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近畿大學: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與2種藥物並用可提高肝細胞癌的療效

2025年02月13日 生物醫藥

近畿大學醫學部內科學教室的工藤正俊主任教授等人組成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宣佈,對於無法切除的非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在傳統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的基礎上,再結合使用侖伐替尼(分子靶向劑)和帕博利珠單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兩種藥物,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研究團隊通過多中心、隨機雙盲III期臨床試驗,確認該方法可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並延長總生存期,該成果有望適用於標準治療。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The Lancet》1月8日刊上。

title

圖 開始使用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後的無進展生存期(供圖:近畿大學)

肝細胞癌即使經過手術切除,兩年內的復發率仍高達約70%,屬於預後較差的癌症。而且許多患者往往伴有慢性肝炎等肝功能障礙,在這種情況下,肝細胞癌就無法手術切除了。

TACE是日本開發的一種適用於無法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其治療方法是向病竈注入抗癌藥,並使用栓塞材料封堵血管,以殺死癌細胞。此外,在治療藥物方面,2009年索拉非尼(分子靶向劑)被研發出來,隨後2018年侖伐替尼等藥物相繼問世。為了探索這些藥物與TACE聯合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6項臨床研究,但除了該研究團隊外,其他研究均以失敗告終。近年來,抗PD-L1抗體藥物的開發取得進展,該類免疫療法目前已成為首選治療方案。

此前,研究團隊在一項由醫生主導的侖伐替尼與TACE聯合的試驗(LEN-TACE療法)中證實,該療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研究還發現,在TACE前長期使用侖伐替尼,可通過腫瘤血管正常化等機制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進一步探討在LEN-TACE療法的基礎上加入帕博利珠單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評估對無法切除的非轉移性肝細胞癌的治療效果是否能進一步提高。為此,團隊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III期臨床試驗,以驗證其療效及安全性。

試驗在33個國家和地區的137家醫療機構進行,從符合TACE適應症的患者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48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被隨機分組為接受TACE+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組和接受TACE+安慰劑治療(安慰劑組)組,分別評估了兩組患者治療後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結果顯示,安慰劑組的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為10個月,而TACE+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的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延長至14.6個月。在24個月的總生存率方面,TACE+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達到了75%,而安慰劑組為69%。

臨床研究中還確認到了一些患者的腫瘤縮小甚至消失的案例。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The Lancet
論文: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combined with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versus dual placebo for unresectable, non-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EAP-012):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DOI:10.1016/S0140-6736(24)02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