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術會議發表見解稱,推進關於男女性別差異的研究,將推動科技、學術研究的新隊形變換和創新,並提出了必要的政策建言。日本學術會議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當前國際社會將性別差異作爲提升研究與科技創新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日本在這方面落後於國際社會,日本學術會議對此抱有強烈危機意識之故。見解還強調了在推進性別差異研究時,將性別視爲連續表現形式而非雌雄兩極的「性譜」新觀點的重要性,這一點也引人注目。
日本學術會議大樓
11月10日發表的的是,日本學術會議科學家委員會男女共同參畫分科會以「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推進」爲題的見解。其内容是對去年4月在男女共同參畫分科會中設立的「基於性別差異的科技創新研討小分科會」10次會議以及今年9月召開的學術論壇上的討論進行的彙總。
日本學術會議主辦的學術論壇「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上的小組討論(2022年9月8日,日本學術會議講堂。最右爲「基於性別差異的科技創新研討小分科會」委員長渡邊美代子)。圖片來源:日本學術會議網頁公佈的記錄影片
生物學意義上的連續性性別差異
見解首先介紹了爲了推進科技創新,以歐洲爲中心將性別作爲要因分析其特點的科學研究在在各領域展開的狀況。並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性別差異是科學隊形變換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背景之一是研究者們認識到,一直以來被單純劃分爲男女兩類的性別,在生物學意義上將其視爲連續分佈才是正確的。
儘管圍繞性別的科學討論多種多樣,但日本仍未擺脫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以男性爲中心的社會構造。見解督促人們注意日本的這一現狀,並斷言這種社會構造已導致市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落後、產品開發的落後等社會停滯現象。見解還承認在此之前日本學術會議自身也從未提出過將性別差異作爲科學隊形變換的重要因素,發揮性別差異的特點以服務於社會的建言和報告。雖然日本學術會議關於男女共同參與的建言和報告有過不少,但其内容都停留在擴大女性參與權、爭取性少數權利等内容上。
見解此次提出的第一個策略是「如何推進考慮了性別差異的研究開發」,強調在所有領域的科學研究中,有必要將性別差異視爲重要因素來推進研究。醫學和醫療同時受到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理性別(sex)以及社會、文化上的社會性別(gender)的影響。一直以來以男性爲中心的醫學受到高度評價,而以女性爲中心的護理則被定位爲一種補充。工學領域也維持以男性爲主流的狀況。見解分別詳細敘述了在上述領域推進性別差異研究開發的意義,以及需要進行怎樣的研究開發等問題。
不斷被闡明的性別差異與醫學、醫療的關係
在醫學、醫療領域,由於動脈硬化的發病和進展明顯與女性荷爾蒙有關,性別差異醫學、醫療從循環器官開始逐漸向內分泌、免疫、消化器官等方面滲透。在精神病疾患方面,女性的抑鬱、焦慮性障礙患病率高於男性,阿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同樣高於男性。另一方面,包括從發育早期開始出現的智力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注意力欠缺與過動症等發育障礙在内的神經發展疾患的患病率,男性則高於女性。巴金森氏症的患病率也同樣,男性比女性高1.6~2倍。
考慮了性的多樣性對身心影響的研究正在推進之中,其成果反映在疾病的診斷、冶癒方法及預防措施上。在列舉了性別差異在醫學、醫療中的現狀的基礎上,見解提出了犀利的觀點:「不得不說日本的舉措已落後於歐美各國。」見解建議,日本有必要推進性別差異在腦部構造和功能上的差異研究,關於影響兩性的所有人類疾病的基於性別的差異性與相似性的研究,以及在細胞層面上的性別研究等。
見解同時也提醒注意,在推進研究開發時,具體的注意點越發重要。例如,必須重視正在推進運用的AI(人工智慧)系統出現的性別、人種等歧視事例,在谷歌相簿的影像分類中,非裔美國人的照片被分類爲大猩猩;利用亞馬遜AI的人才招聘系統中,發現了歧視女性的欠缺。見解列舉了上述事例,認爲有必要考慮包括性別差異在内的人類的特性,推進確保公平性的系統開發。對於性別差異醫學、醫療的研究開發,還提出了「減量基於特定性別差異的歧視的可能性」等因應研究障礙的對策。
精神/神經疾病患病率的性別差異示意圖(圖片:由小分科會根據Pinares-Garcia(2018)製作
(取自日本學術會議科學家委員會男女共同參畫分科會見解「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推進」)
女性的參與能提升專利價值
