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導致日本經濟實力下降,從而外國人不再來日本工作——這種看法是一種誤解,日本其實是大量接收永住型移民的國家之一。8月27日,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達了上述觀點。報告還指出,隨著一些國家的人均GDP的增長,經濟實力與日本的差距縮小,反而使得這些國家的勞動人口更容易來日本。報告還建議,為了促進接收海外留學生作為高技能人才,還需要政府和企業合作,進一步推進更靈活的招聘時機以及擴充公共支援制度。

辦理外國人簽證等業務的東京出入國在留管理局(照片:客觀日本編輯部)
在題為《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在日外國人數量創新高。新興國家追趕日本促使來日外國人增加》的報告中,永濱先生首先介紹了日本法務省2023年10月發布的《在日外國人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數量達到了322萬,創下歷史新高,佔日本總人口的比例也從2015年的1.5%穩步上升到2.6%。

摘自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報告《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中文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永住型外國人高達116萬
在分析在日外國人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時,永濱先生特別重視那些持有無更新次數限制的「永住型」在日外國人所佔的比例。這是因為,相比那些持有限定更新次數簽證的「短期滯留型」外國人,「永住型」外國人通常被認為具備更高的技能。截至去年6月底,日本的「永住型」外國人的數量達到116萬人,成為在日外國人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從簽證的分類來看,「永住者」有88萬人,「特別永住者」有28萬人。「特別永住者」是指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失去日本國籍,但因為已經在日本定居而獲得永住資格的外國人。
外國人勞工中越南人數最多,中國第二
永濱先生還特別關注在日外國人勞工人口的比例。根據厚生勞動省每年1月發布的截至前一年10月末的《外國人僱用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的外國勞工數量首次超過了200萬,同比增加12.4%,比上年度5.5%的增幅高出6.9個百分點。從國家來看,勞工主要來自亞洲國家,其中越南勞工人數最多,佔25.3%,其次是中國,佔19.4%,然後是菲律賓,佔11.1%。從增長率來看,印度尼西亞的同比增幅為56%,緬甸為49.9%,尼泊爾為23.2%,增長率也是亞洲國家佔據上位。

摘自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中文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此外,永濱先生還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指出,日本在2018年成為全球第五大接納勞動移民的國家,前四依次是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他還強調,由於「永住型」外國人所佔的比例較高,日本實際上接納了大量永住型移民。

摘自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中文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可接納勞工的國家進一步擴大
接收外國人勞動者對那些結構性人手不足的地區和產業來說屬於產業生存問題。另一方面,近期由於日元貶值,外國人勞動者以本國貨幣計算的實際收入減少,這導致了外國人勞動者逐漸離開日本。事實上,當大學邀請海外研究人員來日時,確實有研究人員因為報酬(按美元計算)較低而拒絕了邀請。這種現象在日本國内已經時有發生。然而,永濱先生支持另一種觀點:新興國家與日本之間的收入差距縮小,出國費用也會變得相對容易負擔,即使學歷和技能不那麼高,也容易來日本找到工作。
在日本外國勞動者數量較多的是越南、中國、菲律賓,增長率較高的是印尼、緬甸、尼泊爾,這些國家的人均GDP與日本人均GDP的差距在逐年縮小。永濱先生出示圖表說明,不僅是中國,印尼和越南與日本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他還強調,儘管緬甸和尼泊爾的增幅較高,但人均GDP水平仍然較低,表明這些國家的外國勞動者仍有進一步的流入潛力。考慮到這一點,他認為,包括印度在内總計擁有20億人口的地區,可能會成為日本未來的勞動力供應國。

摘自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中文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本的博士入學人數自2003年度達到峰值後持續呈下降趨勢,直到2023年度才開始回升(同比增長4.4%)。這一現狀與永濱先生的觀點吻合。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6月公佈的《2023年度博士課程一年級的職業意向和經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日本的大學博士課程一年級的外國留學生中,45%的人在留學時幾乎沒有考慮日本以外的選項,48%的人雖考慮過其他國家,但日本仍是第一志願。此外,33%的留學生表示希望在博士課程完成後長期留在日本(參見本站文章:日本文科省研究所調查:33%的外國博士留學生希望長期留在日本)。
代表日本產業界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也開始認真對待博士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該聯合會在2月公佈了《博士人才與女性理工科人才培養與發展建議》(參見本站文章:日本經團聯提議重視博士和理工科女性人才,並對目前積極招聘僅限於少數企業的現狀感到擔憂)。其中指出有許多會員企業對於博士人才的招聘意願不高的問題,明確了企業有責任與政府、大學合作,以推動博士學位獲得者的培養與應用。具體建議包括增加使博士人才能夠在大學和產業界雙方面發揮作用的共同研究和跨機構任命。跨機構任命指博士學位獲得者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學、公立研究機構、民間企業建立僱傭關係,使得同時在多個機構工作成為可能的機制。
對外國勞動者和留學生提供更多支援措施
日本政府於2019年4月入國管理局升格為「出入國在留管理局」,提升了行政地位,同時還設立了8個地方出入國管理局、7個支局、61個辦事處以及2個入國管理中心。對於這些便於接納外國人才的舉措,永濱先生表示肯定,但也提到韓國有200多個多文化家庭支援中心作為外國人支援設施的例子,呼籲進一步擴充對外國勞動者的支援體制。他特別強調,擴充留學生的接納力度,對吸引高技能人才非常有效。他建議,應針對留學生對日本僵化的招聘體制的不滿,推動更加靈活的招聘時機和招聘相關的公共支援制度,同時建議政府和企業合作進一步推動這些措施。此外,為了防止外國人才過度集中在東京,並將其用於地方振興,建議可以在地方設立特區,積極吸引外國人才。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的分析報告《日元貶值“外國人不來打工”的誤解——在日外國人數量創新高。新興國家追趕日本促使來日外國人增加》(日文)
【相關報導】
2024年08月20日 日本博士生入學人數增加4.4%,高被引論文排名繼續低位
2024年07月08日 日本文科省研究所調查:33%的外國博士留學生希望長期留在日本
2024年07月01日 全球適宜留學城市排名:倫敦第一,東京第二
2024年05月24日 【調查】日本博士生質量堪憂,研究學者和管理人員危機感增加
2024年05月30日 日本引領世界尖端研究的11個領域——11名研究人員分獲“研究前緣獎”
2024年03月05日 日本經團聯提議重視博士和理工科女性人才,並對目前積極招聘僅限於少數企業的現狀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