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新冠疫情催生「空中觸控式螢幕」快速應用

2021年01月21日 資訊通訊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會催生相應的技術。

新冠疫情正在改變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保持社交距離,到網上遠程辦公,甚至「雲飲」即雲中忘尾牙、新尾牙等等。虛擬技術應運而生,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非接觸」。只要不接觸、少接觸各種物品,就會減量傳染的可能性,改善人們防疫的負擔,從而阻斷傳染的途徑。

新年伊始,大日本印刷公司(DNP)在1月6日宣佈,開發出了「DNP非接觸全息觸控式螢幕」,該全息觸控式螢幕可以將影像懸浮在空中進行顯示,並用手指觸摸該影像進行操作。

title

DNP非接觸全息觸控式螢幕(圖片出自DNP官網)

「全息觸控式螢幕」技術是在膠片上塗上特殊的光敏聚合物層,透過物體反射的光改變材料内部的密度來記錄反射光的干涉光柵的「李普曼全息圖(lippmann hologram)」。

在三維影像的表現上非常出色的李普曼全息圖,是透過將LED等點光源的光從一定的角度照射到記錄影像的膠片上,從而使影像在遠離膠片的空中浮現出來。浮動距離可以調整到約50毫米。

title

DNP開發的系統,是在膠片上塗上特殊的光敏聚合物層,轉列操作按鈕等影像並將其懸浮在空中,然後利用感測器透過紅外線等檢測空中位置。該系統由輕量緊湊全息膠片與感測器組成,因此,不需要安裝大型設備,在已有的終端機機器上追加設置即可。

無獨有偶,2020年12月15日,富士通公司就公佈了其進行的「空中觸控式螢幕」實證試驗,做爲防止新冠電腦病毒傳染ATM機的對策。富士通生產的ATM機「FACT-VX200」上配備了「空中觸控式螢幕」,將與廣島銀行、長野縣信用組合等合作,在實際店鋪中進行實證試驗。

title

富士通的「空中觸控式螢幕」實證試驗(圖片出自富士通官網)

「空中觸控式螢幕」並非是一個新的技術,數年前富士通等公司已經開發了實體模型,但是一直沒有應用的場景。

隨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人們對ATM機觸控式螢幕的衛生狀況普遍產生了畏懼,由於不特定多數人使用ATM機,所以,難免發生交叉傳染的風險。以往對新技術不敏感的銀行業,這時也不得不重視客戶的呼聲,採取相應的對策。這樣,就催生了「空中觸控式螢幕」這一新技術。

ATM的空中觸控式螢幕,實施起來還是有相當的難度。由於非接觸幀是覆蓋在現有的ATM上的,而且ATM的觸摸表層薄板和非接觸幀都使用相同的紅外線,所以要避免相互干擾是很困難的。爲了實施自然的操作感,需要對傳統的諸如電腦觸控式螢幕、手機觸控式螢幕等二維技術進行三維化技術開發。

「空中觸控式螢幕」不僅可以成爲防止疫情蔓延的對策,由於ATM機是銀行與客戶的媒介,在視窗業務銳減的狀況下,銀行業等如何與客戶溝通,瞭解客戶的需求,並將其回饋到各種服務中,開發新的業務,也成爲業界的課題。因此,對「空中觸控式螢幕」的要求從操作的自然性進一步提升到娛樂性。這就給顯影器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科學發明到技術開發,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其中最大的驅動力量或許就是人們的需求。

「空中觸控式螢幕」使用的「李普曼全息圖(lippmann hologram)」是190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的法國著名物理可用能學家加布裏埃爾·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發明的天然有彩顏色照相技術。

李普曼發明的「天然有彩顏色照相術」使攝影技術從黑白飛躍到有彩顏色,同時也印證了光波動理論,展現了光的顏色和姿態,爲後世開創了全像攝影技術(holography)奠定了基礎,使得我們可以在平面上看到立體的影像。

從李普曼發明天然有彩顏色照相技術到「空中觸控式螢幕」的誕生與應用,一個多世紀過去了,新冠疫情成爲新技術的觸媒。

供稿/戴維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