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2020年中國經濟的課題

2019年12月23日 產業動態

在日本分析中國,總有會讓人感到很尷尬的時候。

這是因爲總是會被要求旗幟鮮明地「站隊」。也就是說,總是把分析中國的人分爲「看好中國派」和「看衰中國派」兩大類。

可以說,從當你有了這種想法的那一刻起,這個人就已經失去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的資格。

這種現象的存在,是因爲日本對分析中國的人存在兩種需求。一種是想簡單迅速地知道中國情況的需求,這種需求最爲常見。我也經常被問及,簡單說就是問「中國是好還是壞」的人。簡直就像小學生提出的問題。

另一種則是想根據分析的結果來決定自己「是應該巴結中國」還是「應該蔑視中國」的需求。這種心理的背後,可能還是希望像過往一樣只要伺候好美國就好了的心理。上述兩種心理,無論哪種我都完全無法贊同。

因此,對於上述這些人,我只希望他們「別來打擾人」。

中國經濟本來就像人的身體一樣,既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雖然長期的趨勢肯定是有的,但好壞並存是常態。我們要做的,是在此基礎上討論雖然健康,但血壓有點高的時候該如何做全面的判斷。

外部因素和意外變化很多時候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020年中國經濟的課題

本圖爲客觀日本編輯部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製作

外部因素和意外變化既包括類似雷曼危機、大型天然災害和中美貿易戰等政治問題,也包括真正的戰爭。

在全球供應鏈如此複雜地混色在一起的當今世界,如果認爲單純地分成「看好中國派」和「看衰中國派」就能考慮問題,只能說這個人太不瞭解現實了。也就是說,無論中國一國如何強大,刨除外部因素也都無法預測中國經濟的未來。即便中國崩潰真的成爲現實,把終極因數歸結爲是中國政府的終極因數,或者歸結爲是中國人的稟性的議論也是沒有意義的。

鋪墊有點長了,即便如此,我還是想在本文中展望一下中國經濟的前景。

中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曾經支撐中國高速隊形變換的傳統經濟退化,已成爲結構性退化產業,必須進行調整;依賴不動產業的經濟體制未能得到改善;以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爲中心的債務問題,整個世界經濟的前景不透明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尤其是中美貿易戰,已經導致中國財務體質改善的中途停車。

而目前中國的優勢應該包括:IT尖端企業的隊形變換壯大培育出的新經濟顯著崛起;中國經濟的真正主角民營企業相當活躍;產業構造順利向第三級產業過渡,以網路爲中心的個人消費堅挺;國家財政收入不斷增加;即使在中美貿易戰的環境下,外資依然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在今後有望隊形變換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擁有競爭力等。

不用說,單純討論上述哪一種因素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那麼,中國自己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大家可以參考12月6日《人民日報》「收官之年確保圓滿收官——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2020年經濟工作五大訊號」的專題報導。

收官之年是指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2021年建黨100週年時實施小康社會的目標。具體來說,必須在2020年内滅絕貧困。此外也指 「十三五規畫」(第十三個五年規畫)的最後一年。

報導中指出,中國面臨的問題是「今年以來,國際上單邊主義和貿易保存主義加劇,世界經貿增長放緩態勢明顯,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内經濟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此,「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減輕匯率風險,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保持母體平穩定狀態勢」。

關於「收官之年」的問題,作爲最大的攻堅戰目標,報導中提出了努力「脫貧」、「防治污染」和「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表明,中國的問題已經用不着外國人來指出。這才是他們現在「擔心」的問題,我們需要準確掌握這一點。

文:富坂聰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文: Science Portal China

富坂聰

富坂聰
殖民大學海外事務研究所 教授

1964年出生於愛知縣。
北京大學中文系退學。
《週刊POST》(小學館)和《週刊文春》(文藝春秋)的記者。
1994年憑藉《龍的‘傳人’們》獲得第一屆21世紀國際紀實文學大獎。
2014年起任現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