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名爲「資訊中心網路(ICN)」的新一代高速大容量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研究已經全面展開。日本由資訊通訊研究機構(NICT)牽線推進。客戶不必依賴接入點等的位置,可以直接指定資料,從附近獲取資訊。預計2030年以後,用途會逐漸擴大到永久接入網際網路的車聯網和智慧城市(新一代城市)等領域。到2050年有望廣泛普及。
目前的網路一般是客戶的智慧型手機或電腦指定主伺服器等位置來獲取資料。即搜尋分配給接入點的標識符(IP位址),連接到可能位於遠方的伺服器上。資料從配置在通訊路徑中的大量路由器等通訊設備依次傳輸給客戶。
這種機制稱爲「主機計算網路」。發信源與發信目標基本是「1對1」傳輸資料,因此容易發生延遲等。
而ICN不使用IP位址,而是利用賦予資料的名稱進行通訊。如果客戶附近有存儲同名數據的通訊設備,就會自動獲取該資料。無需特意訪問遠方的伺服器。
目前,很多影片服務商利用的是將主伺服器上的資料克隆到其他多臺伺服器上,然後再發送給客戶的機制。但是,即使客戶附近有請求的資料,也要從伺服器返回,資料發送效率比較低。
ICN即使數據通訊量增加也不容易發生延遲,可以最適化整個網路的資料傳輸量。資訊通訊研究機構網路研究所網路架構研究室的朝枝仁室長介紹說:「能在數毫秒内發送資料,延遲非常小,可以實施高畫質影片傳輸等高度可靠的通訊服務。」
ICN以同時使用多條通訊路徑的「多路徑」、快速向大量客戶發送資料的「組播」,以及在路由器上臨時保存資料的「網内快取」等技術爲核心。還在研究提高網路效率的高級演算法(計算方法)等。
ICN曾被作爲「新一代網路」的技術之一,作爲取代現有網路技術而被推進研究。目前「將其作爲繼高速通訊標準5G之後的重要技術,主要在推進與現有網路技術共存的應用研究」(朝枝室長)。
日本資訊通訊研究機構2017年公開了實施ICN的開源軟體平台「Cefore」。用於僅在車聯網的汽車間通訊,以及工廠内的感測網路應用中導入ICN,外部仍然使用現有網路技術的應用研究。
資訊中心網路(ICN)的主要研究歷程 | |
2009年 | 範·雅各布森博士在美國知名學會上發表介紹ICN概念的論文 |
2010年 | 美國起動NDN專案 |
2013年 | 日歐起動聯合專案 |
2015年 | 日本電子資訊通訊學會成立ICN研究會 |
2017年 | 資訊通訊研究機構(NICT)公開軟體平台 |
2019年 | ICN的國際協議規範獲得認證 |
2030~2050年 | ICN普及 |
本表根據資訊通訊研究機構(NICT)的資料製作
與現有技術共存的可能性
ICN有望大大改變現有的網路技術。2009年美國範·雅各布森博士發表了關於ICN概念的論文,美歐等開始進行研究。日本也與歐洲推進了聯合專案,並在電子資訊通訊學會成立了ICN研究會。
不過,要想取代廣泛普及的網路技術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目前的研究目標不是取代現有網路技術,而是以符合需要超高速大容量通訊的應用特性的應用研究爲主。
日本資訊通訊研究機構公開的Cefore,在網路技術標準化團體「IETF」的姊妹組織、研究網路未來創新技術的IRTF(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的標準之上又進行了自主擴展。
其目的是實施各種應用,2021年實施了利用Cefore在明石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的遠程教學中應用ICN的聯合研究。2022年度預定實施更高精度的驗證實驗。
美國思科系統公司也於2017年發佈了可與現有網路技術共存的「混合ICN(hICN)」技術,並在繼續操作開發。
日文:大豆生田 崇志,《日經產業新聞》,2022/03/18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