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2019年,日本就開始了異常火爆的電子給付燒錢大比拼,LINEPay大規模的線下推廣,同時進行高額消費返金,推行各種補貼計劃。之後軟銀和雅虎共同領投的「PayPay」則開始了第2輪100億日元補貼計劃。在二維碼給付領域,除了上述兩家以外,還有樂天Pay、Pring、PanID等多家創新企業的加入。如果說2018年是日本的二維碼給付元年,那麼2019年就是日本二維碼給付的戰國時代了,各家都在一決高下。
對於日本的這個新興成長市場,目前可以說和中國前幾年情況一樣,幾個月就優勝劣汰。如今的PayPay百億補貼,就猶如當年微信給付一樣野心勃勃。
日本的藥妝店、便利店、飲食店等近期很明顯都增加了二維碼給付的廣告。
二維碼給付在日本興起
說起二維碼給付,中國人並不陌生。在行程網際網路快速隊形變換的帶動下,用二維碼給付似乎成爲中國大多數消費者的日常。很多人都說,日本發明了二維碼,發揚光大卻是在中國。二維碼電子給付,在中國幾乎應用到了極致,據說全球掃碼給付90%的個人客戶都來自中國。隨着給付寶和微信給付進軍海外市場,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地能夠切身體會到「出門不用帶現金,手機掃碼走天下」的便利。
從2017年給付寶以及微信給付相繼進入日本給付領域開始,廣大中國遊客在日本購物時用手機掃碼給付的現象,也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刺激了日本電子給付的擴大,特別是當下的二維碼給付火爆成長。
LINE Pay
日本電子給付真的落伍啦
在中國即便是一般菜市場或者販賣部,都已經可以不用現金,手機拿出來,刷一下二維碼即完成交易。然而這種情景,在兩年前日本幾乎沒有,所以難怪常常被日本的年輕人吐槽。遊客們也紛紛表示,日本的給付手段不靈活,不夠方便。
日本在二維碼給付方面的發展遲緩,是不是就可以說日本的電子給付遠已經遠落後於世界呢?
其實不然。一方面大多數日本人熱衷於現金給付。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裏,在超級市場或者便利店購物,使用現金的比例佔到了80%以上,甚至有些商家只收現金。
另外一方面,除了使用信用卡以外,日本的電子給付也有Suica(通稱「西瓜卡」),Nanaco等,出行喫飯購物等消費也可以「嘀」一下就完成。其中Suica、PASMO、ICOCA等交通系列電子卡,最爲厲害,發行總數量已經超過1.2億張。如果按日本人口平均來計算的話,也可以稱得上是人手一張了,可見普及程度。
但是日本的問題在於沒有能夠讓大多數消費者喜歡上電子給付,沒有把電子給付作爲日常給付的首選或者必選。
日本的交通系列電子卡
二維碼給付在日本也有其優勢
對於個人客戶來說,用交通卡來給付,也不過是把儲值在卡里的現金來給付罷了,只是節省了找零錢的麻煩,遇到不能刷卡的情況,還需要再拿出現金來,麻煩就大多了。再比如說日本同仁間一起去喝酒,習慣上都是AA制,最後發現沒有帶足夠的現金,而當你拿出西瓜卡,也不能即時轉賬給同仁。
對於企業客戶來說,在引進傳統的信用卡非現金給付方式的時候,儘管可以大半徑降低實體店的收銀成本,但是常常要支出昂貴的提現手續費。對於薄利多銷的店家來說,這個壓力有點過大。
所以此時二維碼給付的興起,正好解決了這樣一些問題。
東京永旺對應的給付方式(照片/客觀日本編輯部)
整體來說,面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爲進一步提高遊客訪日消費的熱情和消費便捷性,日本在政策上是非常歡迎提高電子給付的規模和使用比例的。
樂天給付最近也拿出了千億級規模的補貼方案,「高額補貼」刺激電子給付看來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正如很多創客期待的一樣,新興的二維碼給付,或許可以給日本的創新創業添柴助燃,促進更多的創新商業模式誕生。
供稿 容江(一般社團法人ASIA高新技術交流協會)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