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島津製作所上市水下光無線通信裝置,實現最遠80米的數據收發

2022年07月28日 資訊通信

島津製作所6月30日上市了最大能以20Mbps(每秒20Mbit)的速度在水下80米的距離内高速收發數據的水下光無線通信裝置「MC500」。這是該公司自主開發的水下光無線通信裝置,是一款通過收發在水中衰減相對較小的綠色和藍色雷射,實現了水下高速通信的數據機。價格為3000萬日元(不含稅,包括藍色發光和綠色發光數據機各一臺)。銷售目標是上市後一年銷售5套。

該公司2020年2月上市了實現近距離(10米)水下數據傳輸的「MC100」。此次的「MC500」是該系列的第二款新產品。

title

水下光無線通信裝置「MC500」(供圖:島津製作所)

該裝置搭載名為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自主式潛航器)和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水下無人航空載具)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在機器人之間以及機器人與海上船之間等通信。

該公司將通過這些產品為提高「海上風力發電等基礎設施的安裝和維護」、「海底管線檢查」、「稀土等礦物資源探勘」等海洋作業的效率做貢獻。

目前,水下通訊主要採用有線或聲波的方式。然而,有線方式的纜線會限制水下無人航空載具的移動,聲波方式的實用通信速度只有幾十Kbps。另外,水下光無線通信大多都是光源採用LED(發光二極體)的方式。

對此,該公司採用指向性和應答速率優異的半導體雷射(LD),開發了兼具最高20Mbps的高速通信速度和低功耗的水下光無線通信裝置「MC」系列。

「MC500」可以根據用途和環境在1/10/20Mbps之間切換通信速度,即使受陽光和照明等外部光線的干擾也能穩定通信。

另外,「MC」系列實現了全雙向通信。「MC500」的通信距離在速度為20Mbps時為50米,10Mbps時為60米,1Mbps時為80米。

該公司計劃通過「MC系列」為海洋領域的商業公司和研究機構等提供稱為「水下Wi-Fi」的通信環境,實現全球「海洋環境的DX(數字化轉型)」。

此外,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利用AUV從設置在海床的觀測系統自動收集數據的驗證實驗也得到了島津製作所的協助,將試製階段的「MC500」安裝到了AUV上。這項驗證實驗作為命名為「Harvesting」的回收方式全球首次取得了成功。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