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月哈佛商學院第一位女性終身教授Shoshana Zuboff將其最近幾年研究成果合輯爲一本專著,取名爲《監測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這本500頁的鉅著指出,隨着大資料與物聯網(IoT)以及新一代行動通信(5G)的興起與普及,數位經濟與共用經濟已具雛形,傳統的資本主義社會正步入「監測資本主義」社會。
《監測資本主義時代》警示的是以GAFA爲代表的壟斷了資料的跨國企業對社會的控制、對個人隱私以及基本人權的侵犯。
這本著作問世以來一年多的時間裏,突發了兩件超出人們預料的事件,加速了「監測社會」的進程,也引起社會普遍的警覺與關注。
其一,是新冠電腦病毒(COVID19)在全球的大流行;其二,是46歲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德里克·肖萬執法時單膝跪脖致死引起的全球抗議種族歧視事件。
這兩個事件給予行政當局強化對社會公衆監測的理由,前者是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後者則是爲了公共治安。
然而,對於普通民衆來說,「監測社會」意味着個人隱私的不復存在——無處不在的監測攝影頭、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AI)技術、與網路監測技術,使得每個人的隱私乃至內心深處的一個念頭都不再是自己的私有物。
基本人權與隱私是人之所以爲「人」的底線,侵蝕這個底線勢必引起人類共同的反思與抵抗。
產業界對「監測社會」的反響首先從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反思開始。美國先後叫停「人臉識別」的是著名的跨國企業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亞馬遜、微軟。IBM在6月8日宣佈退出通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市場,微軟則在6月11宣佈在對該技術有約束力的法規出臺之前,暫停對執法機構提供人臉識別技術。亞馬遜宣佈暫停一年對警察提供其人臉識別技術「Rekognition」。
產業巨頭表態的背後一個主要動因是僱員的人權覺醒,微軟集團超過一萬名僱員簽章要求公司終止與執法機構的合約。另一個終極因數是民間團體的反抗以及歐美議會的追責,尤其是人權意識很高的歐洲議會,將對潛在侵犯人權的技術進行評估並立法侷限對相應技術的濫用。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最近指出,執法機構使用美國AI公司Clearview的AI產品可能違法。
另一方面,一直存在安全爭議的5G技術也遭到了抵抗。允許採用華爲5G技術的英國與加拿大開始改變態度,要與華爲脫鉤。
在這個背景下,與「監測社會」有關的技術將會不斷遇到社會公衆的審視,而美國企業暫停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供應,也會在供需方面引起缺口。從商業角度看,缺口就意味着機會。由於美中正陷入互掐的泥潭,這個機會應當非日本莫屬。
果然,Bloomberg在6月4日報導,英國政府爲了增加5G的選項,已經開始跟日本NEC公司接觸。NEC也是一家著名的擁有人臉識別技術的公司。對於NEC來說,眼下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據NEC官網介紹,NEC的生體認證技術已經被世界上70多個國家與地區採用,採納的系統多達1000以上。其人臉認證技術被用於出入國管理、國民身份認證、國家安全、企業的安檢、結算業務等等。
NEC人臉認證系統NeoFace示意圖(圖片出自NEC官網)
在技術方面,NEC的人臉識別技術透過了美國國立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測試,對1200萬人的靜止影像認證錯誤比率僅僅爲0.5%,奪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對於被認證物件,不管是戴着口罩還是墨鏡,或者從側面也可以被準確地識別與認證。
NEC持續奪得NIST人臉識別評測第一名(圖片出自NEC官網)
美中在5G市場上的齟齬,最受益的是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而在日本市場則是NEC與富士通。其實,NEC和富士通的通訊設備業務,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僅爲1%左右,在5G技術開發方面落後於人,也是不爭的事實。
富士通面向5G的虛擬基地局示意圖(圖片出自富士通官網)
在政府層面,日本的《個人資訊保存法》與歐洲共同體的《通用的資料保護條例》(簡稱GDPR)在理念上比較相近。因此,在目前的國際氣候下,日歐產業界的聯手似乎是一種趨勢。
據《日本經濟新聞》2019年4月2日報導,日本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聯合研究「後5G」技術,旨在超越中國電信巨頭華爲,建設更加先進的行程網路。聯合研究由早稻田大學教授主導,歐洲的大學、NEC和德國電信公司等都參與其中。
在「監測社會」裏,資料毫無疑問是主宰應用的關鍵,歐洲一向在「資料主權」方面的研究比較超前。最近由法德牽線的旨在控制「資料主權」的專案GAIA-X正式起動,日本企業也會以某種方式參與。
在美國企業暫時退出有爭議技術領域等候立法的空窗期裏,日企如何利用這一段時間蓄勢後來居上,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
供稿: 戴維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