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首頁
政策
政策
科學研究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科學家訪談
經濟・社會
經濟・社會
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留學政策
留學生活
交流
交流
影片
影片
鏈結集
公共團體 財團法人
政府關聯機構
日語學校一覽
日本高等教育機構
ARCHIVE
關於我們
訂閱郵件雜誌
>
科學研究
>
能源環境
能源環境
聯合國牽頭對氮化合物排放進行國際管理——來自對土壤、水和大氣污染的危機感
日本量研機構與微波化學等開發出稀有金屬的節能提煉技術,可為去碳做貢獻
中國的黑碳排放,發生源主要來自家庭
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的最大規模核融合實驗裝置今秋投入使用
NTT確認照射高功率雷射可將石綿無害化,以此抑制粉塵擴散
福島森林資源何時可恢復利用?原子能機構構築模型,預測放射性銫污染未來動向
湯加火山爆發對氣候影響輕微——SO2釋放量少,氣溫幾乎不會降低
NEDO啟動氫利用項目,將煉鐵過程中的CO2排放量削減50%以上
日本北極科考船計劃2026年投入使用,四季均可實施觀測
東工大等利用氨水分解植物性塑料轉化為肥料
減少牛打嗝排放的甲烷,在胃裏設置傳感器計算最佳飼料量
旭化成利用可再生能源製造氫和氨,助力電力和化學產業去碳
通過「夢寐以求的反應」推進技術創新及產學合作擴展的可能性
產綜研:氮排放造成環境污染,開發低成本回收再利用技術
京都大學等在常溫常壓下將CO2轉化為多孔材料,實現CO2的資源化
日本啟動海運去碳計劃,開發氫氨燃料船舶
「全球碳計畫」計算全球溫室氣體收支,指出嚴峻性促進位定政策
產綜研開發出將氨氣固化的技術,用於氮的再利用
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需要採取的具體行動,對COP26的關注高漲
通過漂到濱海帶的塑料顆粒調查海洋污染,塑料顆粒成為有害物質的載體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頁 »
科學家訪談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國際交流
專題報導
鏈結集