子在參與的程序中能有所啓發和收穫。

時值夏天,家裏正好養育着花蝴蝶的蟲卵與幼蟲。本來打算是給孩子們看青蟲如何化繭成蝶的,孩子們也是每天盡心盡力地摘來青蟲的食物(花蝴蝶只在柑橘類的樹葉上產卵,其幼蟲也只喫柑橘類樹木的葉子)。於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輔導的暑假自由研究作業,就是讓兒子將這個程序連照片一起用時間軸的方式做成了觀察筆記。

title title

第二學期開學以後各年級展示自由研究的作業,圖爲一年級區的展示

決定完課題内容後的下一秒其實就已經後悔了。一年級的孩子,不要說讓他寫觀察日記,能坐下來跟你討論活動方案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我決定採取每天寫一點最後再拼湊成一張海報的方法,程序雖然有些許辛苦,而且耗時也久,但能讓一年級小學生每次不必集中太長的時間精力。沒錯,自由研究與讀後感被並稱爲暑假作業的鬼門關。

第二學期去參觀作業展示會的時候,發現這個苦其實沒有白受,即使是一年級學生,每個作業的完成度之高,作業選擇的角度之惟妙都讓我感到折服。想必是孩子們的努力以及家長們那糟糕的勝負欲的結晶了。

有了第一年暑假的前車之鑑,同時爲了將自己的「身心損耗」降到最低,之後的自由研究課題都儘量讓孩子做手工製品。既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也可以在短時間内完成。

title

拾貝歸來後製作的時脈

title

沙質沙漠探險歸來後的沙漏(左)。三分鐘的巨型沙漏,偶爾喫泡麵時,很有儀式感地被搬出來

title

略顯笨拙的塗畫風鈴。怕吵到鄰居,一次也沒有被掛在外面過

title

物理可用能知識學以致用的短路迷宮。據說拿到學校之後,隔壁班的學生也都會過來體驗一下

■ 家長對暑假作業的看法

有一家名爲IORE(株式會社イオレ)的公司,在今年的7月19日~27日期間,曾對 1337名小學生家長爲調查物件,針對暑假作業做了調查。

title

最容易拖到最後才完成的暑假作業是什麼?圖片:PR TIMES

如調查表顯示,以「絕對的優勢」,讀後感和自由研究「榮居」第一第二名。看來家長們的苦惱都是等同化一的。

title

暑假作業中,有哪些是需要家長幫助的?

在這項問題中,自由研究一項「奪冠」,其次是讀後感和手工。看來家長們的負擔確實不小,而且不僅限於一樣作業。

title

覺得有必要的作業,可複數回答(左),覺得可以取消的作業,可複數回答(右)

在家長們回答「覺得有必要的作業」表格中,習題集以非常高的票數奪冠,既能養成學習習慣,又能複習所學知識,習題集在各國家長眼中都是同等重要的。

在回答「覺得可以取消的作業」表格中,讀後感 、自由研究都有入圍。第一位爲毛筆字,第二位爲製作海報。

很多家長表示暑假作業,尤其是自由研究的負擔太重,是沒有必要的。針對這個問題,著名的教育評論家親野智可等先生則指出:「自由研究不關乎學習成績,是在漫長的暑假中,能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透過自己的研究與行動來獲取成就感的一個重要程序。」

對於家長的幫助,親野先生還指出:「低學年的孩子可以給與相應的輔佐,但切忌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要學會守望。這才是自由研究作業的初衷」。

暑假已經結束,衆多家長也是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看着孩子們放學回來就會興高采烈地講自己的作品多麼有人氣,其他同學的那個作品也很棒等等。這種雙向的身份鑑定與被身份鑑定,相信也是一種正面的成就感,能繼續操作影響孩子們今後的價值觀。同時,也讓家長暗自反思自己對待孩子暑假作業的態度和參與度。

確實,就算是心力憔悴,家長也能享受到守望或參與乃至完成作業時的焦灼與快樂。這就是暑假作業帶給孩子與家長的魔力吧。

供稿:安寧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