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生物3D列印的「細胞人工血液管」在日起動臨牀試驗

2019年11月27日 生物醫藥

日本佐賀大學醫學部胸部與心臟血管外科的伊藤學助教,在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的支援下,擔任責任醫師與Cyfuse公司共同製作了僅利用患者自身細胞構成的人工血液管,並正式實施以血管通路重建爲目的的臨牀研究(圖1)。這項臨牀研究是全球首例利用生物3D列印的細胞制人工血液管進行的再生醫療移植。

生物3D列印的「細胞人工血液管」在日起動臨牀試驗

圖1 無支架細胞制人工血液管

目前,因腎耗竭等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時,超過96%的人工透析患者都要使用動靜脈分叉流管作爲血管通路。製作動靜脈分叉流管需要使用患者自己的血管;難以利用自己的血管製作時,就使用由合成纖維和樹脂等人造材料製作的小口徑人工血液管,但一直以來人工血液管存在容易傳染和堵塞等挑戰。

爲了解決這些小口徑人工血液管存在的問題,開發更接近活體血管的人工血液管,佐賀大學與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及Cyfuse公司合作,利用生物3D列印機「Regenova®」的細胞塊層積技術,開發出了僅由細胞構成的小口徑無支架人工血液管。基於該成果,以重建血管通路爲目的,起動了向人體移植這種僅由細胞構成的人工血液管的臨牀研究。

這種人工血液管並不使用人工材料,完全利用患者自體細胞製作。因此,與以往利用人工材料製作的血管相比,有望具備更高抗傳染和抗血栓能力。另外,還有望提高血管通路的通暢性,減輕因血管通路反復出現問題而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等。

採用該細胞制人工血液管的臨牀前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論文題目:《Development of an immunodeficient pig model allowing long-term accommodation of artificial human vascular tubes》)。

生物3D列印的「細胞人工血液管」在日起動臨牀試驗

圖2 臨牀研究的流程

(1)從患者的腹股溝等採集約1cmx3cm的皮膚組織。

(2)利用專用容器將皮膚片運送至Japan Tissue Engineering公司(J-TEC,位於愛知縣蒲郡市)的細胞培養專用淨室。

(3)皮膚片在酶處理後分離成細胞;纖維母細胞經過數天的培養增殖,達到所需數量後,再利用誘導細胞聚集的專用培養皿製作成細胞聚集體(球狀體)。

(4)在J-TEC淨室利用臨牀級生物3D列印機(澀谷工業公司與Cyfuse公司共同開發),列印出管狀細胞體。

(5)爲提高細胞制人工血液管的強度,實施成熟化培養以促進纖維母細胞產生大量膠原蛋白。

(6)應答具備一定的強度後,從蒲郡市向佐賀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發貨。

(7)在保證細胞制人工血液管内的細胞存活條件下運輸。

(8)由責任醫學家判斷細胞制人工血液管是否適合移植。

(9)移植到患者的肘部~前臂的動靜脈内。

(10)移植後定期觀察細胞制人工血液管的狀態。

生物3D列印的「細胞人工血液管」在日起動臨牀試驗

圖3 J-TEC淨室内放置的臨牀級生物3D列印機(澀谷工業與Cyfuse公司共同開發)

日文新聞發佈全文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