針對日本科學研究的一大課題——女性研究者較少的狀態,見解着重強調了在工學領域強化舉措的必要性。國立大學工學領域的教員(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本科生中的女性比例分別爲7.0%和15.3%,在所有研究領域中均爲最低。女性比例低,導致女性作爲少數派難以發言,並被視爲例外,結果導致提升女性參與比例的政策難以實施。在揭示了該現狀的基礎上,見解指出,女性教員少的背景是因爲工學部女生少,其終極因數在於初高中時期在升學選擇上,女生難以選擇工學部等男女差異問題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見解也介紹了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和三菱綜合研究所的共同研究結果——相較於僅由男性開展的研究開發,由女性參與獲得的專利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研究分析了截止到2016年3月的過去25年間日本製造業企業在日本國内申請的有效專利,發現女性參與發明的專利較發明者僅有男性的專利而言,經濟價值高出44%。
見解介紹了上述資料,強調推進基於性別差異分析的性別差異研究,將有助於促進以工學領域女性爲代表的雜異化人才參與。
日本國立大學各專業女性教員比例和女性本科生比例(截至2020年5月1日)
(引用自日本學術會議科學家委員會男女共同參畫分科會見解「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的推進」)
提升體育運動的社會價值
「如何推進考慮了性別差異的研究開發」中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詳細記述了體育相關研究的重要性。體育運動一直以來都明確區分男性和女性,這是與「性譜」新觀點截然相反的世界。對此,見解表示近年來,對於如何處理代表性別多元的「LGBTQ+」運動員的問題正在議論之中;源於體育的健康問題在因應時要考慮性別差異等,建議有必要積累基於性別差異的醫學資料,並將其反饋給國民。
具體而言,見解呼籲整個社會需要對從10多歲開始的學校保健教育應該涵蓋顧及性別差異内容的重要性達成共識,並探討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方案。從運動愛好者到頂尖運動員,參加運動所需的能量攝入不足是所有運動者都可能遇到的健康問題,女性中患病率較高骨質疏鬆症,作爲對策,必須從10多歲開始採取措施,避免低體重和無月經的低雌激素狀態的出現。
在去年舉辦的「東京2020奧運會和帕運」上,跨性別運動員首次以自身承認的性別參加了比賽。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和國際競技聯盟等組織關於跨性別女性選手參加體育比賽的規定中,性激素睪固酮的數值是主要指標。但見解認爲僅此還不夠,要求進行將睪固酮值以外的因素也包括在内的進一步探討。
體育運動不僅在維持和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等健康層面頗有助益,還有助於提高教育、生活品質等。尤其在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日本,今後體育運動的社會價值將更爲重要。見解強調了體育運動對個人和社會的作用,推進考慮了性別差異、競技專案以及運動特點等因素的醫學研究,積累基於性別差異的醫學科學資料,使各類人羣從幼年期到老年期的一生都能參加體育運動。
重要的「性譜」概念
見解提出的第二個建議是「關於性別的科學知識的周知」,指出了「性譜」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即性別不僅有男女,在生物學上和社會上都呈連續分佈的帶譜狀,呼籲人們廣泛注意「男女」的二元分類缺少對性少數的顧及;「LGBTQ+」群體的存在在科學上是一種自然現象。
充實數據與統計
見解之後提出的是「性別資料的獲取和性別統計的充實」。此部分也明確表示,與國際社會相比,日本的現狀相形見絀。重視科研人才的性別統計,將其視爲科技政策的基礎,在海外主要國家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美國從1982年起隔年收集並公開性別等相關統計資料,韓國也有參照此標準的法律。歐洲共同體(EU)於2003年起每三年發行一次成員國的性別統計集,除研究者的領域和職位外,2015年後,僱傭形式、博士生的流動、男女間的工資差距等也被納入統計指標,揭示了由性別帶來的差異。
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缺失包括高等教育(大學、短期大學、專門學校等)在校生男女比例在内的多項政府統計資料。雖然有人指出,國中以後的理工科女性教員比例低與女性學生遠離數理化科目相關,但性別差距的實際情況卻未能把握,因爲政府未收集性別統計資料,或收集了卻未公開。文部科學省開展的全國學習能力與學習情況調查也未公佈各性別的統計結果。
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佈、日本媒體也會報導的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以經濟視角爲中心的性別平等國際排名),以各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交的政府統計資料爲依據,而日本在多個專案中的「n/a(無資料)」較爲醒目。第三階段教育(日本的大學、短大、專門學校等)的在校生男女比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部分按專業統計的資料未顯示日本的情況,暴露出日本在統計上的欠缺,見解對此十分重視。
見解提出,在完善必要的性別統計的同時,還要建立遵循國際標準、能統一管理各類性別資料的體制。具體的建議是,總務省(統計委員會)作爲指揮塔,有必要與各省廳合作,推進資料的收集、分析與公開。
推進性別平等
