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企撤離中國?其實有兩種供應鏈型態

2020年10月28日 產業動態

新冠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動搖全球的經濟支柱。本文將聚焦疫情對日本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嘗試對今後的情況做一番預測。

首先要介紹的是,作爲因疫情而陷入混亂的在華日本企業而制定的扶持政策,日本政府在今年3月份的補充預算中計入了2453億日元(約156億元)的補助金,用以幫助這些企業從中國撤回日本或者遷往第三國。這筆預算屬於「專門用於供應鏈重組的政策性資金」,在中日兩國都備受關注。第一期的補助金申請時間截至6月底,只有87家企業申請,但在截至7月底的第二期申請中,申請企業達到1670家,申請總額單純計算達到18000億日元(約1145億元)。日本政府雖然難以滿足全部申請,但也計劃增加預算額。最先開始搬遷的是生產口罩和汽車零部件企業等,不過目前已經擴大到多個行業。

其次受到關注的是,《日本經濟新聞》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針對會員企業3000多名管理層人士於7月14~16日實施的「關於中國業務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回答支援上述補助金政策的人達到59.3%(「不好說」佔20.5%,「不支援」佔11.3%,「不清楚」佔8.9%)。關於美國的對華政策,回答支援的人佔48.1%(」不支援「佔36.9%,」不清楚「佔15.0%),可以看出,日本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已經出現警戒感。

引發警戒的終極因數除了開篇介紹的日本鼓勵撤回企業的新政策外,應該還與日本政府的更迭,使得中日關係前景難以預測有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華日本企業的產業供應鏈正出現兩種形態。

第一種是傳統的全球型供應鏈,產品透過跨越中國、日本和第三國的管道在中國生產,面向全球出口。但近年來,「地產地消」型的第二種供應鏈脫穎而出,即在中國採購中間商品和零部件進行生產,並面向中國國内的市場銷售。

前者由於中國國内的生產成本升高,已經開始探索向第三國轉移(即「中國+1」戰略),受中美之間的摩擦升級和此次的疫情影響,這種趨勢進一步加速,日本政府的補助金政策被認爲進一步推動了這種趨勢。而後者並未感受到轉移的必要性,正努力使企業在中國國内的體制更加合理化。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每年實施的海外日本企業實態調查也發現了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該調查像往年一年於2019年秋季實施,反映了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因應措施,但沒有反映出針對新冠疫情的因應措施。即便如此,依然可以看出供應鏈的兩極分化的趨勢。

該調查向考慮重組供應鏈的日本企業詢問了具體的内容。在華日本企業中,①考慮轉移生產基地的企業爲159家,②考慮改變採購地的企業爲170家,③考慮改變銷售地的企業爲83家。搬遷目的地主要是越南(①爲39家,②爲38家,③爲9家)和泰國(①爲23家,②爲14家,③爲7家)等東協國家,打算迴歸日本的只有①11家、②10家和③3家。可以說,這些資料能爲預測供應鏈的重組方向提供參考。

以上按照供應鏈的類型分析了日本企業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采取的措施,不過企業一線的因應並沒有這麼簡單。除了本文提到的「地產地消」和「(採購地及銷售地的)分散化」外,大多數企業還在努力「調整銷售戰略」。在這些企業的努力下,日企乃至全球的供應鏈今後都會繼續操作變化,調整供應鏈的企業也會不斷增加。

title

住友商事在越南建設的工業園區區(河内郊外)

日文:大西康雄(JST中國研究與櫻花科技中心 特任研究員)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