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國隔離的第7天。這些天來,再沒有比喫頓好飯更幸福的事情了。
回國的人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剛回來的頭幾餐不管喫什麼,都是口味超級的好,就像中了大獎似的,舌尖上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以前每次回國,總會有三五親朋好友要爲我洗塵,我就會挑其中最知道我口味的朋友請客,還提醒對方:這是給你機會呵,要做到讓我這趟回國最值得記得的就是你。
可是這次回來不同了,最初的機會和以後14天的所有機會都交給外賣小哥了。
雖然常回國,我還從未點過外賣。或許是思想冥頑不化的緣故吧,總覺得這樣做有些奢侈或矯情。一個大活人,出門走幾步就遍地餐館,怎麼好意思跟個大少爺似的讓人家送飯上門來呢。
這次倒好,逼得我非要坐享其成了。
隔離酒店提供的餐單
隔離酒店不強制供餐,房間桌上擺放着一紙菜單,客人可以用二維碼自助點餐。我喫過幾頓後,發現口味不對,價格還偏高。雖然飯店就開在酒店内,卻要等30、40分鐘後才送來,端上桌便是一付氣息奄奄的樣子。
中餐最講究的是要現炒熱喫,一涼掉就被視爲殘羹剩飯了。
有意思的是,桌上還有一張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溫馨提示》:請注意食品的中心溫度應該達到65攝氏度以上。
感覺酒店提供的外賣食品沒能達到政府的要求,所以,我決定另闢蹊徑了。
不好意思問人如何在網上點外賣,怕說出來顯得太弱智,落後於時代,我只能自己悄悄摸索。
開啟微信的「給付」功能,往下翻到「購物消費」一欄,我就輕而易舉地發現了「美團外賣」的表徵圖,點進去才發現用起來太簡單了,簡單得你都不好意思不會用。其實,我原本最擔心的是裏面彈出一大堆的外賣店,讓我弄不清誰好誰壞,還要費勁去找離得最近的好店在哪裏,結果發現都是瞎操心,小程式已經鎖定你的所在位置了,首推的便是一個個「附近商家」,還讓你按照「綜合排序」、「銷量」、「速度」等標準選擇心儀的店。每個店都有人氣打分,一下省掉了我這種挑剔供食者的許多顧慮。
最讓我稱意的是,不論彈出的是哪家店的哪道菜,都可以看到這道菜當月下單的數量是多少。如果是一份月銷好幾千份的套餐,你就知道已經有無數「小白鼠」爲你做過實驗了,大可放心它的口味。
我是個信奉「無辣不成菜」的辣子黨,這個要求在訂餐時也很容易滿足,一般帶辣的菜都有一個「選規格」的標識,進去後可以看到辣分3檔,任由選擇。讓我看得舌頭都有辣辣的反應了。
微信付款下單時,我的所在位址也已經自動顯示,只需我把酒店的房間號碼輸進去就完事了。而且只要你下過一次訂單後,連房間號碼都被記憶了,下次再下單時,省事到不好意思。
不一會,我的手機就響了,食品已被送到前臺。因爲我是「高危人羣」,只能由酒店的「大白」(全副武裝的醫療用防護衣把全身遮住之意)代勞送到門外。這時候我會習慣地看錶,一般都在30分鐘之内就送到了。熱食的溫度也應該達到了政府部門溫馨提示的標準吧。當然啦,「中心溫度」是否有65攝氏度我沒測過,反正我也從來沒有動過念頭,要去撥打那個「12345」的投訴電話術。據說,外賣公司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哪怕遲到一分鐘也會扣掉外賣小哥一筆不菲的薪酬。如果哪天看到外賣小哥蹲在路邊喫着豪華大餐,你可千萬不要以爲他們好奢侈——有可能是由於配送超時被客人拒收了的食品。
言歸正傳。我來展示一下這些天來自己都點了哪些「大餐」吧。
我發現外賣食品的包裝和容器改進了許多。每個飯盒蓋得嚴嚴實實,裝着湯料的飯盒要開啟都有些小費勁。裏面的菜也是清清爽爽,顯得美觀和乾淨。
盒飯上還會夾上這樣一張便籤,「不僅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愛與責任」。仔細一看上面還有「刮獎區」,店掌櫃的電話術,你不滿意就可以投訴。
連筷子勺子的包裝袋也開始賣萌了,上面寫着:「喫我試試」。弄得我不免有點擔心,該不會有哪位中文半吊子的外國人,把筷子也給喫掉了吧(笑)。
我開始慢慢適應酒店的隔離生活了。
忽然覺得我應該感謝政府給了一個被隔離的機會,使我能夠靜下心來,慢慢享受這些生活中的細支末節了。讓我在一頓頓20~30多元錢的盒飯套餐中,品味到了時代的一點點小小的變遷。這些小發現又給一頓平淡的午餐,增添了一味暖心的開胃菜。
文/圖片: 古沙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