見解最後的建議是「推進性別平等」。與世界各國相比,日本的性別平等明顯落後,不僅會給社會帶來扭曲,也不利於推進思考性別差異的研究。除了推進男女共同參與,還需要讓各種性別的人都能參與各領域的研究、從事各類職業,方可確保公平,因此還有必要進一步推進性別平等。見解稱透過上述的努力,可以建設出不同人羣都能理解的社會。
各類數位都表明,除了性別差異研究與性別平等,日本還存在諸多問題。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以經濟視角爲中心的性別平等國際排名之一)最新結果(2022年7月公佈)顯示,日本在全球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16位。不僅在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排名最低,在亞洲地區也落後於菲律賓、孟加拉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韓國、中國、緬甸,比日本排名低的僅有印度、巴基斯坦等極少數國家。經合組織發佈的報告《教育概覽2021(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也顯示,攻讀日本高等教育機構工學專業的女性比例在OECD成員國中處於最低水平。
在日本學術會議發表見解的11月10日,東京工業大學也宣佈,爲實施女性學生比例的飛躍性提升,將從2024年起設置大學入學考試的女性錄取配額。目前,該大學全體入學者的10% 即98名學生,是以普通入學考試以外的綜模具組裝選拔乃至學校推薦型選拔的方式錄取的。東京工業大學計劃透過2024、2025兩年的入學考試,將該人數增至227名,其中設置143個女性配額。「此舉旨在增加理工科領域的女性研究者和技術人員,因爲我們認爲女性的才華施展對日本的未來的科技隊形變換不可或缺。」東京工業大學校長益一哉解釋了設置女性配額的目的。
據東京工業大學介紹,目前其本科生的女性比例爲13%。該校希望透過新設置的女性配額,將該比例提升至20%。校長益一哉在媒體採訪中表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近半數是女性」「理工學領域和產業界的性別平衡最爲落後,這是解決該問題的第一步」。在全球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誇誇雷利·西蒙茲(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今年6月公佈的《世界大學排名2023》中,麻省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一。排名第55位的東京工業大學雖與其相差甚遠,但在日本大學中已獲得高度評價,僅次於第23位的東京大學和第36位的京都大學,位列第三。但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女性學生比例的差距引人注目。
雖然日本也終於採取行動促進女性在科技、學術研究領域發揮所長,期望以此推動國家隊形變換,但放眼國際來看還遠遠不足。可以說,日本學術會議的見解再次凸顯了日本的落後,但見解中包含的建議能否成爲扭轉日本落後局面的「引爆劑」呢?對此,在見解的總結中起主導作用的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資深研究員渡邊美代子(日本學術會議「基於性別差異的科技創新研討小分科會」委員長)做了如下回答。
「日本的科技取得了享譽世界的卓越隊形變換,但近年來卻落後於世界潮流。這雖是多種終極因數導致的,但多樣性上的落後無疑是其中之一。在混亂無序的時代,有必要從各類觀點中提出方案、進行討論並迅速實施,在多樣性方面,對應性別問題刻不容緩。尤其是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不增長、研究經費無望大幅增加的當今日本來說,推進有助於提高研究質量的性別差異的研究迫在眉睫。科學已明確了性別並非男女的單純區分,將性別視爲重要因素可找到各類課題的解決方案,如今既已知曉這些事實,那麼不僅是科學研究,全社會都有必要充分發揮性別的特性,爲日本尋找出路。此次正是出於上述考慮而決定公開見解的。」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網站】
日本學術會議《見解「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推進」》
日本學術會議學術論壇「基於性別差異研究的科技創新」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2) WEF_GGGR_2022.pdf (weforum.org)
OECD Indicators「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Japan
東京工業大學新聞「東京工業大學在綜模具組裝、學校推薦型選拔中導入143名女性配額」
【相關文章】
2022年08月29日「最新調查結果上國際期刊:減量國中理數科目課時影響大,明顯導致科研能力下降」
2022年06月22日「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太地區維持高評價」
2022年05月30日「確保人才和時間恢復研究實力,日本的政府支援劣於韓臺等國家與地區」
2018年10月23日「日本105個協會聯盟公佈宣告草案,要求大學入學考試公平」
2016年05月12日「構建爲女性科學人員提供更大支援力度的階層 方新教授的主題演講概要 "中日女性科學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