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與NTT集團的新醫療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機構(PRiME-R,位於京都市)合作整理了10萬份癌症患者的病理檢查診斷報告的數據,並構建了數據庫。該數據庫將助力製藥企業在開展新型抗癌候選藥物臨床試驗時,快速鎖定擁有目標患者較多的醫院。從而有助於削減新藥研發成本並縮短開發週期。

以京都大學附屬醫院為中心構建了包含10萬份病理檢查結果的數據庫(供圖:京都大學)
癌症病理檢測報告由病理診斷專家通過分析癌細胞類型和基因突變等指標後進行診斷,書寫給主治醫師。由於診斷書是用自然語言書寫的,因此計算機無法對其直接分析。而且不同醫院和科室保存報告的場所也各不相同,收集大量數據本身就很困難。
京都大學附屬醫院與NTT集團的PRiME-R聯合大阪紅十字醫院、福井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等6家癌症患者較多的大型診療機構,建立了一種自動收集並整理患者病歷資訊和病理診斷報告的系統。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與圖像解析技術,成功實現了患者個人化基因突變資訊等內容的精準提取。
基因突變類型資訊可用於篩選潛在有效的治療藥物等。通過該數據庫,製藥企業可快速鎖定攜帶罕見基因突變患者的分佈醫院及數量,顯著提高新藥開發的臨床試驗患者的募集效率。
例如,佔乳房癌患者15%的、具有「三陰性」基因特徵的患者治療效果比其他類型更差,因此對於開發高效治療藥物有很大的需求。使用此次構建的數據庫,就能知道哪些醫院有多少三陰性患者。據項目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收到多家製藥企業的合作諮詢。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3/4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